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若信任,便是晴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6日01:39  燕赵都市报

你若信任,便是晴天

你若信任,便是晴天

你若信任,便是晴天

你若信任,便是晴天

  5月20日“表白日”,数以万计的网友向一位网名叫“鲁若晴”的姑娘“表白”。女孩患了白血病,她在微博里表达着与重症抗争的坚强,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了千万网友。

  然而,剧情反转,有媒体开始质疑“鲁若晴”涉嫌炒作,在证实证伪的喧嚣中,一场“信任危机”大战爆发了。

  结局是,鲁若晴确有其人,本名鲁超。5月23日,她在北京接受治疗。

  私人表达一旦公共化就成了双刃剑

  陈方:首先还是应该对“鲁若晴”说句“对不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鲁若晴”微博事件已经对她造成了困扰,她现在需要静养。我们现在继续讨论这个事,对她其实也是一种“骚扰”。但我希望“鲁若晴”只是一个“引子”,通过对这件事的探讨,以后可以杜绝类似争论发生。

  周东飞:我没有觉得自己有向“鲁若晴”道歉的必要。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太关注她。“作业本”推荐“鲁若晴”的微博,我看到了,但我没有去凑热闹。后来的事实也表明,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好。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也仅仅是一个网络现象,并不是要证明病情有或无的无聊问题。

  李妍:东飞刚才说了,关注或不关注都没错,“鲁若晴”也没有要求大家什么,但不代表一个患了绝症的人不期待什么。比如在那么多人送去祝福后,姑娘确实开心过。前两天也有一个类似的事件:带外公看世界。有那么多人的祝福,那么多人带着外公画像去旅行,即使是最后一段路,“外公”也一定走得很温暖。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若晴”上微博,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一个患绝症的人需要这样一个场所倾诉,与人互动,她有那个诉求。

  陈方:人到底还是害怕孤独的,这样的方式可以缓解一下内心的孤独。当然,害怕孤独不代表她就脆弱。

  周东飞:我承认“鲁若晴”是坚强的女子。强者也有很多种,有一种强者,就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她不为别人活,也不会因为别人关注或不关注,就改变了自己的追求。在被突然关注之前,“鲁若晴”实际上已经走过了漫长的抗争路,她无需为这场后面的纷争解释什么。需要自我追问的,是高热的参与者自己。这里不单独是指那些质疑者,也包括事后沾沾自喜于自己没有放弃信任的人。大家都应当想一想,我们的所谓支持、关心、爱,表达得足够理智吗?

  陈方:人,确实需要分享和倾诉,但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上升到“公共领域”。网络化时代,人的圈子扩大了,可你的隐私空间却小了。一旦将类似的事情升级为“公共事件”,很多后果都是难以预料的。网络参与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在这里抒发表达,可以为人祝福理解,但同样也可能为舆论所伤。这都是难以避免的。

  何小手:这里涉及到一个微博属性的问题。微博是否具备公共属性,取决于博主的身份和具体的语境:当博主以公共人物身份出场,网民对其存在某种心理预设,当事人在涉及公共事务的发言,务必要谨慎。事件的价值判断可能因为个人的立场有所差异,但涉及到事实判断,尤其是突发事件,就更需要遵守客观事实。因为身份造就的微博公共属性,尽管尚无专门法律规定,但却是社会的普遍期待。

  当然,微博的公共属性也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当博主的诉说局限小圈子,在小范围内讨论,那么就不具备公共属性;如果博主的诉说成为公共话题,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甚至引发广泛质疑,当事人就要重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回应舆论。

  周东飞:在这里,我觉得一些微博陋习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比方说炫耀爱心。在微博上炫耀爱心,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无非是转发一条微博,加上几个字,诸如“XX,我挺你”,便因此让自己成了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般网友这样做,绝大部分倒是出自真心,但是如果一个所谓名人,有着更多资源,完全可以为被关注对象做更多实际的事情,也常常找这种讨巧的搭车自我标榜的机会,这就让人恶心了。“鲁若晴”事件中,有没有这样的名人?

  何小手:“鲁若晴”的这个事情,可以藉此机会重新审视互联网上的爱心。“键盘上的爱心”很廉价,屏幕前的人很敏感,因为廉价,所以热心;因为敏感,所以受伤。

  周东飞:那些一窝风的“同情”和赞美,其实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一个病人其实都值得同情,每一个不屈服者其实都值得赞美,很多时候他们也发微博,却因为没有一个亮丽的外表,根本得不到关注。而我们往往毫不吝啬地将“最美抗癌女孩”之类的标签,强加于“鲁若晴”们的头上。“鲁若晴”当然没有错,要思索的是我们自己。在生命面前,难道也需要像车展上那样,靠一张脸来吸引关注?这种爱心,成色十分可疑。

  关注炒作本身,已超过炒作背后需要关注的事

  陈方:东飞刚才说的这一点,也是“鲁若晴”为何会引发“涉嫌炒作”的一个诱因。

  李妍:一个美女在微博里晒美瞳,再加一个冲击性的事件,似乎所有元素都符合炒作的要素。我注意到有这样一个调查数据,对于时下走红网络的事件或人物,网友已不再盲目相信。90.3%的网友担心,越来越多的网络炒作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

  何小手:“鲁若晴”见证的是一个大繁荣与大解构并存的互联网社会:乐观的一面,互联网推动了民众的知情冲动,悲观的一面,多数人习惯性质疑,表现出当前社会的低信任现状。当然,这一现状的出现与当前多数人被忽悠、被欺骗的经历有关,就互联网而言,操控舆论的状况时有发生。

  陈方:我先举个例子吧。2009年,奥巴马访问中国,“奥巴马女郎”突然火了。当时我还兴致勃勃写了一篇评论《“奥巴马女郎”走红在平庸的时代》,结果后来才知道“奥巴马女郎”是有预谋的炒作。从那之后,我对网络上一切有关“美女”的“红”都保持谨慎怀疑。后来发现,什么天仙妹妹、小月月、凤姐,不管美的还是丑的,都有网络推手。所以,我就开始对网络上的红人,都保持警惕了。

  何小手:任何成功的炒作都利用了相关的社会心理背景,比如网民的猎奇心理,倾向于负面评价心理,以及当前普遍的弱者伦理等,这些心理在一定时间内是恒久不变的,只要创意足够好,炒作就会存在。

  李妍:炒作从最开始的审美,变成现在的审丑、审悲情,这样无底线的炒作生态,让人们最朴素的信任情感频频受到欺骗,久而久之,就变得异常敏感与小心翼翼。

  周东飞:一方面,因为长久以来被炒作所蒙蔽所消费,所以有必要对炒作保持警惕。另一方面,也有必要防止怀疑炒作方面的草木皆兵。我这样说,不是对炒作者的道德底线还存在幻想,而是对他们的智商不抱太大信心。炒作者也喜欢给自己贴金,以谋求更大利益。像“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好多人都出来说是自己策划的,这可能吗?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暗合了人们的无聊心态罢了,不要把炒作者抬上神话的高台。

  李妍:我也注意到大家非常关注“炒作”这个现象,甚至关注炒作本身,已经超过了炒作背后的事。这方面,最滑稽的一件事就是去年的“小悦悦”事件,不少人也一度说救人的陈贤妹是炒作。

  陈方:没错。“金泉少侠”策划的“千里跪行”网络案大家还记得吧?抱着孩子跪行求助、“富家公子”食言失信,这些刺激性的元素放大了求助者谢三秀的苦难。原本,她无法从平常的苦难中脱颖而出,贫穷的家境、患眼癌的女儿,类似这样的家庭成千上万,你怎么可能指望媒体全部关注?当她以折辱尊严的方式下跪求助、当“富家公子”食言引发了社会愤怒,当“愤怒”比“娱乐”更利于传播时,媒体及时介入扶起了谢三秀。

  周东飞:好在谢三秀的故事是真实的,正因为谢三秀境遇的真实才更加剧了我们的纠结。在这场网络策划真相刚刚浮出水面之时,鞭挞“金泉少侠”的评论喷涌而至。用非正义的手段行慈善之实固然应该受到指责,但是,当所有的棒槌毫不留情地敲打“金泉少侠”时,我们有没有想过,鞭挞者们的内心到底是真的厌恶被网络策划绑架的善,还是厌恶网络策划本身?如果此前没有凤姐、苏紫紫、奥巴马女郎等等恶俗的网络策划,如果“跪爬求助”是第一桩进入公众视野的网络策划案,公众的被伤害感还会不会如此强烈?

  李妍:“眼球营销”或者“眼球求助”,导致了现在的眼球现状。就刚才陈方说的“金泉少侠”炒作案来说,我觉得不能单纯用积极或者不积极来评判这种策划。现在,我们的舆论报道宣传其实已经进入了一种很尴尬的格局。非眼球的苦难与欢乐,不能进入我们媒体的视野。媒体宣传报道也要讲眼球效应,所以平常的苦难或欢乐,永远只能低在尘埃里。

  周东飞:当媒体只会追逐“炒作饵料”的时候,媒体应当为此感到羞愧。同时应当羞愧的,还有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公民原本不需要靠炒作来自救,现在却需要。

  信任就是一种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

  陈方:我也有一种心理不够坚定。就是,我对所有网络红人保持警惕的时候,别人说你为什么就不能“相信”一下呢?特别是鲁若晴“被炒作”的新闻出来之后,我还真是差点相信了。难道是人性太灰暗了?

  何小手:在大的舆论广场,大众智慧聚集,各种声音各种立场都可能涌现。另外,国人偏向负面评价,中国社会低信任的现状,政府公信力缺失等,均造就了公众的证伪冲动。

  李妍:质疑的人不必怀疑自己的人性。但怀疑尤其是情感宣泄之类的东西,尤其需要慎之又慎,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而不是道听途说这是炒作,立马一窝蜂跑去谩骂去人肉。这种基础上的怀疑,不是质疑精神,是暴力冲动。我们的情绪表达应该更为克制和理性,可以怀疑,但不能动辄暴力谩骂,这不符合怀疑精神。

  周东飞:说到实证,我觉得这种实证应该在你选择信任的那一刻建立,而不是要等到怀疑的时候。众人恰恰是一听到什么消息,就毫无保留地选择信任,然后一听到有人怀疑是炒作,又马上破口大骂,认为自己的感情被玩弄了。这一类网友,才是最悲哀的。

  陈方:为什么必须实证,为什么不敢相信,想想挺悲哀的。刚刚热播完的《心术》,里面有一句台词特别好,“爱”的繁体字中是带“心”的,简化之后的“爱”不带“心”了,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不太敢把“心”交给对方了,没有“心”的交付,哪有真正的爱与信任?现在我们不敢随便把“心”交付出去,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所以,就像你们俩刚才说的那样,对那些合理理性质疑的人,我们也没必要去批评人家。

  我们应该倡导人们去“相信”,有“信”才有“望”,有“望”才有“爱”,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但现在的困境是,我们需要温情故事,却又害怕被虚假的温情伤害。

  周东飞:既然说到信任,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信任?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有一个经典定义,信任就是一种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几年前,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一时简直觉得醍醐灌顶。如果没有信任的存在,那么社会可能复杂到使你寸步难行的程度。你不信任出租车,那只好步行回家。绝对的不信任,将导致世界的崩溃。

  李妍:陈方刚才说的没问题。从个体自建信任来说,每个人应该试着相信与爱,因为爱、信任,本身就需要一种承担的勇气。这种承担,需要大家去经受负面消息的打击。我其实在设想这样一种可能。物极必反,炒作越盛,最后必然式微。人们越来越不信任,自然是逼得炒作越来越突破底线,但底线突破之后呢,炒作还能干点什么?当在公众普遍质疑之下,炒作迟早有一天无路可走。当炒作无路可走的时候,真诚和信任才是最好的营销,我相信迟早会走回到这个点上。

  周东飞:这无招胜有招太消极了。如何重建信任?不妨从最小的案例开始。你为什么会信任出租车?你相信司机不是坏人,这是一个原因。除此之外,恐怕更重要的东西是,有一个信任的维护机制存在。也就是说,当的士辜负了你的信任,你其实是可以通过投诉来给自己一个弥补的。孔子说,礼崩乐坏,其实崩坏的不是礼乐本身,而是那一套机制。所以,重建信任,既是你们所说的从我们的爱和心出发,等待被信任者都觉悟,更重要的可能是让这套信任的维护机制更有力。

  李妍:其实东飞说的这个机制,硬性来看,并不存在。如果非要说存在,那可能就是人们的道德约束以及怀疑精神。我们怀疑,并去实证,这样的力量足够使欺骗者受到惩罚,这算不算一套天然形成的约束机制?你所说的这套机制越来越成熟,其实就是大家的怀疑精神越来越克制与理性的过程,更多的人理解爱与善的本意,在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就去实地帮助,事情真伪自然也一目了然。这个时候,去证实或证伪,最后都可以在道德乃至舆论层面上,对投机者形成约束。

  周东飞:所以,理性的不信任,也是重建信任的基础。

  嘉宾

  □何小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观察员

  □周东飞

  (电视节目策划人)

  □李妍

  (《重庆时报》评论员)

  □陈方

  (本报评论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