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洪绶:明三百年无此笔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13:26  新闻晚报

  明末清初,那些事儿已被历史的长河里带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时的人与事几乎都消失在时光隧道,没有消失的也只在史书上留有些许痕迹。

  陈洪绶,明末清初的一位以人物为主的大画家,三百多年过去了,他的艺术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至今耳熟能详。人们喜闻乐见的,如戴敦邦的水浒人物、傅抱石的屈原等,原型都来自于陈洪绶的作品。传世的、出土的大量青花瓷器,也有很多都带着他的画风。

  晋唐之时中国人物画盛极一时,以后逐渐式微,是陈洪绶让这个画种重新获得了辉煌,甚至超越了晋唐。陈洪绶的人物画成就至今无人企及,只能仰视。

  陈洪绶的作品,只要是真迹,一旦在拍卖会上出现就会成为竞价的焦点。

  4岁时,白壁作画

  陈洪绶有着传奇的一生,故事很多,“白壁作画”是众多传说之一,盛传不衰。

  公元1602年,陈洪绶年仅4岁。一天,他来到了以后成为他老丈人的私塾老师家。见老师家有一面刚粉刷好的雪白的墙,一时手痒,便爬上桌椅画成了一幅高大威武、栩栩如生的关公像。小伙伴见状,怕被骂,吓得大哭。这时私塾老师恰巧回家,见了墙上的关公,丝毫不怪罪,反对陈洪绶的画技大为赞叹,还对关公像虔诚地顶礼膜拜。

  从此,这间房连同整个院落成了私塾老师的家庙,专门祭拜关公。上课与生活就搬到了另外的院落。

  9岁时,师承蓝瑛

  岁月匆匆,转眼到了1607年,这一年,陈洪绶的父亲去世。病重时,父亲将好友,著名画家蓝瑛请到了家里,从此蓝瑛成了陈洪绶的绘画老师。那年陈洪绶9岁。

  不久,蓝瑛便发现陈洪绶的绘画技艺超越了自己。蓝瑛叹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 ”蓝瑛认为这个孩子的绘画技艺简直就是上天授予的,深深地自叹不如,从此不再画人物而专攻山水。其实,陈洪绶人物出色,山水、花鸟同样十分了得。

  鉴赏,难以名状的美

  综观陈洪绶笔下的人物,体格一般颇为高大,面部表情神形兼备。衣纹清晰流畅,布面有花纹。人物线条有粗有细、或刚或柔,视人物需要而变化。人称“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其实何止三百年,他的笔墨已经超越晋唐,至今无人企及。

  陈洪绶的作品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总能读出很多情趣、很多气韵,能够感知纸上的生命力,向读者诉说着鲜活的故事。

  中国画讲究笔墨,站在陈洪绶的作品前,往往会忘了欣赏笔墨的轻重缓急、干湿浓淡。有的只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参透什么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炉火纯青。

  书画同源,书法是绘画的基础。陈洪绶的书法也同样了得。从大师的书法作品或绘画上的题字可以读出作者愉悦恬静的心态,几乎每一个字都传递着轻松与欢跃。可以想象作者当时愉悦的心情,书法带来的最甜美适畅的享受。

  经后人的深入研究发现,陈洪绶写字时运用的是一种最佳执笔方式,即中锋运行、回藏提按,顿挫绞衄。

  版画,作品多且优秀

  在绘画界,提起版画便不得不提陈洪绶,业界将他视为版画的鼻祖。

  陈洪绶传世的“版画”作品多且优秀,如《九歌图》、《西厢记》、《鸳鸯冢》、《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传世量大,至今向我们传达着悲壮、甜蜜、豪放和悠远。

  中国的版画起步较晚,五四运动后方才从西方传入。生活在400年前明清之际的陈洪绶怎么与版画沾上了边?其实,所谓的陈洪绶版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版画,而只是匠人将画家的作品作为母本刻于板上,再进行大批量的印刷而已。放到如今,每一件大师的作品都是宝物,即使版画也非常值得收藏。

  (艺术品鉴定师顾乐渠)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中国男篮不敌西班牙 举重双败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北大清华回应大幅扩招偏袒属地生源质疑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