湛江洋前风电场。
十年磨剑,“五个翻一番”!这是粤电集团交出的一份亮丽成绩单!
在电力体制改革大潮中诞生的粤电集团,十年间从当年全国第一家厂网分开的发电企业,发展到全国最大的省属国有发电企业。实现资产总额、装机容量、年营业收入、年发电量、年人均产值等“五个翻一番”,并形成了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十年的蜕变与进步,粤电集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系统创新、永续创新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创造了显著业绩。
站在新起点上,粤电集团目标剑指国际标准,全力向“打造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的战略目标进发。
回首粤电集团十年做大做强的发展历程,企业版图从“立足广东、面向南方”到“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产业结构从“一枝独秀”到“联合舰队”;从“二氧化硫”排放大户到“碧水蓝天”先锋……可以看到一条大型国有企业创新科学发展的路径。
■荣誉看台
●中国企业500强
●广东百强企业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大事记
2001年8月8日: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推行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家,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03年5月28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2002年9月12日,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投55亿元巨资启动粤电蓝天工程计划,专项用于所属10个火电厂运行29台机组的脱硫工程,总装机达862万千瓦,并对所有在建新建项目同步安装脱硫装置。
2006年12月28日,粤电 集 团 的24%股 权 以100.3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华能,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在集团层面上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2010年10月,粤电首台百万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平海电厂1号机组建成投产,更进一步提升机组发电能效。
●路径一
责任当先??
勇当广东经济发展先行官
粤电集团所属32家发电厂覆盖了广东全省,并延伸到贵州省,其中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的电厂有12家,是支撑广东电网、保障广东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
近年来,在煤价、运价飞涨,煤电价格联动不到位的恶劣经营环境下,粤电集团责任当先,凭借规范管理、高效运营以及优质资产,为广东经济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勇当广东经济发展先行官。集团电力装机容量从2001年的872.40万千瓦到2010年底2118.67万千瓦;年发电量从2001年的522.86亿千瓦时到2010年的1045.8亿千瓦时。
作为广东省的骨干发电企业,成立十年来,粤电集团时刻将“安全可靠发供电”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安全性评价,运用各种先进、科学的手段对电厂安全运行进行有效可靠的监控,全力以赴地保障全省的电力供应。
从2003年起,粤电集团在所属电厂大力推行“ISO9000、ISO14000、OHSMS18000”三标一体化贯标以及南非NOSA五星管理,致力于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集团所属发电企业全部获得“三标”认证证书,有10家企业获得NOSA星级评级,其中5家电厂获得NOSA五星评级,1家电厂成功成为亚洲首个获得NOSA最高NOSCAR评级的火电厂。
扎实有效、科学周密的安全管理,使得粤电集团所属电厂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全面提高,电厂机组开得出,带得满,在日常工作状态和应急状态下均能保持长期稳发满发,为全面保障广东的电力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出现了电源性、全网性、全年性缺电的电力紧缺局面,全社会用电量和最高负荷持续攀升。在日趋紧张的电力供应形势下,粤电集团长期顶峰发电,所属电厂的机组发电量屡创新高,截至目前,集团累计总发电量7744亿千瓦时,年年超额完成省发改委下达的电量指标,有力地缓解了广东电力日益严峻的供应形势,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同,年年获得“广东省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在电力紧缺,电煤市场也出现持续的资源紧张和煤价飙升的形势下,粤电集团为保电力供应,多方组织煤源和运力,开拓越南、澳洲、印尼等海外市场,关键时刻不惜牺牲经济利益,采购高价市场煤保发电,粤电集团没有一台机组因为缺煤而停机。
2008年1月,南方地区遭受了五十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粤电快速启动了全集团的电力应急预案;不计成本地开出全部在役机组,稳发满发;正在检修的机组争分夺秒提前结束检修,提早投入运行;提前完成汕尾电厂两台60万新建机组的调试,使之顺利投入运营……抗灾保电期间,在西电东送广东几乎全停的危急情况下,粤电供应了近50%的全省统调电量,为广东全面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了广东省抗灾救灾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路径二
改革创新??
构建现代化“粤电管理模式”
作为全国首家因“厂网分开”而成立的发电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大潮中诞生的粤电集团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了改革创新的基因,致力于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集团管控模式由行政管理型转为公司治理型,成为全省首家在集团层面实现股权多元化的省属企业,构建现代化“粤电管理模式”。
2006年12月28日,粤电集团的24%股权以100.3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华能,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在集团层面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目前,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运作规范、科学、高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公司监管得到加强,公司治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被省国资委誉为广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范本。
与此同时,粤电还大力实施管理创新,通过充分发挥大集团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向管理要效益,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集团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推行“整合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了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粤电发电管理模式”;通过探索构建战略业务单元,进一步清晰管理界面,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统一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引领力和竞争力。
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借助资本市场平台,粤电集团通过稳健实施资本运作,快速拓展发展空间。面对省内煤电等能源项目发展空间受限的不利形势,粤电集团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兼并或收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获取新的发展空间。已成功收购北方联合电力公司20%的股权,成为内蒙古规模最大的发电能源企业的第二大股东;已与贵州六盘水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收购或开发当地优质水电、风电、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大力推进印尼中爪哇2×100万千瓦IPP电厂项目开发权竞标;成功实现与华能集团联合收购美国国际电力公司(InterGen)50%股权项目。
目前,粤电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共90余家,控股拥有上市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产业涉及煤电、水电、天然气发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等多种能源;多元化产业涉及煤矿、航运、港口、天然气接收站、热电联产、装备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所属电厂32家,其中百万千瓦级电厂12家,是支撑广东电网、保障广东电力供应的骨干电力生产企业。公司成立十年来,经营业绩考核连续九年保持优秀。在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中位列第153位、在发电企业中排名第六。
●路径三
优化结构??
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国最大省级发电企业,粤电集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实施“以电为主、相关多元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合理谋划,科学发展,整体电源结构、电源地域布局和产业结构都得到了有效优化,大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粤电十年来新建设投产的1310万千瓦装机基本都是高效、环保的大容量机组,不仅为保障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能源保障,而且也迅速扭转了公司成立之初电源产业存在的“三个不平衡”,即产业布局不平衡、机组大小不平衡、发电能源结构不平衡。至2010年底,集团可控装机容量达2118.67万千瓦,成功实现“发电装机容量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与全国各大发电集团相比,粤电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发供电煤耗、人均装机容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各项运营指标都处于先进水平。
在能源主业发展中,粤电集团能源结构优化和区域科学布局齐头并进。
在科学布局电源中,粤电集团充分依托沿海港口等优势,在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建设了金湾、靖海、汕尾等一批百万千瓦级超大型燃煤电 厂 ;二是在粤北粤东山区开展“以大代小”和老厂改造扩建,建成一批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环保型燃煤机组。目前,这些电厂已成为广东电网末端和负荷中心强有力的电源支撑点,对广东电网的安全运行及优化潮流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根据“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原则,粤电还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在煤炭和水力资源丰富的西南省份投资建设了贵州盘南电厂、云南临沧水电项目、云南威信煤电联营、云南北盘江流域水电开发等项目。
在能源结构优化中,粤电集团大力建设环保高效发电项目。通过重点建设大容量、高效率、低能耗的机组,逐步淘汰低效高污染机组,并同步建设投产脱硫装置。截至目前,集团装机容量中,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的比重由成立之初的39%增加到了86.6%,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也达到55%,为粤电带来了降低能耗和排放以及提高产能的双重效益;同时,这两项指标所占的比重之高,也可排在全国电力企业前5名之内。
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按照国家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产业政策,粤电因地制宜,利用广东沿海丰富的风力资源,大力开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建成投产了我国首个1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场--惠来石碑山风电项目,在湛江地区规划建设40万千瓦风电项目;同时还在珠三角负荷中心,建设了环保清洁、调峰性能好的天然气发电厂;并在参与核电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突破,与中广核集团签署了开发建设广东境内核电项目的合作协议。目前粤电集团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电源占电源比例已提高到22%。
经过精心布局,粤电初步形成了以电源为核心,向上下游相关产业拓展,主业带动多元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涉及投资煤矿产业,加快发展航运业,参与建设LNG接收站、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网等,相关多元化发展成果显著。
截止到2010年底,粤电集团控股、参股航运集团4家,可控运力已达215.62万载重吨,每年运能约2000万吨;在煤矿资源产业方面,粤电集团相继成功参股山西马道头煤矿项目、山西霍尔辛赫煤矿项目和内蒙古酸刺沟煤矿项目。同时集团所属的超康公司正式参股澳洲煤矿,迈出了海外资源开发的第一步、目前该煤矿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并已开始向粤电供煤;财务公司的规模和效益也迈入国内大中型财务公司行列,资金归集突破百亿,初步实现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这些项目的成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集团的抗风险能力,而且正逐步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路径四
技术攻关??
“绿色粤电”成效显著
二氧化硫排放量从成立之初的44.86千克/万千瓦时下降到目前4.01千克/万千瓦时。数字巨变背后彰显正是粤电集团秉承“用心创造绿色能源”的理念。
在国家脱硫政策尚不明朗之时,粤电集团毅然顶着大幅亏损的风险,于2002年斥55亿元巨资在全国率先实施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为主的“蓝天工程”。六年奋战,2008年12月22日,云浮电厂1、2号机组脱硫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粤电集团“蓝天工程”一期全面告捷,粤电成为全国首家属下电厂机组全面实现脱硫的发电企业。截至2008年底,集团共有32台计1187万千瓦机组投运脱硫装置,除计划近期关停机组外,集团全部燃煤机组均已配套建设脱硫装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约30万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电力的同时,粤电始终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粤电为发展理念,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节能减排降耗为重点,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节能减排工作朝着科技化、精细化发展,主要消耗性指标和排放指标逐年降低。
如在节能降耗方面。粤电一直大力倡导“度电必争、克煤必省”,广泛推广运用数字化煤场及混煤掺烧技术、小油枪点火技术、高压变频技术,每年节约发电成本超数亿元。
在污染物减排方面。集团所属各电厂全方位、全过程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指标,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燃煤电厂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100%,灰渣综合利用率为91%。
2010年,粤电系统内15家燃煤电厂(省内)全部获得省环保厅诚信企业等级称号(即为绿牌企业)。然而,在“绿色责任行动”上,粤电集团并未从此止步。目前,粤电集团正大力推进“蓝天工程”二期,在所属现役燃煤机组配套建设脱硝装置,削减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计划在2013年前完成系统内珠三角电厂的脱硝改造工程,进一步清洁环境、造福后代。
本版撰文 陈韩晖 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