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九”“天宫”换姿 准备二次“拥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1日05:49  东南快报 微博

  昨日,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传出消息,神舟九号任务航天员在轨体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顺利下传,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这是我国首次开展体液应激水平在轨监测,标志着我国在轨医监生化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昨天早上,“天宫”“神九”组合体进行了第一次姿态调整,为二次对接做准备。

  组合体在太空中转正飞行

  昨天早上6时18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在太空中进行了第一次姿态调整,使它从交会对接的倒飞状态进入正常飞行姿态,为二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前天晚上,3名航天员利用闲暇时间尽情体验了太空失重的美妙生活,晚上11时航天员刘旺开始值班。在昨天早上的转正飞过程中,他密切监视着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向地面报告组合体转正飞实施情况。转正飞行之后,景海鹏和刘洋结束睡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航天员体液检测指标正常

  针对航天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健康监测与预警需求,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的医监生化检测装置。这一装置可以在轨检测体液中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重要标志物——硝基酪氨酸,为评价航天员在轨健康状态提供客观依据。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介绍,为了实现体液微量样本的实时快速检测,这个中心创新性设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微流路伺服系统,突破了材料生物相容性、密闭性和特异性生物分子膜制备等关键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组合体内的航天员体液检测指标正常,这表明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李莹辉说。

  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前,飞行乘组航天员还将进行一次在轨体液检测,通过与飞行前、飞行中指标比对,可有效评估载人航天飞行时人体应激水平状态。

  首封邮件内容

  鲜花图、五星红旗图、动物视频……

  目前航天员暂不能回复邮件

  据介绍,航天员19日共收到5封邮件,包括一幅鲜花图、一幅五星红旗图、一幅风景图片等,以及约10秒长的动物视频。

  据悉,“天宫”的邮箱是TG01,代表天宫一号,其容量有8G左右。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软件室工程师程肖介绍,因为通信链路上的要求,每封邮件有最大长度要求,一封邮件最大可发容量为80K,所以地面上的一封邮件要拆分成5封发到天上。在邮件发送出去的同时,天宫一号的仪表会提醒航天员有新邮件到来,天上的下载速度也是很快的。

  据介绍,目前“天宫”里没有互联网,只能通过飞控中心向天上发送,航天员也不能回复邮件。“发邮件和打卫星电话一样贵,约几十元(人民币,下同),甚至上百元。”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体室工程师王霄军说,未来空间站会计划将邮件容量进一步增大,和地面上班一样,航天员能够随时接收到工作安排。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介绍,航天员如果要长期在轨在空间站驻留的话,对航天员各种信息的交互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手段的建立和完善,对后续工程有很多借鉴意义。

  首次视频通话

  “感谢同事们关心”“请大家放心”

  信道增加为多条,可“多舱通话”

  “神舟九号,我是北京,下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试验……请手持摄像机开始拍摄。”19日下午6时50分,地面与航天员双向视频通话试验正在飞控大厅进行。

  “神舟九号报告,非常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飞行乘组在‘天宫’生活得非常好,工作很顺利。请大家放心。”同时,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现着航天员乘组集体挥手的画面。此次航天员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天地双向可视通话,“天上人”和“地上人”首次可以“面对面”通话。以往,“神五”、“神六”、“神七”,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航天员的样子,但是航天员看不到地球上的人。

  “神六”发射时,聂海胜是在外太空过的生日,他能听到女儿唱给自己的生日歌,却看不到女儿的样子。“神七”任务时,英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手举五星红旗向全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送来问候的时候,也无法看到飞控大厅战友的目光。

  另一个突破是“多舱通话”,以往任务天地间只有一条信道。而这次信道增加为多条,满足航天员多舱活动的需要,不论航天员是在实验舱还是在返回舱、轨道舱,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分别实现与地面进行沟通对话。

  关于太空飞行de美丽误会

  1.神九升空遭遇飞碟?

  传言: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的视频中,短暂出现过两个发光体。有网友惊呼,外星人的飞碟前来为“神九”“护航”!

  专家观点: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认为,发光体很可能是大气光学现象或者飞机等人造飞行器。他同时表示,如果只有个别相机捕捉到这些发光体,也不排除是设备部分像素发生故障造成的。

  2.女航天员必须已生育?

  传言:随着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公众视线,关于女航天员选拔的严格条件屡屡见诸媒体:“选拔好比鸡蛋里挑骨头,必须已经生育,不能有龋齿、疤痕,身体无异味……”

  专家观点:“事实证明,是否生育过对女航天员在执行太空任务及后续健康没有影响。”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国外的女航天员有生过孩子的,也有没生育过的。”

  对于“不能有龋齿疤痕”“身体无异味”等说法,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表示“没有那么悬乎”。“我们的基本要求一是不影响任务,二是不影响外观。不是说一颗龋齿都不能有,一点疤痕都不能有。当然,如果龋齿太严重,在太空中出现牙疼会很难处理。”吴斌说。

  3.太空中能不能看到长城?

  传言:“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建筑。”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不过,自从中国第一个访问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表示“没有看到长城”,很多人又断言“太空中绝不可能看到长城”。究竟哪个说法更靠谱?

  专家观点:“首先,太空中的目视范围是很大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王兆魁说,距离的遥远、目视范围的拓展带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远处物体细节的辨认能力会受到影响。

  “人眼角的分辨率在0.3角分左右,这意味着航天员在200公里高的轨道上,只能分辨出地面17米以上尺度的目标特征。长城宽和高平均不过七八米,比起航天员肉眼的分辨能力要小很多。况且,从太空看地面,还要受到日照、气象等条件影响,从太空看到长城恐怕是很难的。但在所有条件都特别好的情况下,从飞船上看到长城也不是没有可能。”

  4.上次天就是“太空种子”?

  传言:有人认为,曾经搭乘航天器上天飞过的种子就是“太空种子”。尽管目前太空育种的认可度仍然存在争议,但仍有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太空种子”的旗号推销自己的产品。

  专家观点:“搭载上天只是培育太空种子的第一步。”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说,搭载回来的种子至少要经过三四代的筛选,然后到多个省份的试验点去试种;试种成功,再拿到品种审定委员会去审定。“品种委员会还要试种三年,如果三年的表现都超过对照品种,才能够得到审定证书。”刘录祥说,这时的种子才能叫“太空种子”,才能合法地推向市场。

  综合新华社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