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爹”时代到“拼儿”时代?

2012年07月21日02:19  燕赵都市报

从“拼爹”时代到“拼儿”时代?

从“拼爹”时代到“拼儿”时代?

从“拼爹”时代到“拼儿”时代?

  “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又到一年毕业季,北京大学未名BBS最近有个帖子特别火,帖子写道:“本人,今年小硕毕业,找了份起薪8000多元/月、年底会有些奖金的工作。未来会有些许上升空间。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本来对物质没有太多期望。但是我爸爸早就在亲戚面前夸下海口,大约是我每年赚上百万毫无压力之类……知道我的offer状况之后,更是对我恶语相加,认为我给他丢了脸……打了好多电话骚扰我……他还说北大的学生应该去当市长、省长……”

  “名校崇拜”扭曲父子真情?

  周东飞:看到这则新闻,就像吃了一颗怪味豆。我想,真有这样的父母吗?也有人说,这只是一个段子,每隔几年就“流行”一下。虽是这么讲,但它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了热烈争论,表明讨论它仍然是有意义的。

  李妍:我不知这位父亲是一时激愤,还是真这么想?如是后者,我只能说这位父亲还活在他想象的世界中。当年北师大博导董藩对他的学生说,“当你40岁时,没有四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董藩还好,说的是40岁的事,这位父亲的思维比董藩教授更穿越,直接从40岁穿越到了20几岁。

  周东飞:其实,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孩子月薪8000,到底是不是丢人,我们完全可以量化对比。去年有一份研究报告,专门研究了北上广深四城市研究生的起薪水平问题。其中广州的硕士研究生起薪水平在4城市中最高,月工资为4450元。简单对比一下,硕士毕业月薪8000,也算可以吧。那位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北大毕业,就应该年薪百万,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自己的。

  李妍:前几天新闻里说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还不如本科生,这也说明现在的人力市场上,研究生已经不是香饽饽了。

  周东飞: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高中天下闻”,也有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看《范进中举》,一旦考上举人,确实是境遇大变。可是,与过去知识匮乏的时代不同,今天已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年代,考上大学就挣大钱、做大官?实在是太乐观了一点。

  刘采萍:有趣!东飞说的两句古语,其实都有一句潜台词:学子的“寒”与“达”,分野就在他的学业成就有多大。我不是替这位极品父亲说话,不过也愿意假设一下他的逻辑——— 我的孩子为什么能上北大?因为他是最聪明的,智力是最超群的,往往也是最努力的。用句俗话说,上北大的,能不是人中龙凤吗?这样的精英,该不该获得高回报?问题出来了。当下的“最高回报”是什么?说直白点,大概就是钱和地位吧。所以父母的期待也是顺理成章了。

  李妍:采萍说的的确是。名校学生,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当然是应试的佼佼者。他们从小成绩优异,是父母、学校甚至能成为某个地域的骄傲。可是,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注定他们永远都必须成为成功的标杆,否则只会让父辈的面子一败涂地。他们往往背负比常人更大的压力,因为父母的面子和自我期望,已经牢牢捆绑在了一纸名校证书上。

  @王-Y-星:请家长们自省自查,削尖脑袋上好学校为了啥?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把它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一种极端自私行为。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而不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我想起个笑话,有一种笨鸟,它根本就不是先飞,而是不飞。它下了个蛋,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名校”的学生一定赢?

  周东飞:这些偏执的父母也许并不是不知道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档子事儿,但他们仍然有着深厚的名校崇拜情结,所以当孩子考进了清华、北大,他们会天然地认为,从此之后,高位巨富唾手可得。但有媒体调查了从1977年到1999年20多位状元的职业情况后发现,无一人能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职场的残酷事实表明,名校的孩子一定赢,这是一个伪命题。

  李妍:我有个朋友,清华电子工程硕士,但为了女朋友,毕业回到西南地区,也只是找了一家研究所工作,月薪不到三千。按照人们对名校的期望值,这样的待遇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吧?但几年之后,朋友用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认可,赢得了年薪30万的工作。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良性的价值体现过程。不管你是名校的还是非名校的,只要肯耕耘,就能收获自己的价值。

  周东飞:刚好,我这里也有见诸公开报道的案例。一个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39岁女子苏黎杰,在家乡当起了油漆工,自称日子很踏实,精神很放松。

  刘采萍:虽然二位举了这么多案例,不过我还是觉得,社会是普遍认可名校生的“前程”相对更出类拔萃一点。北大毕业卖猪肉,以及李妍举的例子,毕竟是少数。否则大家干吗去挤那座独木桥中的独木桥呢?只是可能这位父亲对“成长”速度的要求有点不近人情了。

  周东飞:是的,名校生会被普遍地附加上更多的期待,但是真正能够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到何种程度,真正能够为社会增添多少价值,必须看奋斗的现实结果,而不是一张名校标签就能解决问题的。

  李妍:东飞说拿标签贴人,我同意。如果能有更多的非名校者,甚至就是一些草根阶层、目不识丁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人们通常认知中的“成功”,这才是一个正常社会的良性上升图景。一个社会越正常,名校才越有可能从过于理想化的认知与崇拜症中逃离出来,名校学生才能更轻松地实现自己的人生。

  @鲁健:官本位的历史使得中国人的奴性深植入潜意识,我的一位老友,只要听到旁边的人被介绍时带个“长”,就习惯性卑下起来,不是谦恭、谦卑,是卑下。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如何成功,而是如何去奴化,如何平等地对话强者和弱者,如何人格独立,如何具有批判性思维,没有这些,我们就没有真正解放。

  “望子成龙”对撞“父母皆祸害”

  周东飞:去年,社科院曾经搞了一个《社会心态蓝皮书》,它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找出中国人的9大生活动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望子成龙”。这一点都不出人意料吧。“望子成龙”,可怕的不是“望”字,而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望。子女一旦跌落到这个陷阱中,也只有慨叹“父母皆祸害”的份儿了。

  刘采萍:这种控制欲望恐怕还是来自于当初“砸锅卖铁”的付出吧?希望得失均衡也应该算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可怕就可怕在,一旦这种“付出”是不顾一切、孤注一掷的,那么对“成果”的要求必然极为苛刻和不切实际。那甚至可能成为儿女人生道路的巨大阴影。

  周东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父母是不是付出,有没有收获。而在于孩子对父母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附属品,是投资品,还是活生生独立的人?

  李妍:东飞刚才说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 独立。其实现在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是互相给予多么独立自由的空间,而是依靠与控制更多吧?从子女“拼爹”,到爹“拼子女”,拼来拼去,都把世俗的压力、对成功的想象,加在别人头上。可为什么每个人都不能拼一下自己呢?这是不是另一种不独立?

  周东飞:这就好像一个跷跷板。父辈手握权和钱的,儿子就软成一摊,只知道去“啃老”“拼爹”;父辈混得不如意的,只把心里的恨意全部寄托到儿子身上……“拼爹”和“拼儿”,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逻辑。

  李妍:从拼爹到拼儿,这样互相拼的结果是什么呢?可能就是两代人在价值观上的激烈对抗。前段时间在网上兴起了一个“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如果把目光聚焦在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之后,其实可以看到,父辈与子女的价值理念冲突,其实不仅是拼面子引发的矛盾,更有两代人或者说是两个社会的冲突与矛盾。

  这是一种家庭强制力与渴望自我独立的冲突。就像“父母皆祸害”小组里面说的那样,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我们讨论的新闻,是不是正是这种冲突的缩影?

  肖锋:你们几位说到的“拼儿”我觉得不是特别准确。现实情况大多不是“拼儿”而是“啃老”,中国的现实情况不是养儿防老,而是“养老防儿”,所以“拼儿”只是一厢情愿。我觉得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许,是能长大成人,能自立,不靠家里了,就算没白养活一场。假如他能想着你,节日或纪念日给你孝敬一下,那就是欢天喜地了。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更欣赏杨振宁教授说过的三个偏好——— 人生就是发现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还有就是作家李碧华的话,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然后在那里找到一个碗。

  @俞敏洪:功利主义的盛行,不仅仅会扼杀大学教育,也会扼杀中国的未来。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自私和怨恨会充斥社会的每一个毛孔,人们很难找到心灵和精神的满足。

  “中国式父亲”失落的背后掩藏着“中国式儿子”的迷茫

  刘采萍:其实现在很多父母也不都像这位北大硕士的父亲一样。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无法接受现在庸俗残酷的“成功学”,他们甚至宁愿把孩子从高中、初中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他们接受一种概念:“出去做个清洁工、修理工都行啊”,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清洁工和修理工也可以拥有“快乐人生”。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他们不能容忍孩子留在国内当一个清洁工、修理工?因为他们知道在当下社会,这往往意味着怎样的生活。我觉得,这样的父母虽然比那位极品父亲温暖、理性,但一定也有更多的矛盾和困惑。

  周东飞:对北大硕士父亲来说,尽管他虚荣,但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失望大概也是一种普遍情绪,新的读书无用论流行也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香港华语纪录片大奖授予一部叫《父亲》的纪录片。影片说的是,9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考上大学,他坚信儿子会“出人头地”。为了供儿子上学,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自己也到西安打工。当儿子大学毕业,韩培印发现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他感叹道,“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中国式父亲”失落的背后,掩藏着的是一代“中国式儿子”的迷茫。

  李妍:还有另一种读书无用论,或者说还有点“名校无用论”的味道。小时候,父母提到那些考名校的孩子和家庭,绝对是一脸的艳羡与崇敬;可是现在真的不同了。有时提到考名校,有些父母居然表示出不屑一顾,因为很多名校学生托身于了普通岗位。

  刘采萍:“读书无用论”的前提是过去读书“有用”。考进北大这类名校的,往往并不都来自非富即贵家庭,更多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城市中等阶层,当然这个“中等”是在当地相对而言。这个阶层对尊严的要求正在提高,但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缺乏钱权资源——— 这是目前尊严最有力的保证。于是,他们所受“钱”和“权”挤压的感受最为明显。他们常常需要送礼、求人,而又耻于低三下四。所以,他们最希望孩子争口气,改变家庭在社会地位上的尴尬境况。这位父亲的逼迫或许太过分了一点,但与他相似的社会心理基础却很普遍。

  周东飞:这些落差背后,有观念的问题,比方说对于“出人头地”过度的自豪与自信。也有教育自身的问题,还有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成因。

  李妍:但是读书乃至读名校,一定还是有自己的市场,所谓术业有专攻,读书也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知识的沉淀会让人生更厚重与丰满,这是毋庸置疑的。

  刘采萍:所以做父母的还是松弛一点比较好。还原读书的本来意义,同时给儿女成长一个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因为自己缺什么,就让孩子违心地去追什么——— 再说,你也不见得追得上不是?

  肖锋:其实望子成龙古已有之,但今天表现在上一辈人缺憾太多,所以他们希望在后代身上找补。谁都不能忽视现在“望子成龙”背后的社会结构因素。大家都在攀爬成功学的金字塔,而塔顶早已被一些利益集团占据了。所以,中国人望子成龙,中国人急,都是有社会不公、机会不公这个社会原因的。所以啊,不要指责某个人或批判谁,让我们一起改变这个拼爹、拼儿的社会吧。

  周东飞:我也赞成向前看,一切正在改变。前面提到的老韩曾对着镜头说,“我不可能再活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那时,他控制不住地哭了。我愿寄希望于改变,或许还能够让这位父亲在有生之年看到他投资知识的明智。□肖锋

  (《新周刊》总主笔)

  □刘采萍

  (本报评论员)

分享到:
  • 新闻中俄否决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
  • 体育林书豪正式亮相火箭 梦十40分大胜英国
  • 娱乐刘涛斥寺庙弃子流言称没空生娃
  • 财经两部委:地方放松楼市调控立即纠正
  • 科技新iPad今日上市:货源足“黄牛”没戏
  • 博客中国好声音是否造假 四步教你挑甜香瓜
  • 读书欺软怕硬:日本为何不敢向俄要北方四岛
  • 教育高考录取划分男女线能否扶持男性崛起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巧选安全卫生游泳馆 防晒方法的6对6错
  • 女性罗雪娟:巨星要有个性 每克拉美钻商革新
  • 尚品大牌奥运服难逃中国造命运 好酒不坏秘密
  • 星座测你通灵吗 爱情吉时 下周翻云覆雨
  • 收藏天价白金笔1支等于1套公寓 艺术洗钱黑幕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