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内需市场前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0日07:20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这是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基于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湖北的宏观环境和省情特征的科学判断。“内需市场前沿”是支撑湖北“黄金十年”的核心优势,是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必须切实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一、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

  湖北的发展曾长期受制于“内陆劣势”。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方式从外需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主,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加快扩张,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中部地区整体崛起加快,湖北“内陆劣势”开始加速转变为内生优势,进而推动湖北成为中国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

  内需市场相对外需市场而言,是国内投资与消费市场的总和。内需市场前沿就是国内投资与消费市场的重心和枢纽。在投资方面,是投资需求最为旺盛、投资空间最为广阔、投资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在消费方面,是市场门户枢纽,即国内商品要素流动的门户,内陆地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门户;是市场辐射枢纽,即通过对国内市场其他区域的影响、促进与拉动,提升国内市场容量、交易量和效率;是市场调节枢纽,即运用市场信号调节国内市场的宏观运行,特别是对重要商品提供价格指数、期货指数等价格信息、交易量信息、物流信息等,调节生产和市场运行;是市场集散枢纽,即通过市场交易客体和物流的汇集与扩散调节国内市场,形成不同层次区域市场的差序结构;是市场整合枢纽,即通过市场枢纽功能的发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近年来,伴随国内市场体系建设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湖北的国内市场前沿地位日趋显现。一是沿海产业加速向湖北转移。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进入升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湖北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加速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之一。2012年上半年,湖北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757亿元,同比增长一倍。来湖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从2007年不到60家升至2012年的99家,跨国公司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19个。外商外资加快在湖北的布局进度和布点密度,力图在更大范围抢占国内市场。二是市场要素加速向湖北聚集。伴随湖北综合交通体系的初步形成,投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湖北气场”持续增强,国内外市场要素加速向湖北汇集,形成了集聚效应。东盟谋求在湖北建立面向中部地区的窗口,香港、澳门、台湾将湖北作为最佳内销基地,深圳、东莞等沿海地区陶瓷、家具、服装等领域市场主体和商业资本组团进入武汉。湖北、武汉作为国内市场要素高地的地位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和重视,聚集国内市场资源的优势日益彰显。三是中部消费中心加速形成。2011年,湖北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位居全国第五。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构成扩大消费内需的支付能力基础,湖北开始成为中部消费集散地。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外来消费者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奢侈品消费等方面,武汉在中部名列前茅。湖北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两湖绿谷”市场辐射范围已达20多个省市区的400多个县市,汉口北市场建成后,工业原料市场规模将超过深圳华南城,小商品市场规模将超过义乌,服装和家具市场规模将超过广东顺德。

  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一是梯度推移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产业和先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30多年以来,中国的区域开发基本遵循了梯度推移规律,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正是区域经济梯度从沿海向内陆推进的必然结果。二是大国需求转换规律。早在20世纪60年代,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等发展经济学家就指出,具有明显“劳动力剩余性”和“二元经济”结构特性的国家,在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过程中,“成功地向成熟经济的转变基本上是一件国内的事情”。美国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国内需求拉动的。1839年美国国内贸易额首次超过国际贸易,到1910年美国国内贸易额相当于当年外贸的10倍。居民消费和国内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互相推进,从根本上支撑了美国发展的国内市场需求。历史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国内需求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从外需为主转向内需为主的必然结果。三是国内市场扩张规律。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物质基础。1998年以来,国家就强调“扩大国内需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培育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把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国内市场的基点上。近年来,伴随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国内市场规模扩大,一体化程度增强,国内市场体系逐渐形成,湖北成为中部消费中心和市场枢纽,就是国内市场快速扩张的产物。四是湖北潜力和优势发挥的结果。湖北具有农业、工业、科教、生态文化、交通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通过一系列战略运作,形成了充分发挥这五大优势的平台和抓手。包括推进“四个一批”工程以发挥农业优势,推进集成发展以发挥大工业优势,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推进华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特别是“九州通衢”交通区位优势的形成,构成湖北作为内需市场前沿的强大支撑。

  二、“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最大的核心优势和长远优势

  在扩大内需时代,湖北必将以其历史上的枢纽地位、现实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成为内需市场的前沿。这是湖北最大的核心优势和长远优势。

  “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历史地位的复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湖北长期扮演着重要地理枢纽和国内市场枢纽的角色。战国时期,楚国在湖北建都,荆楚地区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商业枢纽。秦汉时期,全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北方和中原人口开始迁入长江中上游,荆楚地区成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的发达地区。东晋时期,南方获得长足发展,尤以荆、扬两州为最,湖北成为中国南方发展的前沿地区。唐代“安史之乱”后,大运河受阻,自南而北的“漕运”重心从长江下游移向长江中游的湖北,武汉成为“九省通衢”。宋元以后,武汉成为长江流域与北方的中转枢纽。明清以后,“货到汉口活”,汉口成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武汉开埠以后,尽管开始了对外贸易,但转口贸易始终占较大比重。湖北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枢纽地位是由湖北的独特区位、时代机遇和国家区域格局演变所决定的。当前,在新的发展阶段,湖北必将在扩大内需中复兴历史地位,再铸中国历史地理枢纽地位新的辉煌。

  “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的核心优势。未来“黄金十年”,湖北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综合优势全面形成,内需前沿的核心优势将逐步彰显。从人口地理来看,湖北地处我国人口地理“爱辉-腾冲线”以东的中心地区,该区域集聚我国90%以上的人口,是国内市场的主体,湖北是该地区的中心,内需市场中心优势十分明显。从经济地理来看,我国未来经济布局的骨架是“三纵两横”,即从东北到广西的沿海带、京广-京九-京珠中部带、包昆西部带三条纵向经济带,从新疆到连云港的欧亚大陆桥、长江经济带两条横向带,湖北位于“中部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理所当然是各类市场要素聚集的高地。从市场地理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需市场培育与扩张的前沿主要在经济腹地即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是内需市场的核心腹地。湖北位居中部之中,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已经成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优势的凸现,将有力支撑湖北市场枢纽优势。“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的长远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型,扩大内需将为湖北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这是湖北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长远优势所在。一是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扩张,凸显湖北内需市场前沿优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要成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湖北作为国家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市场地理的中心,在国内市场总体格局中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这种优势将贯穿湖北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二是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阶段的到来,为湖北内需优势的发挥创造条件。国家区域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在力促沿海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增强沿边地缘功能的同时,加快促进沿海与内地的分工、协作与互动,沿海与内地开始进入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阶段。湖北可以凭借国内市场、国内资源的接近性优势,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内需市场前沿”的优势将贯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全过程。三是个人收入加速增长,将进一步增强湖北内需潜力。2011年,湖北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进入从5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提升阶段,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在这个阶段,个人收入加速增长,构成扩大消费内需的支付能力基础。近年来湖北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将为扩大内需提供新的增长点。“内需市场前沿”的优势将贯穿湖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全过程。四是城镇化加快推进,将强劲拉动消费需求。据世界银行估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1.6个百分点。2011年,我省城镇化率突破50%,距离发达国家90%的水平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城镇化推进空间巨大。湖北“内需市场前沿”的优势也将贯穿湖北推进城镇化的全过程。

  三、用好用足“内需市场前沿”核心优势

  沿海地区依托开放优势和国际市场优势实现了30年的大发展,湖北完全可以依托内需市场前沿优势实现“黄金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大发展。在“黄金十年”,湖北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必须用好用足“内需市场前沿”核心优势。

  1、充分发挥投资的龙头作用。投资是内需的龙头,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和激发效应。近几年,湖北投资增速连续保持在20%以上,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或建成,投资项目之多、强度之大、增速之快均创历史记录。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过万亿元,实现“十二五”开门红。湖北要形成内需市场前沿,必须做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底盘”,继续发挥投资“驾辕之马”的作用,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倾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要素支撑能力。

  2、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产业是扩大内需的基础。从历史上看,湖北、武汉的市场枢纽地位的形成源于产业、兴于产业;枢纽地位的动摇,则是由于产业发展滞后。缺乏产业基础,商品和物资就会“过境不驻”,内需市场前沿阵地就会“沦陷”。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做大做强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踏步地朝实现落户200家的目标迈进;着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海外智力、先进管理和技术等引领性强的项目,占领高端产业高地;着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增强产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内需市场前沿的形成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3、努力打造服务周边的市场枢纽。市场规模大、市场整合度高、市场辐射力强是内需市场前沿形成的基础。要以流通主体、流通品牌、市场体系、市场集群为重点,全面推进市场枢纽建设。一是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着力培育跨区域商贸流通企业、跨省域商贸流通企业、跨国域商贸流通企业,将湖北建成国内商业龙头企业聚集地。二是培育一批市场品牌。鼓励引导流通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市场品牌,推动市场名牌进入全国市场,走向世界,努力将湖北建设成为国内流通品牌、市场品牌、商务品牌和外贸品牌强省。三是壮大一批市场载体。大力培育专业市场、特色市场、要素市场、期货市场、新兴市场等市场载体,将湖北建设成国内市场大省,形成各类市场有机结合、联动发展的生动格局。四是打造一批市场集群,将湖北建设成高端市场要素汇聚高地。

  4、全面释放城镇化的推进动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要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为形成内需市场前沿提供强劲动力。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强化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整体效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建立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提升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能力。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让更多的农民转为市民,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土地,得到更高的收入,为扩大内需奠定更坚实的支付能力基础。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形成拉动内需的物质基础。

  5、不断提升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既是内需市场主体,内需市场拓展者,也是内需市场受益者和竞争者,只有培育实力强劲、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才能确保湖北在内需市场扩张中获取市场,获取市场空间,获取市场动能。形成和巩固内需市场前沿的地位,必须依靠大批经营管理水平高、拓展市场能力强的本土企业。因此,要引导企业练好内功,加快自主创新,夯实基础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分享到:

 
  • 新闻中俄否决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
  • 体育足协杯-国安6-0 超级新援首球恒大绝杀
  • 娱乐麦当娜激情开唱 脱衣露底热辣调情(图)
  • 财经两部委:地方放松楼市调控立即纠正
  • 科技24岁淘宝美女店主家中猝死 生前常叹太累
  • 博客千万元一根的老山参 鲁迅保姆多少月薪
  • 读书一朝君子一朝臣:金正恩夺军权的猜想
  • 教育留学中介费有多水 业内人士自曝潜规则
  • 育儿幼儿园伙食太差生活老师揭家丑 微博关注
  • 健康跟Ta学第3期:冬病夏治“三伏贴”
  • 女性安妮海瑟薇短发性感搭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解读爱马仕“造假链”始末 白色花园豪宅
  • 星座测试你会被谁征服 爱人能满足你吗
  • 收藏中国严打艺术品逃税 徐悲鸿诞辰117周年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