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创新战略看科学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07:30  法制日报 微博

  新华社记者吴晶晶顾瑞珍余晓洁

  当历史的钟摆指向21世纪,经历了二十余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作出了科学的抉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创新的力量在神州大地奔腾释放。创新战略成为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攀升。

  关键时期,历史选择——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神州大地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集结号”

  2012年6月,注定被历史铭记。神九飞天,蛟龙探海,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科技发展的成就,让国人自豪,令世界惊叹。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十年走完了国外同类型潜水器近60年的发展历程;同样是十年磨砺,中国航天真正实现了“载人”飞行,完成了从首次载人、多人多天、空间出舱到空间交会对接的历史跨越。

  这十年,是极不平凡的十年——党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逐步形成共识,不断凝聚合力,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十年来,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和地方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创新的难题;

  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到广大企业,纷纷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部署,力争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抢占未来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大型飞机、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科技专项逐一实施……

  今年7月,神州大地再次响彻创新的号角声——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

  探索机制,激发活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自主创新步履铿锵

  小小一支圆珠笔,再寻常不过。但少有人知,过去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

  为了圆珠笔安上“中国珠芯”,我国专门启动科技支撑项目,到2014年实现笔类产品核心技术国产化。

  制笔行业只是一个缩影。为了解决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等深层次问题,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在这个体系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各地各部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启动,大力营造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各地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带动一大批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半导体照明等数十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集聚行业龙头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克产业关键技术……

  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创新活力被更加充分地激发出来:

  ——科研产出大幅增长,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七位,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7.2万件,居世界第三;

  ——全社会研发经费不断加大,2011年达到86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居世界第三位;

  ——知识创新成果丰硕,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逐步形成,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基因测序等一批科技重点项目佳音频传;

  ——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支撑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创新战略引领中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身处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工业园区,是跨国公司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开发区之一,面临发展空间、环境容量等问题。

  2006年,对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纳米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经过几年发展,园区形成了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聚集相关企业100多家。

  推动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危机提出的要求,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之策。

  2008年,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市启动了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42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带动了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为代表,88家国家高新区也成为走创新驱动道路的先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药丸大小的胶囊内窥镜机器人,只需口服就能轻松进入患者肠道,它的“旅行记录”将为医生详细了解消化道内的各种病变提供依据。

  创新点亮了中国改善民生之路。从数字电视到半导体照明,从重大新药创制到食品安全,从高速铁路到智能交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给人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中国男篮不敌西班牙 举重丢2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中消协:某些政府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迟暮岁月:江青晚年骚动的监狱生涯
  • 教育90后不好用成招聘共识 企业吁更忠诚敬业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奥运冠军素颜卖萌 奥运版《复仇者联盟》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香槟:男人的“春药”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英国谷仓内发现疑似慈禧所用鱼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