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亿万苍生的福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04:24  深圳特区报 微博

   深圳特区报讯 从7月21日起,《香港商报》连续4天关注中国内地新医改,在头版、重点关注版整版刊发《中国新医改:亿万苍生的福祉》系列报道。系列报道详细剖析了中国内地新医改的背景、改革思路和路径以及成果,高度肯定中国内地新医改的成就,认为中国“将医改这项鲜有国家可以完美破解的顽疾稳健推动,为中华大地亿万苍生带来福祉,难能可贵、影响深远”。

   中国新医改织就全球最大医保网

   系列报道之一《中国新医改:亿万苍生的福祉·政府篇》认为,中国“医改”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启动,但一路走来步履异常艰辛。而且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实践表明,完全市场化“此路不通”,中国医疗体制必须进行新的改革,“医改”面临困局中的困局,成了难题中的难题。而这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引起中国政府高层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报道称,2008年,在胡锦涛、温家宝的大力支持下,新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受命担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开始了新医改的攻关之路。

   “2009至2012年,新医改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铺开,显示出中国政府巨大的改革决心和严谨的决策过程。整个过程有激烈讨论但没有无谓争执,有协调权衡但没有相互掣肘,有试点观察但没有观望不前——一切都在静静而有力地稳步推进。”报道指出,在新医改中,从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到全国各级政府随后也很快成立了对应医改部门,上下一心,共同研究和推动改革事业,体现出了中国政治体制独特的优势。

   在这一独特优势之外,中国新医改的另一个强大保障是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506亿元。

   而几年来新医改的持续推进,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福祉——新医改覆盖13亿人。“中国政府启动三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用最短时间编织了世界最大一张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人,8.32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

  千百年来,国人‘病有所医’美好愿望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曙光。”

   报道也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对中国新医改的评价:“中国现在的医疗参保人数,已达总人口的95%,这是一个大的飞跃,也是一个大的亮点。虽然世界各国卫生体系都在变革,但中国医改步伐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

   新医改让各方都成为获利方

   “中国政府三年新医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民生工程体系。经过三年攻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新医改:亿万苍生的福祉·民生篇》回顾剖析2009至2012年新医改成果,中国政府有两大亮点:一是财政倾斜民生,全力以赴;二是周密进行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直接带来了医改三年最大突破之一: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制度。目前,为啃动公立医院改革这块医改中的“硬骨头”,在中央政府部署之下,全国已有20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了试点改革。

   报道着重介绍了破除“以药养医”改革中的“深圳模式”和“北京模式”。

   “深圳模式”包括取消药品加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借鉴香港经验推出打包收费看病模式以及公立医院管理改革等。“北京模式”则是北京友谊医院在降低药价的同时,取消了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按医师职级确定的医事服务费。报道高度肯定了“深圳模式”和“北京模式”在破除“以药养医”试验中的成效,如深圳实施药品零加成后,患者次均药品费用降幅达到12.6%,效果明显;而北京友谊医院的患者药费降低了,医生的收入却提高了。

   报道以破除“以药养医”这一具体的“点”,带出了新医改“面”上的成效——让各方都成为获利方:

   一是中国人民得到了实惠。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国新医改在三年时间内建立了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的保障网,覆盖率高达95%以上。政府实现了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承诺。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保障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大幅降低基层群众用药费用。

   二是中国整个卫生事业得到了发展。经过三年改革和建设,覆盖中国城乡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大量基层医院得以提升和升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中国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台。

   三是中国医务人员队伍得到鼓舞和培养。作为医疗改革的主力军,此次医改不仅实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收入,而且更加肯定了医务人员的重要价值,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同时,通过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绩效性工资,促进医务人员将更多精力转移到钻研技术上来。

   四是经过新医改,中国政府利用现代经济手段和法律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的经验更加丰富,管理效果也更加明显。

   报道指出,最后一个收获,一般不为人所注意,但从长远看也许更为重要。

   新医改凸显以人为本新理念

   “中国新医改跟房改、油改、教育、‘三农’问题等一样,是触及全社会整体神经的重大民生工程,利益格局盘根错节,涉及领域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中国政府采取深谋远虑、慎重推进的态度进行稳健改革,决策过程和实施方案体现出当政者意欲使改革实现普惠大众和利益平衡的政治理想。此番价值判断和战略选择的背后,彰显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顺应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执政新观念,体现了执政者为亿万苍生谋福祉的经略苦心和宏图大志。”

   《中国新医改:亿万苍生的福祉·议政篇》认为,中国新医改凸显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以人为本的新政念。

   “中国新医改因其艰难破冰的稳健而堪称伟大。”

   “中国新医改因其深远广阔的影响而堪称伟大。”

   报道用“伟大”来形容中国新医改,而其伟大体现在“艰难破冰的稳健”和“深远广阔的影响”。

   报道认为,新医改之所以艰难,是因为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至少有两个前所未有的难题需要面对。其一,相较中国以往的改革,医改是世界难题,没有成功经验可以照搬。其二,相较发达国家的医改,中国又有先天不足。人口多的因素显而易见——13亿民众翘首以盼,这意味着中国医改要考虑更多细节、要支付更多成本、要解决更多矛盾、要平衡更多利益。但“境况艰险虽巨,破冰之策更坚”。报道认为,经过三载苦心经营,中国政府领导新医改成功破解难题:“整个改革,少了‘斗争哲学’、‘突击情结’,多了科学理性、沉稳练达。改革者们既坚信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又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 “改革队伍既没有疑惧不前、更没有好功冒进,而是先基础、先基层,逐步升级,最终引导新医改走向成功方向”……报道还指出,无论是经济特区深圳,还是首善之都北京,都在积极践行“发端于微末”的改革新尝试,而这都是新医改既矢志破冰又稳健推动的生动体现。

   “深远广阔的影响”则体现在,于无声处,三载新医改已然斩获颇丰。全国95%的城乡居民有了基本医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提供,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有了保障,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分开”初战告捷。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改革,就其难度、深度和广度而言,恐怕丝毫不逊于任何变革和革命,而其影响可能更加久远、更加深刻。

   “这样的改革既需大智大勇,又需至纤至悉。新医改推动过程,执政者表现得更加谨慎、更加稳健、更加全面,把每一项改革措施与配套的制度设计、把试点项目与细则规制、把改革推动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都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此次医改为中国政府在现代经济法律环境和现行政治体制下执政治国探出了新路,对未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实践证明,我们完全可以走一条既普惠全民又平衡各方利益的发展之途,改革完全能实现共赢。从三年建成全民医保网的喜人成果来看,这种发展有时也许并不会慢。”报道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对中国新医改的无比信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整理)

分享到:

 
  • 新闻贾庆林:两岸虽未统一但领土和主权未分裂
  • 体育中国日!孙杨叶诗文破纪录夺冠!中国4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中消协批评某些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科技中消协:某些政府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迟暮岁月:江青晚年骚动的监狱生涯
  • 教育90后不好用成招聘共识 企业吁更忠诚敬业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奥运冠军素颜卖萌 奥运版《复仇者联盟》
  • 尚品啤酒配烧烤的八宗罪 国产最豪华游艇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英国谷仓内发现疑似慈禧所用鱼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