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邬达克粉丝:每座邬达克 建筑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06:19  东方早报

  实习生 李斯嘉 早报记者 储静伟

  浙江电影院的命运,引来了网上许多邬达克粉丝以及老建筑爱好者的目光:他们钟情于这些老建筑,发掘它们的历史,搜寻它们背后的传说、故事,品味它们的建筑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他们希望传承和发扬这些老建筑所蕴藏的文化。

  现在,在邬达克粉丝和老建筑爱好者中间,邬达克在上海的老建筑甚至成了一条经典文化旅游线路,他们或暴走,或骑行,或用种种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研究、朝拜、传播邬达克建筑的艺术和价值。

  “暴走邬达克”粉丝云集

  邬达克的粉丝有多少?1700多人。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邬达克和邬达克建筑的魅力可见一斑。记者找到了它们的铁杆粉丝——“暴走邬达克12小时”活动的发起人、邬达克粉丝群的“组长”,网友“希腊小庙”。

  大学里,“希腊小庙”学的是建筑专业,那时他已是邬达克的铁杆粉丝。为了和其他粉丝共享邬达克建筑资料,同时构筑一个讨论平台,2008年他在豆瓣上创建了“邬达克的老上海”小组,几年下来,小组成员陆陆续续达到了1700余人。

  在众多邬达克粉丝的心目中,“希腊小庙”发起的最为激动人心的一项活动,就是邬达克建筑暴走行动。2008年,适逢匈牙利驻沪领事馆举办“邬达克年”系列活动,“希腊小庙”在豆瓣上小组群里发了一条“暴走邬达克12小时”活动的召集帖,不少豆友纷纷响应。

  那年11月15日,一行50余人拿着预先备好的导览材料,穿着匈牙利领事馆赠送的主题T恤,浩浩荡荡地从老四行仓库出发。这支暴走小分队一路途经上海啤酒厂、焉息堂、邬达克自宅、武康大楼、 国际饭店、沐恩堂、浙江电影院等建筑,一直走到广学会浸信会大楼才止步。

  “那次暴走,是我第一次去到番禺路的邬达克自宅,它已经空置,非常破败,后来学校里有一门遗产保护的课写论文,我就对它进行了一些历史研究和材料的破损分析。”“希腊小庙”说。

  这次暴走路线途经的建筑中,浙江电影院的名气算小的。当年邬达克在上海一共设计过四座戏院,在“希腊小庙”看来,最早的卡尔登大戏院的外立面是古典的折中风格,后来的大光明和辣斐(后更名为长城电影院)的立面则都是现代式的,建筑年代介于其中的浙江电影院是邬达克建筑里比较早期的带有现代式立面特征的建筑。

  “这个电影院刚造好的时候屋顶上还带有露天电影院的,非常摩登,想当年一定也算弹眼落睛的。”“希腊小庙”说。这座电影院他只去过一次,去了以后发现它的外立面和内部经过改动后已经完全找不到摩登时代的华丽装饰了,“如果这个电影院能够原地保留,按现状保护没什么意思,修复成原来的装饰和风格不失为一个选择,当然更关键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用途。”

  “交换故事”了解邬达克

  “暴走老建筑”很时尚,骑车体验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另一位邬达克的铁杆粉丝、网友“大脚骑天下”发起的骑车体验+交换故事,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

  “大脚骑天下”来自台湾,是一家电讯公司的管理人员,目前在上海已经定居五年,平日出行习惯骑单车,穿梭在本地的大街小巷上。

  “大脚”在上海居住时日不长,但受海派文化影响却深,当然,他还是一枚骨灰级的邬达克粉丝。 一谈及邬达克建筑,“大脚”总是滔滔不绝,从建筑年代、建筑地点到建筑背后的故事都如数家珍,不过对他而言,邬达克建筑最大的魅力不在于巧夺天工的设计,也不在于美轮美奂的风格,而是曾经上演在这一幢幢老房子里的悲喜传说。

  这些年里,他像一个寻宝人,按图索骥追寻着一个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有为爱妻一掷千金建造“爱神花园”的火柴大王等。石头本是蠢物,经过邬达克的灵犀一点化腐朽为神奇,再经人生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洗礼,便拥有了延绵不绝的精魂,攫住了“大脚”的一双眼睛。

  “交换故事。”这是“大脚”言谈间不时提及的一个字眼,他喜欢拿自己费尽心思求来的故事,交换别人珍藏的传说。去年4月,他在“邬达克的老上海”小组里发了一个沿邬达克建筑骑行活动的召集帖,条件很简单,每个参与者要预先认领一幢建筑,并做好背景功课,每幢建筑由认领人向大家分享它背后的故事。

  骑行当天,“大脚"领着10余人的车队,走了大光明戏院的历史长廊,走了国际饭店2楼的邬达克生平展,走了沐恩堂,到了武康大楼。每至一处,便娓娓叙说它的故事。

  “大脚”还表示,每年新年他都会做一件特别的事情,去年12月31日下午,他一个人骑着单车把邬达克的建筑又细细重走了一遍,临近午夜,他来到浙江电影院随意买一张票,终于第一次坐进了这家电影院唯一的放映厅。

  “放什么电影不重要,我想看的是这家电影院。”“大脚”说。

  呼吁保护浙江电影院

  邬达克的粉丝众多,其建筑的受关注度也是普通历史建筑难以比拟的。最早发现浙江电影院被列入拆迁范围的,是一名叫“食砚无田”的网友,同样是邬达克的粉丝。

  工作日里,网友“食砚无田”是一名公务员,坐在陆家嘴的办公楼里,一掀开窗帘,就能看到窗外参天耸峙的玻璃幕墙森林。

  ”食砚无田“已经在此工作了很长时间,但是始终不太适应周遭这片明晃晃的存在,下了班或节假日里,他总是习惯性地背着照相机,乘2号线地铁渡江,寻到对岸一片斑驳低矮的老街区,然后穿梭其间,有时只是拍拍照,更多时候他会耐心地蹲下身子,和坐在弄堂口摇着蒲扇的老阿婆老爷叔聊上几句,倾听他们述说弄堂的前世今生。

  那些年里,他拿着心爱的相机,走街串巷,起初是踽踽独行,后来有了博客,这两年微博又兴起,通过网络,他找到了许多弄堂好友。

  最早认识邬达克,了解浙江电影院,”食砚无田“是通过一本《老上海百业指南》的老书,这本初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书(2004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再版),对老上海的各类商号、机构、街道、建筑甚至小到厕所都进行了详尽的图解。

  “食砚无田”自小就知道浙江中路上有一家浙江电影院,但上海电影院毕竟太多,这座电影院一直设施陈旧,虽处黄金地段却少人问津,若不是这本《指南》,“食砚无田”根本不会花时间去了解它。哪知悉心一查,才发现这座不起眼的电影院竟是出自建筑名家邬达克之手。

  “食砚无田”将文字配图激动地传上微博后,收到的第一条评论却是“此处要拆,不知戏院结局如何”,这让“食砚无田”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我相信邬达克设计每一样建筑都是很花脑筋的,无论从文化还是建筑史上来看都是一件作品,对于热爱老建筑的人来说,它也是活的教材,这样的建筑我希望各方慎之再慎。”“食砚无田”说。

  邬达克自宅将修复完成

  在“食砚无田”微博评论上留下“此处要拆”的网友叫“席子”,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数年前辞去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席子”热爱摄影,对上海老建筑情有独钟,闲暇时便背着相机在街巷里暴走,一遇到散落的珠玉便用影像记录下来。他一般习惯在清晨时分扫街,那时候光影很好,街上行人稀落,他可以任意地从各个角度去拍摄对象而不被突如其来的人群所干扰。

  今年夏天,“席子”得知黄浦区广东路一带石库门弄堂要拆迁,于是决定过去探探情况,当日他凌晨4点便早早到达那片街区,天已半亮,他一边观察一边拍照,浙江电影院就这样闯进了镜头里。“席子”一直关注邬达克建筑,却也是到了此刻才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浙江电影院。

  那天电影院营业后,“席子”走进了大门,并沿楼梯上了二三楼,“我发现它内部的结构还是很有特点的,比如楼梯的设计,还有长而窄的阳台都比较特别。”

  浙江电影院需要保护,更多的邬达克建筑需要发掘、研究。“大脚骑天下”说,下一步他需要花些力气,挖掘出哪怕多一点有关浙江电影院的故事,还要发动更多的粉丝去搜寻邬达克其他建筑的故事,“有历史、有故事,建筑才更立体、更丰富,也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优秀建筑。”

  明年是邬达克110周年诞辰,据“希腊小庙”介绍,位于番禺路上的邬达克自宅届时将修复完成,一楼计划设置为邬达克的生平和建筑的展览馆,还有可能在此成立一个邬达克基金会,“希望可以将他的自宅作为一个老建筑爱好者聚在一起聊聊天、办办活动的地方。”

分享到:

 
  • 新闻贾庆林:两岸虽未统一但领土和主权未分裂
  • 体育中国日!孙杨叶诗文破纪录夺冠!中国4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中消协批评某些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科技中消协:某些政府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迟暮岁月:江青晚年骚动的监狱生涯
  • 教育90后不好用成招聘共识 企业吁更忠诚敬业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奥运冠军素颜卖萌 奥运版《复仇者联盟》
  • 尚品啤酒配烧烤的八宗罪 国产最豪华游艇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英国谷仓内发现疑似慈禧所用鱼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