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名商丘男子车祸遇南京“最美阿姨” 望早日见到救命恩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06:26  龙虎网

  龙虎网讯 十年前的一个深夜,3名河南商丘人在南京郊外遇车祸,其中1人受重伤,由于报不出确切位置,警方一时不能赶到,他们只得拼命呼救,但无人响应。危急关头,栖霞一餐馆老板孙阿姨与伙计们开车经过,以最快速度把伤者送到医院。医生说,如果晚9分钟送到,伤者就没命了。

  “从那晚以后,我们再也未见过孙阿姨,后来失去了联系。10年来,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见到南京好人孙阿姨,当面说声谢谢。”昨天,商丘人袁亚峰向现代快报记者讲述了事情经过,希望借助快报,早日找到救命恩人。

  大货车侧翻

  父亲头部重伤

  2001年12月20日,袁亚峰驾驶一辆大货车从杭州拉货至郑州,驾驶室里还坐着他的父亲与表舅。当天晚上11点半左右,大货车行驶至南京栖霞区一座大桥时,由于疲劳驾驶,货车失控,猛烈撞向公路中间的水泥隔离墩,车辆发生侧翻。

  “挡风玻璃碎了,我与表舅身上全是血,手、胳膊、头和脸都被划破,但内脏器官没有受伤。”袁亚峰回忆说,“伤势最重的是我父亲,他被压在驾驶室里面,头部被挤压,血汩汩向外冒。”

  袁亚峰当即报了警,但在陌生的环境下,又是深更半夜,他说不清楚具体位置,无法获得警方的帮助。眼看躺在血泊中的父亲命在旦夕,袁亚峰心急如焚。

  呼救20分钟

  遇到救命恩人

  袁亚峰与表舅站在公路边,大声呼救,可荒凉郊外,附近没有居民,子夜时分,过往车辆也很少。偶尔有经过车辆,司机看到两个血乎乎的男子站在路边招手喊叫,也不敢停车,呼啸而过。

  呼救约20分钟后,一辆普桑轿车与一辆面包车主动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4名男子、1个中年女子。二话没说,那名中年女子就指挥大家先救人。他们撬开变形的货车驾驶室,把已经休克的袁亚峰父亲救出来,直接抬到他们的普桑车上,中年女子招呼几个人立即把伤者送到南京鼓楼医院,随后又联系交警处理侧翻车辆救助的事。她与袁亚峰交换了手机号码,叮嘱说“快送你父亲到医院,有困难给我打电话”。

  再迟9分钟

  伤者性命难保

  “我当时整个人都蒙了,脑子一片空白,浑身都是碎玻璃碴,也感觉不到疼痛了。如果不是孙阿姨他们伸出援手,真不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时的情景,袁亚峰至今仍历历在目。他只模糊记得,那辆普桑是深色的,另一辆可能是金杯面包车。

  由于袁亚峰父亲伤势太重,十分危险,为了节省时间,孙阿姨的伙计开着普桑轿车,风驰电掣,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鼓楼医院。医生说如果再晚9分钟送来,他父亲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到医院后,袁亚峰忙着抢救重伤的父亲,也没来得及询问中年女子的姓名。安排好伤员,送他们来的几个恩人悄悄离开了医院。

  又打来电话

  询问钱够不够

  凌晨3时许,医生正在抢救伤者,袁亚峰又接到指挥救人的中年女子的电话,“你父亲的伤怎么样了,钱够不够,不要担心缺钱,我可以帮你们一把。”袁亚峰连称自己带的钱够了。当得知中年女子仍在车祸现场帮忙处理事故时,他万分感激。第二天,中年女子又打来电话询问袁亚峰父亲的伤情。

  在南京住院治疗了三四天,父亲脱离生命危险后,袁亚峰与家人取得联系,从商丘安排急救车到南京,把父亲接回商丘继续治疗。出院前,袁亚峰与孙阿姨通电话,想见面表达谢意。但孙阿姨称她在外地出差。就这样,袁亚峰和家人匆匆赶回商丘。后来父亲痊愈了,他与表舅的伤也好了,但一直没有再见到孙阿姨。

  她总称人在外地,不让我们过来

  从南京回商丘后,袁亚峰只是与孙阿姨通过电话联系,没有见过面。

  他一次次在电话里说,一定要到南京,当面向孙阿姨表达谢意,但孙阿姨每次都婉拒说,“我人在外地出差,你们不用专门跑一趟了。”

  有时,听说袁亚峰要到南京来等她,她就说在哈尔滨出差,要很久才回南京,不让袁亚峰来南京。

  2002年,袁亚峰与父亲还经常与孙阿姨电话联系,可到了2003年,有一天,孙阿姨的电话突然打不通了。她换了手机,原来的号码不用了,新的号码又没有告诉袁亚峰,从此以后,袁亚峰就与孙阿姨失去了联系。

  “发生车祸那一年,我不到20岁,那时太年轻,不懂事。这些年,随着日子越来越好,一家人和睦美满,想当面感谢南京恩人孙阿姨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这已经成了我们全家人的一块心病。”昨天,袁亚峰深有感触地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她在新港开发区开过小香港饭店

  袁亚峰说,失去联系后,唯一的线索就是知道孙阿姨在南京新港开发区(现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一家饭店,名字叫小香港饭店。前几年,他与父亲专门到南京,找到新港开发区,但饭店已经关门,店面转让给别人了,打听不到孙阿姨人在哪里,也不知道她的联系方式。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在车祸现场见过一面,袁亚峰只留下孙阿姨一点模糊印象。当时她不到40岁年纪,留着披肩发,头发并不太长,身高1.6米多一点,身材不胖也不瘦,说话特别温和,像是南京本地人。

  袁亚峰回忆,当年与孙阿姨一起参与救助的,还有一个姓魏的先生,老魏把父亲送到医院,跑前跑后帮忙联系抢救的事。只记得孙阿姨说过,老魏是她饭店的大师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袁亚峰希望通过媒体找到救命恩人,当面说声谢谢,了却多年的心愿。

  现代快报记者 赵守诚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编辑:孙婧

分享到:

 
  • 新闻贾庆林:两岸虽未统一但领土和主权未分裂
  • 体育奥运-中国男篮不敌西班牙 举重丢2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中消协:某些政府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迟暮岁月:江青晚年骚动的监狱生涯
  • 教育90后不好用成招聘共识 企业吁更忠诚敬业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奥运冠军素颜卖萌 奥运版《复仇者联盟》
  • 尚品啤酒配烧烤的八宗罪 国产最豪华游艇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英国谷仓内发现疑似慈禧所用鱼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