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秘青岛市美景之外的非遗原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3日11:24  半岛都市报
探秘青岛市美景之外的非遗原生态

  日前,青岛市文联评选出了首批青岛市特色文艺之乡,7月22日,为了推介本土民俗文化,市文联举办了青岛市民俗文化休闲私驾巡游活动,在年画之乡胶南,参观了正在兴起的手绘年画。在胶州秧歌的发源地,记者了解到原本以唱为主、有浓郁戏曲特色的胶州秧歌传统戏正在趋冷,其民间舞蹈的特色则不断被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保护、传承原生态和产业开发 、市场化运作之间寻找到平衡,是一个纠结的难题。

  胶南年画:手绘有土味也有洋味

  提及年画,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平度的宗家庄木版年画,在胶南则有一种手绘年画,目前已被列入胶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也入选市文联的首批“特色文艺之乡”。当天,民俗文化巡游活动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胶南隐珠文化艺术中心,这里的展厅里展出了 200余幅年画作品,还有画师在现场创作。

  画师徐玉霞告诉记者,受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影响,胶南民间很早就有了一批擅长画年画和以此谋生的民间艺人。这些年来,胶南手绘年画沿袭了潍坊木版年画的特点,同时又借鉴、吸收了工笔画、民间剪纸以及上海日历年画等其他艺术的特点,有地道的“土味”也有“洋味”。与木版年画相比,手绘年画具有独创性,同时,由于省却了绘版等繁杂的程序,在表现内容上更为丰富多样,但对画师的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手绘年画主要是用水粉或丙烯颜料在水彩纸、高丽纸、宣纸或油画纸上创作。胶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常驻隐珠文化艺术中心办公,拥有260多位画师。从事手绘年画经营的胶南画院老板徐明斋透露,一幅30cm×30cm的手绘年画装裱后售价在500元左右,远高于市场上木版年画的价格。

  胶州秧歌:是舞蹈更应是传统戏

  位列国家级非遗,胶州秧歌的名声很响,但大部分人对胶州秧歌的印象是民族民间舞,招牌特点是“三弯九曲十八态”。当天,记者在胶州秧歌的发源地胶州市胶莱镇(原马店镇)马店东小屯了解到,原生态的胶州秧歌以唱为主,是一种民间戏曲,“三弯九曲十八态”是其表演时的动作特点。

  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今年73岁的李在新是胶州秧歌的第五代传人,65岁的杨茂昆则是第六代传承人。李在新告诉记者,像他和杨茂昆这样传承胶州秧歌的老艺人还有好几个,他们平时都有看大门之类的工作,但都不时请假义务教课,“很多演员来学习也都是自发的,不仅没收入,很多在工厂上班的演员还因此不能拿全勤奖。”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东小屯自发学习秧歌的老中青三代人共有200多位,多年的传承让很多人对秧歌都有一种感情。

  李在新透露,胶州秧歌的传统戏有90多出,但保存至今的只有12出,其中大多是讲述婆媳等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的故事。近年来很多胶州秧歌的演出都是改良过的,在动作上更为夸张,以舞蹈为主,在唱、跳结合讲故事方面一直缺少相应的创作人才,胶州秧歌的戏曲形式正在逐渐被淡化。

  剪纸之乡:剪刻结合学习者众多

  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的刘家村有“剪纸之乡”之称,村里的晟和剪纸展览馆是青岛市首批命名的唯一一家“特色文艺示范基地”,也是胶州市唯一一家集教学、科研、展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展览中心,馆藏并展示了馆长兼剪纸艺术爱好者孙美秀5年多创作和收集来的6000余幅剪纸作品。其中包括清代熏样、高友三剪纸、脸谱系列剪纸等上千幅。

  展览馆一楼有个房间布置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胶州地区的婚房模样,据这里的剪纸老师高丰绪介绍,这些剪纸有“二龙戏珠”、“凤凰戏龟”、梅兰竹菊、福禄寿和胖娃娃等各种喜庆图案,但参观馆内展出的近年来创作的剪纸作品就会发现,这些传统的剪纸式样已经非常少。展馆的艺术指导肖玉兰告诉记者:“以前基本是以剪为主,现在则是剪、刻结合,除了剪花鸟鱼虫和风俗人物,还可以将风景、雕塑之类的拍成照片,在网上将照片处理成剪纸的效果,然后再照着制作成实物剪纸。”现在在胶州学习剪纸的人也非常多,高丰绪透露仅他开培训班教过的学生就有上千人,胶州市还评选出了十大剪纸传承人,并且每年举行剪纸比赛。

  非遗产业:传承与创新难平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个人都在致力于推动各种非遗项目的产业化,胶南市文联主席兼文广新局局长薛立群表示,他们将与胶南市旅游局合作设立胶南特产直销大厅,像手绘年画、泊里红席等非遗产品都将在里面展销。胶州市则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地方特色文化的产业发展。

  但搭建了产业平台之后,传承、创新的尺度往往难以把握。胶州剪纸早已开始订单式生产,肖玉兰告诉记者,现在能在市场上卖出高价的都是创新的现代风格剪纸,装裱成一幅悬挂画至少可卖200元一幅,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传统剪纸则主要是老年人感兴趣,价格多是几元、十几元一张。

  著名民俗文化专家冯骥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确有矛盾的一面。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非遗”就是一种资源,推到市场就是保护和发展,甚至出现不合乎规律的“打造”,使其失去了文化内涵。他的建议是“保护”与“开发”工作分开来做,才有可能实现双赢。文/记者 王法艳 图/本报记者 王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栾星辰]?

分享到:

 
  • 新闻中俄否决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
  • 体育中超-德罗巴首秀献助攻 申花1-1富力
  • 娱乐章子怡撒贝宁被曝秘恋超一年曾当众激吻
  • 财经南山奶粉广州检出致癌物 回应称销售正常
  • 科技微软欲借office等王牌业务扭转移动战局
  • 博客陶东风:我看电视剧《知青》的误区
  • 读书金正恩上台后被绯闻的三个漂亮女人(图)
  • 教育高校录取划“男女线”最高差50分引争议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婴幼儿奶粉含强致癌物 解读黄曲霉毒素
  • 女性英国购物退税攻略 超火减肥法它们都反弹
  • 尚品夏日腕表养护指南 法国美女纵马走西域
  • 星座测试你老公抠门吗 天价占星师(组图)
  • 收藏揭秘画廊业抱团取暖 暴雨故宫不积水之谜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