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是史上最大金融欺诈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3日04:19  济南时报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纪犯罪:16家西方跨国大银行联手操纵被视为全球利率基准的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他们把36兆亿美元巨额资金玩弄于掌中,美英普通民众的资产从房贷车贷到信用卡养老金无一不深受其害。更令人震惊的是,就连英格兰银行美联储这些一贯标榜中立的中央银行也牵扯其中,为那些贪婪的银行家打家劫舍打开方便之门。

  随着丑闻的逐步发酵,西方民众对金融体系与政治制度的信心土崩瓦解。□本报记者 费世中

  东窗事发 巴克莱操纵丑闻曝光

  “成交,伙计。”这是巴克莱银行的一名职员发给伦敦金融市场某交易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他在邮件中同意了这名交易员再把银行间的借款利率人为压低些的请求。

  一会儿后,那名另一家银行的交易员给他回复说:“好的。算我欠你的。哪天下班后过来喝一杯怎么样?”

  这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司法部和英国金融监管协会日前公布的数百封电子邮件之一。这些电子邮件揭开了被称为世纪最大金融欺诈案的内幕:16家全球最大的跨国银行联手操纵英国首都伦敦的银行间拆借利率,以谋取不正当的利润。

  6月27日,英国的巴克莱银行与上述三家监管部门达成认罪协议,承认自己操纵市场利率的行为,同意支付4.5亿美元的罚款。根据协议,巴克莱银行将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支付2亿美元的罚金,这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史上所开出的最高罚单;同时,巴克莱银行还将向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和美国司法部分别支付1.6亿美元和0.9亿美元的罚款。

  7月1日,巴克莱董事长马库斯·阿吉厄斯宣布辞职并对整个事件负责,首席执行官鲍勃·戴蒙德致信全体员工表示要留下来为巴克莱收拾残局;7月2日,阿吉厄斯却官复原职并被委任为全职董事长,而与一天之前的表态截然相反的则是戴蒙德的辞职;7月3日,巴克莱首席运营官杰瑞·密斯耶也在这场风暴中无法独善其身,继而辞职。

  群魔乱舞 16家大银行联手坐庄

  巴克莱银行是第一家因涉嫌操纵利率而受罚的大银行。

  据参与此案调查的权威人士介绍,除了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外,还有来自美国瑞士德国等16家跨国大银行涉嫌参与此案,其中不乏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大名鼎鼎的跨国银行。这些大银行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伦敦的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随意压低或抬高伦敦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由于伦敦的银行间拆借利率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指标数据,操纵伦敦的利率就等于操纵全球的银行间拆借利率,严重扰乱了国际金融秩序。

  据路透社报道,这些大银行的操纵行为发生在2005年到2009年间,这段时间正是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肆虐时期。据估算,被操纵的资金达36兆亿美元之多。据欧盟和日本的监管部门说,欧元拆借利率和东京的银行间拆借利率也被这些大银行所操纵。

  案件的调查最早始于2011年,参与调查的有英国、美国、瑞士、日本、加拿大等国监管部门。路透社的报道说,为了找到巴克莱银行的犯罪证据,调查人员对海量的电子邮件和聊天记录以及电话记录进行了分析查找。在这些电子邮件和聊天记录中,巴克莱银行的交易员们互称对方为“超级明星”,对操纵利率的所作所为丝毫不加掩饰。

  有时交易员为了提醒自己,就把巴克莱银行所要求的利率记在电子日历中;有位交易员甚至隔着办公桌,高声提醒另一位交易员注意巴克莱银行提出的利率。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一位调查员说:“这些交易员就像在汽车快餐店买汉堡一样大声叫嚷着下单,而那些接单的交易员则会非常配合问他们是否再来份炸鸡。”

  一位巴克莱银行的交易员在电子邮件中告诫另一家银行的交易员:“想做成一单生意就要少说话。我们已经合作两个月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你和我之间的事,千万不能告诉别人。”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记录显示,除了这些交易员之外,巴克莱银行的高管也参与了操纵利率。2007年秋天,伦敦金融市场的短期拆借利率飙升。巴克莱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的高管们为此专门同交易员进行了一次电话会议。在会上,高管们听了交易员的汇报后说,如果问题不好解决就交给“楼上”吧。意思是说,在大问题上还得高层拿主意。

  丑闻发酵 美英央行暗中纵容

  就在首席执行官辞职后不久,巴克莱银行对外公开了一份戴蒙德在2008年同英国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副行长保罗·塔克通话的备忘录。备忘录中说,保罗·塔克对巴克莱操纵利率之事早有察觉,他一直在幕后纵容巴克莱的恶行。备忘录暗指,塔克的背后还有英国政府官员也知晓此事。

  7月9日,塔克在英国议会的听证会上,情绪激动地双手叩打着桌面说:“绝对没有此事。”也在这一天,英国工党的一名议员公布的一份电子邮件显示,塔克曾同英国内务大臣海伍德讨论过巴克莱银行操纵利率一事。

  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丑闻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大洋彼案的美国也被卷了进来。7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美联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分行早在2008年就已经知晓了拆借利率被大银行操纵的丑闻。由于当时正处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时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分行行长,现任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并未对丑闻进行过多的关注。

  在了解了此事后,盖特纳在2008年6月给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发去一封电子邮件,建议采取行动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英格兰银行在接到邮件后,将其转发给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的管理机构——— 英国银行家协会,随后就再未过问此事。

  压力之下,英国首相卡梅伦下令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操纵拆借利率丑闻进行全面的调查,并数次召开听证会传唤巴克莱银行高管及政府官员作证。欧盟随后也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负责调查巴克莱银行是否参与了对欧元区银行拆借利率的操纵。美国国会也准备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对监管的缺乏进行调查。

  最大欺诈

  老百姓掏钱买单

  随着利率丑闻像海啸一般席卷大西洋两岸,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和专家开始公开质疑:这16家大银行的操纵行为已经构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欺诈案。

  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作为全球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基准,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其他10种货币的利率,影响范围跨越15个时区,数十个西方国家金融交易。因此,西方普通民众的储蓄、信用卡、车贷、房贷和养老金等日常资产都受到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影响。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

  据估算,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那段时间里,在伦敦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资金总量超过了36兆亿美元,是同期全球GDP总和的5倍还多。单就美国来说,在2008年的时候,美国金融市场中60%的房贷和几乎所有的次级房贷利率都与伦敦的拆解利率挂钩。通过操纵利率,银行家们让他们的资产负债表看上去比实际情况要健康,而真正买单的却是普通消费者。

  曾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担任商务部副部长的罗伯特·夏皮罗说:“利率丑闻让我们想起了过去的‘金融绅士俱乐部’:一帮衣冠楚楚礼数周到的绅士们围着一张大圆桌在赌博,赌注就是我们口袋里的钱。如果赢了就把我们的钱拿走;如果输了,就拿我们的钱来拯救他们自己。现在,他们下注的对象是银行间拆借利率。不管利率是高还是底,他们照样赢了通吃,输了就让别人来买单。”

  据夏皮罗估算,在过去的将近10年中,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被人为压低了30-40个基点(一个基点等于0.01%)。这就是说,对于一个有100000美元房贷的西方普通人来说,就意味着他每月要损失50-100美元。

  影响深远

  西方民众失去信心

  如果说操纵利率丑闻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欺诈案,普通民众深受其害。对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又会有那些冲击呢?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评论中指出,过去几年中一个又一个的丑闻深深动摇了英国的社会基础。银行家们贪得无厌,政客们熟视无睹,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下降,对银行家的信任几乎丧失殆尽。

  据市场调查公司易普索今年前3个月在24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23个国家民众对银行家的信任明显下降,其中英国民众对银行家的信任是最低的,70%的民众要求加强对银行家的监管。

  至于民众对政客的表现,ComRes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民众不相信银行家,77%的人不相信政客会对民众说真话。相反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医生、法官和警察。ComRes主席安德鲁霍金斯说:“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那些掌管我们钱财,为社会制定法律的人是何其失望,这种失望情绪目前正在逐步蔓延,短时间内看不到有改善的迹象。”

分享到:

 
  • 新闻中俄否决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
  • 体育奥运夺冠赔率梅里特反超刘翔
  • 娱乐刘涛斥寺庙弃子流言称没空生娃
  • 财经北京合作建房承诺价格比市场低四成
  • 科技联想电视销量不佳:三四线城市是突破口
  • 博客陶东风:我看电视剧《知青》的误区
  • 读书重地表轻地下:逢雨必涝问题究竟出在哪
  • 教育高校录取划“男女线”最高差50分引争议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闻口气知健康 母乳喂养影响胸部吗
  • 女性优雅必备蕾丝高跟鞋 美轮美奂香水大片
  • 尚品奥运会8款精准时计 伦敦吃喝玩乐地图
  • 星座测你通灵吗 爱情吉时 下周翻云覆雨
  • 收藏纸扇1年暴涨3倍 扇骨精品3年翻5倍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