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坦克炮神贾元友(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9日05:39  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歌唱声伴着起床号音。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雨。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那一天我也勇敢前进!

  北京军区某机械化师四级军士长贾元友喜欢唱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军歌,这首《当那一天来临》则是他的“最爱”。

  7月22日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贾元友时,他正唱着这首歌,皱着眉头,青筋鼓胀,每个字不是唱出来的,而是从胸腔里迸出来的。他说:“这首歌唱出了军人的心声。”

  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坐在记者面前的贾元友脸上黑白分明,黑的是皮肤,白的是牙。刚从北京军区朱日河战术合同训练基地演习归来的他,身上的硝烟味儿还隐约可闻。他嗓门很大,好像还没从“战场”上回来。

  纵观贾元友14年的军旅生涯,不难发现,这位80后士兵兄弟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在为“那一天”的来临时刻准备着。

  “当兵前连火车都没坐过”的贾元友一下子到中国陆军的王牌部队当了坦克兵,这个跨度有点大。

  新兵下连,贾元友被连队选定学习车长专业。在坦克系统的车长、炮长、驾驶三大专业中,车长是负责通信的。通信电台操作、行进间观察战场、军事地形学等等,这些东西对只有初中文化的贾元友来说,“实在太难了”。

  刚到部队时,班长问贾元友有何特长。13岁丧母、读完初中就辍学下煤窑的他胸脯一挺:“最大的特长就是不怕吃苦。”

  现在,他这个特长算是用上了。凭着“不怕吃苦”,他1998年入伍,2001年就在同年兵中第一个考取车长特级证书。

  (下转2版)

  (上接1版)

  取得坦克兵的特级证书有多难?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副教授王东军有个比喻:比大学老师在大学里评个正高还难。考特级不但难度极大,而且还有名额限制。

  2004年,贾元友所在部队即将换装,炮长紧缺,贾元友主动申请改行当炮长。他的连长提醒他:“你用了3年时间拿到了特级车长证书,现在转学射击专业,等于从零开始,你想清楚了没有?”

  贾元友说:“我能当特级车长,也一定能成为特级炮长。”

  男子汉说话,落地砸坑儿。两年后,贾元友特级炮长证书到手。不歇气,接着干。去年,贾元友再获特级驾驶员证书,成为全师为数不多的“三特精兵”。

  时刻准备上战场的士兵总是时刻关注着战场。贾元友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世界战场,认真研究着世界先进坦克的构造原理、性能参数,用心琢磨坦克的作战运用、经典战例。

  在研究伊拉克战争时,贾元友发现,由于伊军坦克的有效射程只有1.5公里,远远低于美军主战坦克2.5~3公里的射程,结果每次对决,美军从不与伊军近距离接触,总是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上,导致伊军只能被动挨打。

  贾元友在新装备的训练中意识到,只有挖掘出新装备的最大效能,才能在与强敌的对抗中不吃亏。然而,部队坦克训练场纵深又无法满足新装备火炮远程射击训练的要求。

  如何化解这个矛盾?贾元友提出的办法是:在原有场地上将制式靶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这就相当于将目标距离延长了一倍,通过增加难度使训练更贴近实战要求。

  事实证明,他的办法“很靠谱”。通过这样的训练后,贾元友在实兵对抗演练中,在新装备最大有效射程的距离上,实现了首发命中,由此成为全师坦克火炮射击超远距离首发命中的第一人。

  “他成功地将新装备具备远距离精确打击的能力从理论变为现实。更大的意义在于,他的创新带来了部队训法战法的转变,使‘非接触’的作战样式,成为坦克部队的一种全新选项。”师长朱亮这样评价贾元友这一办法的贡献。

  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中国军队的四次转型,贾元友所在部队次次都是“打头阵的”。随着军队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装备的更新也越来越快,当兵14年,贾元友就经历了两代三型坦克的发展。

  是老装备的训练尖子,自诩“老坦克”了。可同样是坦克,贾元友第一次见到新装备时,还是“被吓了一跳”。

  2001年,贾元友所在团一营首批列装新型坦克,身在二营的贾元友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个究竟。他找到同一个新兵连出来的一营战士刘勇,刘勇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他脱鞋上车。“那时他们一营也把新坦克宝贝得不行,自己在坦克里训练都是脱鞋的。”贾元友告诉记者。

  老老实实脱了鞋,小心翼翼钻进新坦克,贾元友愣住了:新坦克的战斗室布局与老坦克完全不同,各种各样的操作按钮密密麻麻。而且,作为一名坦克射手,他居然“连装弹的地方都找不到”。

  “一种强烈的危机感骤然而生。”时隔多年,贾元友说他还是无法忘记当时那种被“震撼”的感觉。

  “新坦克信息化程度很高,我要不努力学习信息化知识,开不了新坦克,在这个部队就待不下去。”从那时起,贾元友只要一有空就往一营跑。当时,一营只有一套新装备学习教材,不可能外借。贾元友就每天带着笔记本上训练场,看到一营官兵休息时,自己赶紧借上教材,边阅读边摘记,再利用别人训练间隙上车摸索。

  当二营正式列装新坦克的时候,贾元友已经掌握了新坦克火控系统的操作方法,还能给战友们讲解。

  新装备玩儿“溜”了,更新的装备又要来了。

  这一回,贾元友作为部队新装备技术骨干,被派到新装备研制厂家进行培训。

  由于这种新装备定型不久,厂家给培训人员提供的学习资料只有一本薄薄的《某新式坦克构造与使用》,且专业术语较多。贾元友觉得拿它回部队搞教学,肯定满足不了战士的需求。于是,他决定自己编写一本训练教材。

  贾元友明白,新装备信息化含量高,要编出战士听得懂的教材,自己首先要学懂弄通。他白天抓紧时间向专家请教,晚上加班加点编写教材,常常为揣摩一个动作要领、写好一个教学课目,在坦克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培训结束时,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东军的指导下,贾元友终于完成了6万余字的新装备操作使用教材。附在这部教材后面的,还有他精心制作的40多个多媒体课件。

  工厂的专家们对贾元友这一创造性成果的评价是:“这部信息化装备使用教材,出自一个战士之手,真是难能可贵。它不但解决了装备训练缺教材的难题,对生产厂家和研究单位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按职责划分,这项工作应该是我们这样的院校干的。”王东军对记者说。

  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的贾元友,用8年完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的学历升级,在全团战士中第一个靠自学拿到学士学位,在全团士官教练员队伍中第一个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成为团队某新型坦克第一批课题攻关小组成员,编写出全团乃至全军第一本《新型坦克操作使用教材》,被某军工集团聘为新装备专家组成员,被装甲兵工程学院吸收为信息化装甲装备射击训练与火力运用研究课题组成员,被清华大学聘为国防生校外辅导员。

  这,就是一个为“那一天”时刻准备着的中国士兵创造的奇迹。

  为那一天我勇敢前进

  “那一天”是哪一天?

  在贾元友看来,自从穿上军装,每一天都是“那一天”。在“那一天”里,他一直在勇敢前进,一直在取得胜利,锐不可挡。

  2007年6月,贾元友所在团进行坦克实弹射击考核。

  坦克在高速冲击中,贾元友偶然发现,当坦克跃进约400米后,射击跑道右侧的1号运动靶和3号固定靶会出现1秒钟左右的重合。

  抓住这1秒!就在1号靶和3号靶即将重合的一瞬间,贾元友屏住呼吸,锁定目标。当瞄准镜和两个靶子三点构成一线时,贾元友按下了射击按钮。穿甲弹呼啸而出,碗口大小的弹洞几乎同时出现在了相距200余米的两个靶子上。

  一弹打双靶!考核现场,掌声雷动。

  早在新式坦克列装之初,贾元友就开始搜集整理外军资料,系统学习研究近10支外军的信息化装备性能和发展趋势。一次,他在研究海湾战争时,对美军一颗炮弹击毁两辆坦克的经典战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暗暗将此作为自己训练的一个目标,苦苦探索了两年,这天终于将目标变成现实。贾元友说:“武器装备再先进,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人。只有练就‘人车合一’ 的境界,才能让武器装备发挥出最大效能。”

  2010年7月,北京军区全战区范围内基础训练比武前一天,部队组织火炮校射。靶子立在1200米外。贾元友最后一个登场,他快速锁住目标,按照指令4次瞄准、4次击发,共发射了4枚炮弹。

  硝烟散去,验靶时却发现靶子上只有一个窟窿。现场的人都很奇怪:难道这个“神炮手”有3发炮弹脱靶了?贾元友“不相信自己会脱靶,但也找不到原因”。

  最后经现场检验核实,贾元友发射的4枚炮弹全打在了靶心的同一个位置,打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不规则圆洞。

  四弹穿一孔!贾元友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那次比武,贾元友获得军区坦克射击第一名。响当当的“武状元”荣立二等功。

  2006年,贾元友所在团第一次参加北京军区组织的新装备实弹射击考核。但部队到塞北某训练基地后,整体射击成绩直线下降。十多天过去了,炮弹打得不少,可成绩下降的原因还是没找到。

  团党委决定集中全团顶尖骨干进行坦克火炮高原射击精度试验,贾元友名列其中。他把一天划分为6个时段,分时段射击,分情况采集。经过一周的反复实验,他发现受高原地区光照影响,火炮炮管产生的微量变形,导致射击命中率下降。

  找到原因后,他运用统计学原理,综合分析各种数据,绘制了不同时段火炮修正曲线图。团里按贾元友的试验成果进行修正,命中率大幅提高,最后在总部首长的抽考中,取得射击31发命中30发的好成绩。

  北京军区组织坦克连实弹射击比武,要求10辆坦克40发炮弹,射击20个目标,每辆坦克平均4发炮弹消灭两个目标。当时团里考虑到有的炮长技术不稳定,就要求技术好的炮长争取打掉3个目标。

  比武那天,刮起了7级大风,可比武还是准时开始了。随着指挥员下达射击口令,贾元友率先击发,首发命中。但紧接着,友邻坦克第一发炮弹脱靶。现场指挥的团首长焦急地命令友车赶紧补射。

  好一个贾元友!只见他迅速调过炮口,打出的炮弹穿过漫天沙尘,一炮补靶命中。随后,他又相继击中另外两个靶子。最终,贾元友在对抗激烈、天气恶劣的环境下打出4发4中的成绩。战友们大叫:“老贾的炮,神了!”

  作为一个枕戈待旦的中国军人,所有的日子都是“那一天”。在“那一天”,士兵老贾必须勇敢前进,炮神老贾的炮必须命中目标。这是一个中国士兵的责任和担当。

分享到:

 
  • 新闻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已致77人遇难(附名单)
  • 体育中国日!孙杨叶诗文破纪录夺冠!中国4金
  • 娱乐柳岩哭诉:我很无辜 微博澄清并非第三者
  • 财经陕北煤二代热衷做官 开宝马拿两千月薪
  • 科技苹果维修iPhone“留皮换瓤”引发争议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梦幻般的内蒙杜鹃湖晨雾
  • 读书迟暮岁月:江青晚年骚动的监狱生涯
  • 教育海归回国月入1200心拔凉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奥运选手时尚穿着 运动鞋披英伦皇室婚纱
  • 尚品百达翡丽珐琅腕表世界 解密奢侈香槟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奥运藏品投资揭秘 中国艺术市场迷局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