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沙特刊·历史:诗书影画赞三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5日09:35  南海网

  浩瀚南海

    波光潋滟

    壮美西沙

    风光奇绝

    这片神奇的海域

    激发了众多艺术家们的灵感

    收获了众多文艺佳作

    产生了不少讴歌中国人民在这片神奇大海上奋发有为的名篇

    文\本报记者卫小林

    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海,中国人在此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中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里留下了华夏子孙开发奋斗的足迹。而南海雄奇壮美的岛礁,风光旖旎的海滩,激动人心的生活和战斗故事,也令中国的作家艺术家们收获了众多文艺佳作,产生了不少讴歌中国人民在这片神奇大海上奋发有为的名篇。检阅历史,我们发现,电影有《南海风云》、《西沙儿女》,小说有浩然的《西沙儿女》,诗歌有张永枚的长篇诗报告《西沙之战》,歌曲有影响甚广的《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绘画有著名画家关山月的《云龙卧海疆》,黄胄的《南海朝霞》,以及林墉、周波等合作的连环画《西沙儿女》等等,它们最早的已在三四十年前就将西沙美丽的风土人情唱响全国乃至世界。

    小说《西沙儿女》歌颂海南渔民

    1974年1月,西沙海战打响后不久,著名作家浩然便和时任广州军区创作员的军旅诗人张永枚一起,在中央有关部门安排下,乘坐军用直升机,从三亚某海军基地飞赴西沙采访。后来,张永枚写出了长篇诗报告《西沙之战》,浩然则完成了长篇小说《西沙儿女》(由正气篇和奇志篇两部组成)。

    尽管浩然创作的一些小说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甚至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这次创作的长篇小说《西沙儿女》,无疑是其创作实践中极具超越性的作品。

    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无一不是描写北方农村生活的作品,但《西沙儿女》却将笔触伸到了南海上的西沙群岛。书中人物,也是浩然过去并不熟悉的海南渔民和军人。其中,《正气篇》写的是父亲一辈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和斗争历程,而《奇志篇》则跳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与前一部相距了十多年,这时书里的阿宝与阿海都已长大成人,大小伙、大姑娘情窦初开,面临着人生抉择,阿宝选择扎根海岛,阿海选择参加海军。两人相互鼓励,互相交流,在军与民两条故事线索里,浩然让这对人物碰撞、接触、升化、交流、沟通,为他们的美好爱情尽情铺垫。到小说第三部分时,已是1974年西沙海战了,这时的阿宝与阿海已经结婚生子,可以说,《西沙儿女》其实是一部在那个年代里最含蓄动人、最不露声色的爱情小说。而这一嬗变,在浩然的其他小说里是没有过的。因此,英国出版的有关史学书籍评价道:“《西沙儿女》写于1974年,在这部关于海南岛渔民民俗和渔民战斗业绩的中篇小说中,浩然发展到抽象的抒情浪漫主义的程度。”这显然是对浩然这次文学创作转变的准确描述。

    国家一级作家张品成认为,浩然能够从遥远的北方来到海南,去歌颂他并不熟悉的海南渔民,在那个时代就是一个创新。尤其是他书中暗含的爱情这条副线,更是实现了当时中国文学创作上的某种超越。

    诗歌《西沙之战》轰动全国

    1955年就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著名军旅作家张永枚,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诗集《新春》、《海边的诗》、《椰树的歌》、《雪白的哈达》、《螺号》等。他1974年创作的诗报告《西沙之战》,先于1974年3月15日在《光明日报》上全文刊登,然后《人民日报》予以转载,接着全国很多报纸都进行了转载,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篇报告诗连载最多的纪录。

    2004年,张永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年,他在北京甘家口写作《西沙之战》这一长篇诗报告时,因为家里没人照顾,就他一个人在写作,结果三天三夜加上第四天一个上午他都没有睡觉,其间只吃了4个汤圆,还是隔壁邻居一位军代表阿姨送给他的。

    张永枚还透露,《西沙之战》写出来后,只是同事们看了看,推敲了推敲,改动了个别字词,调整了个别段落,就一次性通过了。《光明日报》发表后,《人民日报》转载,全国很多报纸都转载,很快还有了英文版、法文版、蒙古文版、朝鲜文版以及世界语版,影响之大,轰动全国。

    两部西沙电影命运迥异

    现已退休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导演兼演员张勇手告诉记者,1976年,“实际上有两部电影同时在西沙拍摄,一部是我们厂的《南海风云》,另一部是北影厂的《西沙儿女》,”张勇手说,“当时,其实还有一部电影也在海南拍摄,叫《南海长城》,也是我们厂的,只不过,这个

    剧组没去西沙。”

    张勇手当时与八一厂另一位导演景慕逵,也就是歌手景冈山的父亲,联合执导了电影《南海风云》,“剧组是1975年底去的西沙,北影厂的《西沙儿女》剧组基本上也同时到达西沙。当时两个剧组都住在西沙,结果把西沙当年唯一的一栋主楼都给占完了”,张勇手回忆道。

    张勇手说,就在他们还在西沙拍摄《南海风云》时,从北京传来消息说周恩来总理逝世了,由于片子进展需要,剧组继续拍摄,终于在夏天顺利杀青,然后回到北京做后期。但《西沙儿女》剧组就晚一点了,直到粉碎“四人帮”,这个剧组还在海南,虽然只有最后几个镜头没拍完,他们却接到上级通知,说这部戏要重新审查,剧组只好解散了。“可以说《南海风云》比《西沙儿女》幸运一点,但正当我们做完后期准备首映的前一晚,电影票都发出去了,结果唐山大地震了,首映式没举办成,不过电影后来还是发行了。”

    北影厂的《西沙儿女》根据浩然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曾经执导过《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伤逝》等名片的大导演水华担任导演,已经在银幕上扮演过“春苗”的影坛新星李秀明扮演阿宝,首次上银幕的朱时茂饰演傅海龙,当年的大明星张连文扮演父亲。这个剧组在西沙拍摄时间很长,虽然大场面的海战戏等都已经拍完了,就剩少数几场过场戏和内景没拍,但剧组却接到上级通知停拍,全组撤回了北京,此后剧组再也没有重新组建,电影《西沙儿女》也就此“夭折”了。

    谈到电影《西沙儿女》,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现中国电影股份公司)宣传处负责人章柏青告诉记者,再次翻看当年的发行目录,还是没有找到《西沙儿女》的踪迹,说明当年《西沙儿女》“未拍完,未发行”,“的确是一个遗憾,毕竟作为大导演的水华的才情付诸东流了。”章柏青说,他后来碰到水华,水华说他太喜爱片子当中的南海风光了,可惜不能跟观众见面。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唱响西沙

    提到西沙,不少歌迷便会想起《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正是它,在上世纪70年代唱响了西沙,唱响了海南,《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也成了西沙的第一张名片。

    作为电影《南海风云》的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由著名军旅作曲家吕远作曲,著名军旅歌唱家吕文科、卞小贞首唱。

    83岁高龄的吕远老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为了写好这首歌,我前后去了三次海南呢!”吕远说,他第一次来海南,是1974年西沙海战刚结束时。“当时,海军派了一个创作小组登上西沙群岛,采访了参与当时西沙海战的海军官兵和当地渔民。”后来,吕远又回到海南岛,去当时的通什了解黎歌,去儋州了解调声,去临高了解渔歌。

    1975年开春,吕远第二次到海南采风,“1975年底,海军部队明确要求配合八一厂拍好描写西沙海战的电影《南海风云》,第三次派我跟随摄制组再到海南补充采风,我又随摄制组到了西沙,总算完成了片中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待交到卞小贞、吕文科他们录音时,那已是1976年的事了。”

    海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卞小贞告诉记者:“录《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是在1976年夏天,当时我和吕文科在八一厂录音棚录的音,很顺利就录完了。我感觉《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这首歌就像是给我量身定制的,很适合我演唱,因为我是唱民歌的,这首歌就有海南民歌的元素,所以唱起来很顺口,感情也一下就达到《南海风云》剧组的要求。”卞小贞说,虽然她当年并没有到过海南,更没有去过西沙,但她听作曲家吕远讲过西沙,“吕老师的曲子非常优美,苏圻雄的歌词也非常漂亮,我一拿到谱子很快就能熟唱这首歌了。”

    时至今日,《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与《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和《请到天涯海角来》,已成为歌唱海南的三张名片。

    浩瀚南海壮美西沙长驻画端

    浩瀚南海,波光潋滟;壮美西沙,风光奇绝。海之雄浑,山之俊美,水之柔情,韵之异趣,使南海和西沙成了画家眼中的天堂,因而吸引着大批美术家前往采风写生创作。

    1974年,浩然的长篇小说《西沙儿女》出版。由于浩然当时名气很大,同时,也由于《西沙儿女》一书对南海尤其是西沙进行了诗意化的描写,故事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确非常吸引人,因而,也使得中国美术界把目光转向了西沙,很快促成了根据该书改编的连环画的问世。

    1975年,连环画《西沙儿女》正气篇、奇志篇相继出版,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了《西沙儿女》小说、连环画畅销的风潮。

    广东著名画家林墉当年是连环画《西沙儿女》创作组成员。提起当年来琼采风创作连环画《西沙儿女》,林墉的学生、海南知名文化人蔡於良记忆犹新:“林墉老师当年和周波等人一起,从文昌清澜港出发赴南海采风,林墉还单独创作了《战地新歌》,并与伍启中、周波合作了《北京送来的礼物》……”

    当年轰动全国的张永枚的诗报告《西沙之战》,也出版过多种版本的连环画,尤其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李宝林、林锴等人创作的《西沙之战》连环画本,给人印象也极深。

    同在1974年,著名画家黄胄远赴南海,创作出《南海朝霞》等知名画作。黄胄夫人郑闻慧女士说,黄胄1973年底就到了海南。“1974年1月,也就是春节期间到了西沙群岛。那时,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美术创作员,黄胄被派到西沙群岛去作战和作画。”郑闻慧回忆道,黄胄在西沙群岛住了15天左右,与官兵同吃同住同执勤同巡逻,并与官兵一起度过了1974年的战地春节。黄胄走进西沙,在舰艇上狭小的住舱里一有时间就作画,画西沙可敬可爱的官兵们、西沙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先在纸上速写,后来画在纸上,包括海南其他地方的风物在内,一共画了500多幅画作,至今都珍藏在炎黄艺术馆里。

三沙特刊·历史:诗书影画赞三沙

    黄胄画作《西沙女民兵》。

    改革开放后,南海更吸引了不少国宝级绘画大师参与创作,其中,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关山月1992年登上西沙群岛采风写生,最终完成了他的《祖国大地组画》系列作品中的重要部分——《云龙卧海疆》,了却了毕生夙愿。

    蔡於良告诉记者,他手中至今珍藏着一座广东石湾工艺美术师们创作的瓷雕《保卫西沙》,那可是众多艺术作品中反映南海和西沙的独特艺术品了。

    海南画家许忠华告诉记者,他1984年就去西沙采风写生过,这些年来去西沙采风写生和创作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把西沙的精彩、南海的神奇,都永远留在了画里。

三沙特刊·历史:诗书影画赞三沙

    1974年,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曲词作者吕远(左)、苏圻雄(右)在永兴岛合影。苏圻雄供图

三沙特刊·历史:诗书影画赞三沙

    电影《南海风云》中的唐国强。资料图片

三沙特刊·历史:诗书影画赞三沙

    电影《西沙儿女》中,李秀明扮演女一号阿宝。资料图片

三沙特刊·历史:诗书影画赞三沙

    《西沙儿女》连环画。资料图片

  

分享到:

 
  • 新闻王安顺被任命为北京代市长
  • 体育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旗手将锁定男篮
  • 娱乐璩美凤曝婚后心情 感谢没看性爱光碟的人
  • 财经近40城市楼市微调 国务院急派督查组纠偏
  • 科技苹果大中华区iPhone销售同比翻番
  • 博客野三坡噩梦之旅(图) 房山洪涝现场(图)
  • 读书因文革而自杀的党政军领导干部(组图)
  • 教育男女比例失调 专家称国内教育适合女生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自测:你的胃还好吗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时尚之都的百样人生 限量奢华秋季彩妆
  • 尚品珠宝花园仲夏夜之梦 时尚品牌借奥运捞金
  • 星座测试你会老牛吃嫩草吗 12星座潜力股
  • 收藏2012艺术品春拍:近现代书画两极分化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