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4问大城市为何频频内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5日02:59  现代快报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不仅北京,近年来,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对暴雨我们已能提前预报、提前准备,为何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城市内涝是否成了大城市的通病?人民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1问:

  2问:

  大城市为何暴雨多发?

  灾害性天气频次强度有增大趋势;大城市也会“放大”气象灾害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为何频频遭遇大暴雨?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表示,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造成了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强度有增多、增强的趋势。气象专家还指出,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城市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关联。

  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容易引发暴雨。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

  2问:

  受灾损失为何越来越大?

  资产和人口高度集中,承受灾害的脆弱性增大

  回顾最近几年,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损失。此次北京发生的特大暴雨,降雨总量之多、强降雨历时之长、局部雨强之大都是历史罕见。暴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90万人,1万多辆汽车受损,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此次北京特大暴雨的确历史罕见,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资产和人口高度集中,在基础设施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承受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也在不断增大,也就是说,同样的暴雨天气,在今天造成的影响可能要比10年前更广泛。

  3问:

  城市排水建设为何滞后?

  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大部分城市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城市内涝呈现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滞水时间长的特点,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设施排涝能力偏低等问题。如北京市近10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一倍,但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排水管网系统早已不堪重负。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3年(即抵御1—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3—5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比如北京,目前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按1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也是导致内涝频现的重要原因。据《2009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到排水系统建设维护中,难以按标准规定进行定期养护。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还指出,城市蓄水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同时为了突出城市景观,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地面,严重影响城市蓄水。

  4问:

  城市内涝如何缓解?

  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现实,重在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

  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仅投入巨大,还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提高排水标准更适合应用在局部重点地区。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向立云说,通过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于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沥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渗透率;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此外,还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据人民日报

  近年主要内涝情况

  2010年

  2011年

  百余城市发生内涝

  2010年,百余城市发生内涝,仅广州市因内涝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亿元。

  2011年

  北京内涝

  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暴雨让北京城狼狈不堪,城区多处积水,道路瘫痪。

  武汉内涝

  6月9日-24日,半个月之内,武汉连降三场暴雨,积水路段遍布三镇,全城拥堵。

  长沙内涝

  6月28日,长沙城区出现罕见暴雨,从8时至14时,6小时内降雨达54毫米。积水路段宛如“泽国”。

  成都内涝

  在7月初的暴雨中,成都部分地区内涝严重,暴雨超出了成都市排水系统的应对能力。

  济南内涝

  7月2日,济南市区降水量达41.6毫米。市区南辛中街、营口路路面水流湍急,水深处接近膝部。

  南京内涝

  7月18日午后,南京城遭遇短时大暴雨,主城区多个地方两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0毫米,部分城区出现内涝。

  2012年

  重庆内涝

  5月21日凌晨起,重庆各地遭遇暴雨袭击,降雨导致主城区多处积水严重,引发交通大面积拥堵。

  杭州内涝

  6月18日,杭州市气象台7时26分已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杭州多处公路路面积水严重。

  北京内涝

  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截至22日17时,在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灾死亡37人。 综合

  备忘录

  2011年:仅武汉问责

  央视报道:2011年,近20座城市发生内涝,多将责任推给天气,仅武汉对造成城区严重渍水四名水务部门主要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聚焦城市排水

  国内多地清欠排水旧账

  有券商研究员认为,受投资拉动,“十二五”期间,国内市政排水市场年规模可达750亿元左右,增速可达13.4%。

  据了解,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和哈尔滨等国内一二线城市纷纷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公共投资力度。据北京市排水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从今年起,北京将利用三年时间,把城区71座下沉式立交桥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提高到抵御50毫米降雨的5年一遇标准。今年,北京还将新建改造城区供水管网300公里,总投资将达20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

  青岛:缘何能经受暴雨的考验?

  新华社青岛7月24日专电(记者 张旭东)7月初,青岛同样遭遇特大暴雨,但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运转让人满意,市区未出现交通瘫痪和内涝。

  德国占领青岛时期的排水管道被人们津津乐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德国时期的排水管道沿用至今只有80余公里,而现在青岛的排水管道长达2900多公里,因此绝大多数管道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青岛排水重现期的设计均高于国家标准。”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是以最大雨水流量为根据的,所谓重现期,是一个水文概念,即所采用的最大暴雨量为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国家标准是0.5年至3年,青岛主干道排水重现期一般是3年至5年,部分暗渠甚至达到10年至20年的标准。”此外,青岛市借鉴德国排水管道建设的先进经验,实行雨污分流,提高了对雨水排放网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上海:四道防线防范暴雨冲击

  新华社上海7月24日专电(记者 李荣)据上海市防汛指挥部人士介绍,目前上海防汛已经筑就四道防线。

  第一道是千里海塘,全市523公里的一线海塘,基本达到了100至200年一遇潮位加11至12级风的防御标准。第二道是千里江堤,全长511公里的黄浦江防汛墙,下游段(市区)294公里,按千年一遇潮位设防;上游干流及其支流段217公里,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第三道防线是区域除涝工程,市郊分为14个水利分片,目前已建圩区385个、圩堤2637公里,排涝泵站1116座,平均除涝标准达到15年一遇。第四道防线是城镇排水系统,目前已建成雨水排水系统255个,排水能力达每秒2850立方米,服务面积达564平方公里。

  北京:明清渗排系统仍然发挥作用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专电(记者 赖臻)记者获悉,200余公里建自明清时代的排水管网,配合着当时建成的集雨排水工程,目前发挥的作用让人刮目相看。

  在北海公园南门西侧的团城,270多米长的城墙高高耸立,里面不仅分布着多个小型宫殿,还有参天古树和花卉园林,无论下多大的雨,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渗流得大体干净。原来分布在城内的9口水井成为渗透主力,在其下面连接着和围城一圈的暗河。北京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副处长熊建新表示,这些管网以明清时代遗留的旧沟为主,主要分布在地面格局变化不大的皇城根周围,对其改造以明渠改暗沟或加上盖板为多,这些地区几乎不曾遭受积水、内涝困扰。

  声音

  城市功能越来越强大,人员越来越多,使得城市在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越来越脆弱。抛开城市硬件设施,在各地暴雨中体现出了一些部门对预警信息判断不准确,‘神经系统’不够敏感,采取措施不到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主任杨宏山

分享到:

 
  • 新闻记者在越野车上验证网络流传破窗方法
  • 体育奥运开幕式揭秘 一本千利赌UFO降临
  • 娱乐台湾艺人大炳去世终年37岁 遗体已经火化
  • 财经国务院8个督查组16省市检查房产调控
  • 科技每日近万家淘宝网店停运或倒闭
  • 博客野三坡噩梦之旅(图) 房山洪涝现场(图)
  • 读书二战秘闻:英国曾计划将希特勒“变性”
  • 教育热议女生休学产子 称不在乎被多种解读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如何有效止汗 解读南山奶粉致癌物
  • 女性8旬老奶成Lanvin女神 暴雨泪奔事件盘点
  • 尚品闻香识松茸 全球十大摩天大楼中国占五席
  • 星座测试你会老牛吃嫩草吗 12星座潜力股
  • 收藏伦敦奥运纪念品溢价 警惕奥运纪念币有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