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蚌埠信心:经济增速12.8%的“含金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09:26  中安在线 微博

  编者按

  蚌埠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蚌埠市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继续前移。如何正确认识和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积极主动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今起推出系列观察《年中经济怎么看》。

  2012年已经过半。这半年,对于宏观经济的表述,多是“复杂严峻”、“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放缓”盘旋在我们耳边。蚌埠发展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

  上周,蚌埠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GDP增长12.8%,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财政收入月均入库创下历史新高;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量创历史最好水平;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严峻挑战前,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环境变化中,蚌埠在“弯道”加速超车。

   发展速度提振蚌埠信心

  据市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5%,居全省第三;二产增加值增长16.7%,居全省第三;三产增加值增长10.6%,跃居全省第一。

  “市委、市政府见事早、行动快,科学准确研判形势,果断出台有力措施,对蚌埠市经济在困难中实现较快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发改委主任黄静认为,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快于全省、皖北领先”的特点,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在全省位次前移的态势更清晰更稳定。

  从三大需求看:前六个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64亿元,居全省第五、皖北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2.7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七、皖北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5.92亿美元,总量与增速居皖北“双第一”。

  从三大收入看: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89.9亿元,超2009年全年13.1亿元,居全省第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七、第六。

  尤为可喜的是,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GDP增长情况看,蚌埠市超全省平均水平的幅度逐步拉大。2011年GDP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上半年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这也是五年来蚌埠市首次在上半年实现GDP增速高于全省。

  “安徽好于全国,蚌埠好于全省。”市统计局局长汤春义分析说,在宏观经济持续单边下行的背景下,蚌埠市保持较快经济增速,其中新增项目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

  全球市场低迷、宏观调控压力、要素价格上涨、环境约束更强……逆境中,这份沉甸甸的年中“成绩单”,为蚌埠昂首迈向美好幸福的皖北中心城市增添了更多信心和激情。

   发展质量验证蚌埠恒心

  驱车沿东海大道行进,万达广场、百乐门、滨湖新区、大学科技园、台玻产业园、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大块头”项目几乎一字排开,尽情释放着蚌埠发展的热度。

  这,只是观察蚌埠经济的一个局部。

  从市区到县域,密布的项目工地,承载着一个又一个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结构的优化靠速度,速度的背后是项目。”汤春义分析,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也充分证明多年坚持工业强市、招商引资战略的成果正加速释放。

  综观上半年不难发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蚌埠市转型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市实现战略新兴产业产值154亿元,居全省第四;农村土地流转达67万亩,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蚌埠市;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万达广场、海吉星、大明文化产业园等六十余个在建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与市区“调整结构”相辉映,三县“做大总量”成为一大亮点。据统计,三县上半年实现GDP193.69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此外,三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投资分别高于全市13.7、11.1、0.2和41.8个百分点。

  “一个城市的资源相对有限,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蚌埠市资源配置的方向更加明晰。”黄静认为,无论是发展首位电子信息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还是推动土地流转、征迁拆违等,都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推动要素集聚,持之以恒追求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

   发展保障彰显蚌埠决心

  “寒流”袭来,日益融入区域和全球经济的蚌埠,难以独善其身。

  市场冷暖,企业感受最深。贷款难、融资难、销售难、招工难……成为蚌埠市很多企业难以逾越的坎。

  力达公司是蚌埠工业园内一家大型工业机械生产企业,年初时,总经理刘红鹰曾一度为资金和市场而苦闷。在淮上区政府帮助下,企业与省投资发展公司“结亲”,同时通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措施,逐步走上平稳发展轨道;和平乳业厂区整体搬迁至城南新区,技术改造面临资金短缺。蚌山区政府送来及时雨,协调融资1500万元,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固镇县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出台专门政策,各乡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台账,先后举办近20场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储备充足用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走过上半年,很多企业都切身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雪中送炭”的温暖和力量。

  无论是年初市“两会”,还是4月下旬召开的县区观摩座谈暨工作推进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对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作出科学分析,更传递出明确而坚定的信号,要着重抓好对实体经济的帮扶、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抓好项目投资、抓好县域经济,增强工作主动性,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强化对企帮扶、启动困难企业认定、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撑作用……蚌埠市密集打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组合拳”,对症下药、发力精准,含金量高、政策效应明显。上半年,全市供应土地179宗,面积11739.7亩,同比增长113.32%,供应总量全省领先;贷款投放高速增长,单月贷款增速保持25%以上的高增速。新增贷款79.78亿元,居全省第4,创历史最好水平。“土地供应和新增贷款的大幅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汤春义说,这是市委、市政府保障企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

  2012年已经过半,成绩令人欣喜。

  2012年所剩不足一半,“宏观经济延续下行态势”、“制约经济快速发展因素仍然突出”等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化解,全年目标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行胜于言,关键在干,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目标、干字当头,提高标杆,鼓劲加压,以“我能我行我成功”的激情锐气突破瓶颈,以“弯道超车”的智慧勇气捕捉机遇,以城市的发展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以在全省的争先进位让蚌埠更有尊严。(叶琦 彭旖旎)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中国男篮不敌西班牙 举重丢2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中消协:某些政府部门纵容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迟暮岁月:江青晚年骚动的监狱生涯
  • 教育90后不好用成招聘共识 企业吁更忠诚敬业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香槟:男人的“春药”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