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子微博公布他人隐私被判登报道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16:19  龙虎网

  龙虎网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伴随着微博等新型传播方式的普及,道德约束难遏侵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近日,备受关注的江西微博侵权第一案在江西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

  这起案件发生在2011年12月,当时抚州市临川区的市民吴某因为在微博上的一篇文章和被告杨某在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口水仗,被告在微博上对吴某进行人身攻击并公布了他真实单位、姓名和手机号,并且将一些包含损毁内容的文字发到吴某单位官方官网和领导和同事的微博上。

  今年3月16日,抚州临川区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一审判决,判定被告杨某停止对吴某的侵害行为,删除微博上的一些有害评论和吴某的真实信息,在微博首页上刊登道歉信并链接到原告单位的官方微博上,但是由于受害人吴某无法接受判决中的道歉方式遂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了上诉。

  由于在当时判决中,对原被告的调解不成功,抚州中级法院在本月24日进行二审判决,在二审法庭上,双方当事人对是否侵权并没有提出异议,主要围绕侵权后如何消除影响进行辩论。

  一审时吴某提出要求杨某在报纸上发布道歉声明,法院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原告吴某认为这属于事实原因错误,此外杨某侵权时联系吴某同学、同事的微博以及单位的官方微博,已经在不特定对象和范围散发了影响。一审判决杨某在微博上发布道歉信效果上等于写一篇透明的个人日记,不足以消除侵权事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原告吴某请求法院改判杨某在报纸上发布道歉声明。

  但是被告杨某则认为他只是将骂人的话链接到省内一份报纸的官方微博上,并非实体报纸,且没有在吴某单位披露其隐私或对其进行侮辱等名誉等人身攻击,他的道歉为也只应该在该报官方微博上,不需要在报纸上发表道歉声明。本案中侵权范围仅局限于网络,微博是一个载体,所以被告认为道歉范围应该仅限于网络。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杨某侵权行为给吴某造成的影响已经从网络发展到现实生活当中,原判决不足以对吴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所以二审判定被告杨某于判决之日生效起7日内在报纸上刊登道歉声明。(江西台记者刘剑)

  来源:中国广播网编辑:薛珊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中国男篮不敌西班牙 举重双败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伦敦奥运副刊 “脱衣裸考”教师似被冤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北大清华回应大幅扩招偏袒属地生源质疑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