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格桑花美丽绽放

2012年07月21日07:0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彭薇

  夏日的西藏,随处可见黄色的格桑花,给雪域高原带来一抹鲜亮色彩。格桑花,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藏语中代表着“幸福”,寄托了藏族人民期盼吉祥与爱的美好情感。

  “格桑花开,漫山遍野的芬芳……我捂住胸口对望着西藏,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向往。”上海对口援建西藏日喀则地区,如今,50多名第六批援藏干部几乎人人都会哼唱这首 《格桑花开》。两年前,他们怀揣着理想与憧憬,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两年间,他们与雪域高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这片土地泼洒着汗水与希望。

  雪域高原铺上塑胶跑道

  羊卓雍措的秀丽绝伦、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磅礴气势、纳木措的清澈澄净、念青唐古拉的冰雪壮丽……第六批援藏干部、定日县中学副校长殷壮求,曾经非常向往西藏的美丽与神秘。可是入藏后,现实并非如此。

  定日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脚下,县域平均海拔5000米,空气稀薄,含氧量平均只有内地的55%,上海来的干部大多出现了胸闷、头痛、呼吸困难、难以入眠等高原反应。在殷壮求等人的宿舍里,常年放着两样东西,一个是药箱,一个是氧气瓶。高原干燥的空气与炙热的阳光也让很多人极不适应,稍不注意,嘴唇干裂、皮肤刺痛是常有之事。

  与生理考验相比,西藏孩子的上学条件更让上海援藏干部们揪心。在定日县中学,长期困扰的难题是师生用水,学校仅靠一辆卡车,到数公里以外的水源地拉水,师生们用水紧巴巴。去年,定日县首个援藏工程投资了100多万元,钻井100多米,建成了无塔供水项目,日供水达100吨,解决了1300多名师生的生活用水难题。

  在拉孜县,上海援藏干部、县委副书记周信伟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每次走到学校附近,就看到随着孩子们跑动,运动场上尘土飞扬,仿佛刮起一阵小“沙尘暴”,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牵线搭桥下,上海援藏项目为县中学铺就了一条崭新的塑胶跑道,旁边再种上绿油油的人工草坪。 (下转第4版)

  记者手记

  人生价值的升华

  援藏苦不苦?那是真苦:必须克服生理上的高原反应,还要尝尽与亲人远隔数千公里的相思。但与上海援藏干部们攀谈,对于“苦”,他们只字不提;从他们口中,听到更多的是真情与责任。

  真情与责任,怎能不流露。当地的一些孩子,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很多孩子的家在海拔5000多米高的乡镇,全家的经济来源就是几亩薄田。虽然西藏对农牧区中小学实行 “三包”(包学费、包吃、包住),但很多家庭要支付一点孩子的生活和营养费,还是感到有点难。

  十几年来,六批上海援藏干部积跬步,积小流,一点一滴,帮助西藏,发展西藏。他们安的每一盏路灯,打的每一口井,建的每一所学校,修的每一条路,都是责任大义的担当,都是民族情深的见证。援藏,无悔。高原环境下,磨炼意志;奇美风光中,开阔胸怀。在每一位援藏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信念,那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与升华。

  藏族同胞为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道一声“扎西德勒”;上海的亲人们企盼他们平安归来,说一声“侬辛苦了”。(上接第1版)亚东、定日、江孜等县,也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修建运动场地、排水设施、学生浴室等,大大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条件。

  西藏学校有了兴趣小组

  去年中秋,沪藏两地视频连线,援藏干部、亚东县委书记纪晓鹏轻轻地问了声:“你还好吗?”这一声问候,让隔着5000公里距离的思念蔓延开来,那头,纪晓鹏的妻子早已泪水扑簌。

  纪晓鹏是上海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届援藏的干部,今年是他援藏的第六个年头。他个头不高,做事干练,当地人叫他“下乡王”。2010年,他从萨迦到亚东履新,办公室没呆一天,走遍了7个乡镇、92个村落,行程4000多公里。“想要改变西藏面貌,先从援教开始,教育是未来的希望。”引进教学仪器设备和教育扶持资金等项目陆续开展起来。

  “初来时,这里的课堂实在太简陋了。”第六批援藏干部、亚东县中学副校长王长林这样描述: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别无其它。而在上海已经司空见惯的电子白板、PPT制作等教学手段,对当地教师来说更“一片茫然”。随着扶持资金到位,亚东县80%以上的中学教师配备了计算机,开通网线,可查询各式各样教案,走出昔日封闭的教学世界。

  拉孜、江孜等县选拔几十名优秀骨干教师赴上海培训,互动课堂、多媒体教学设备,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给西藏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回藏后,江孜闵行高中的教师们发起藏文书法、藏式美工、卡垫编织、音乐等兴趣小组,学生每天下午活动。校长巴次说:“我们这儿的孩子光知道苦读,没有别的活动,越是落后的地方,素质教育更应该先行。”

  上海校长书写“传奇”

  在日喀则地区,上海援藏干部们还书写了一个传奇。从2005年起,上海市政府累计投资7800万元,新建了目前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 12年一贯制学校——日喀则地区上海实验学校,并连续派优秀的上海教师、校长参与管理。从2008年起,学校中考平均分连续数年全藏第一,今年,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上线率(计划内)达98.6%,在西藏自治区名列前茅。

  走进日喀则地区上海实验学校,耳畔响起嘹亮的校歌《梦开始的地方》,由援藏干部、校长黄永东作词。“与上海相比,当地的校园文化明显薄弱。”黄永东是浦东新区杨思中学副校长,来藏后,最先着手的是布置校园环境,自己谱写校歌、设计校徽、确立校训等。

  不过,上任伊始,最大的“拦路虎”还是薄弱的师资队伍——小学部,教师严重老化;2009年新成立的高中部,95%的老师没有高中执教经历,“满堂灌”、“照本宣科”等现象在教师中很普遍。援藏两年,黄永东的办公室里积攒下厚厚一叠表格,它们是教师备课的检查记录评价表和作业检查记录表。这位上海校长总是悄悄地坐在教室一角,从每堂课、每次课后作业等细微处抓起,不厌其烦为每位教师“问诊”。教学质量逐渐有了改观,上海一些教学经验也“移植”到海拔4000米的这所学校。

  “今年,作为校长,我快没事干了。”黄永东说,初来时,他几乎每天都在校园“兜”,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而现在学校的运转已经步入良性“轨道”,闲下来他也能静静坐在办公室,读一读他最爱的《史记》、《资治通鉴》。

  “雪域高原绽放的每朵格桑花,都像孩子们的笑脸,让人难以忘怀。”在日喀则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青松看来,西藏孩子是快乐的、善良的,他们的眼神透露着羞涩与淳朴,而眼神里闪烁出的渴望与希冀,是他们工作的最大动力。一个镜头深深印在黄永东脑海中:高考首日,午休时分,考生们端坐在操场上,聆听校长的叮嘱与祝福。一名男生悄悄跑来,为校长撑起伞遮阳。“孩子无声的举动让我哽咽,他们懂得感恩是学校教育的成功,这些‘格桑花’美丽绽放,是我们援藏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 新闻中俄否决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
  • 体育林书豪正式亮相火箭 梦十40分大胜英国
  • 娱乐刘涛斥寺庙弃子流言称没空生娃
  • 财经两部委:地方放松楼市调控立即纠正
  • 科技新iPad今日上市:货源足“黄牛”没戏
  • 博客中国好声音是否造假 四步教你挑甜香瓜
  • 读书欺软怕硬:日本为何不敢向俄要北方四岛
  • 教育高考录取划分男女线能否扶持男性崛起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巧选安全卫生游泳馆 防晒方法的6对6错
  • 女性罗雪娟:巨星要有个性 每克拉美钻商革新
  • 尚品大牌奥运服难逃中国造命运 好酒不坏秘密
  • 星座测你通灵吗 爱情吉时 下周翻云覆雨
  • 收藏天价白金笔1支等于1套公寓 艺术洗钱黑幕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