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打工者:不知高温津贴是何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19:43  北方新报 微博
部分打工者:不知高温津贴是何物?

  烈日下工作

部分打工者:不知高温津贴是何物?

  喝口水

部分打工者:不知高温津贴是何物?

  擦把汗再干

  文/本报记者李国萍高佳实习生宋超摄影/本报记者王磊

  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夏天则更为煎熬,而《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出台为炎炎夏日里的劳动者送去一丝清凉,但是记者通过连日的调查采访发现,新办法实施1个月了,首府的高温津贴还是雾里看花。

  采访内容:《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落实情况

  采访对象:建筑工人、自治区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任于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高处长

  采访地点:呼和浩特市

  语录:

  我今年40多岁了,年龄大,又没有什么文化,能找到这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敢伸手向老板讨要高温津贴?

  ——建筑工人王华

  只要我区相关部门制定了新的执行标准,我们工会组织有权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自治区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任于爱

  由于我区高温天气不多,而且制定高温津贴涉及部门较多,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还将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与气象等相关部门协商研究制定高温津贴标准,预计明年才能制定出来。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高处长

  (小标题1)【调查】建筑工人:汗水湿透衣衫

  7月18日是入伏第一天,当日中午,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路的一处建筑工地,42岁的架子工张润生正蹲在近5米深的基坑里搭脚手架。他站在脚手架上,手握扳手认真地拧着螺丝,蓝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湿透。张润生告诉记者,由于这几天气温特别高,调整了作息时间,他们这些一线员工每天中午11时休息,下午3时上班。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的几处建筑工地,情况大都一样,不少建筑工人都在脖子上围一条湿毛巾,既擦汗又降温。

  (小标题2)【调查】环卫工人:怕晒伤全副武装

  烈日下,车辆来来往往行驶在街道上,头戴遮阳帽、肩搭湿毛巾、身着工作服的环卫工人顶着炎炎烈日,不停地穿梭在车流中,捡拾着街道上的垃圾。

  张春玲今年60岁,是赛罕区前巧报村的村民,年轻时以种地为生,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村里的农田变作了高楼,而她由于年龄大了,重活干不了,便应聘当了一名环卫工人。她每天工作7小时,5~12时或者12~19时,负责公务员小区周边路段的日常保洁。面对30多摄氏度的高温,张春玲和其他环卫工人一样,必须全副武装才能上岗。她说:“天热也得穿厚衣服,否则长时间在烈日下工作,皮肤会晒伤,另外,为了安全,天气再热我们也要穿工作服。”

  (小标题3)【调查】公交司机:工作在“桑拿房”

  进入夏季,公交车便变成了“桑拿房”。记者在53路公交车上见到陈师傅时,他虽然大汗淋漓,但还是认真地驾驶着车辆。

  公交车行驶20分钟后,记者看了看手中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9摄氏度,室外温度30摄氏度。

  为了乘客的安全,陈师傅只能趁着进站停车时端起水杯喝口水,再用毛巾擦擦汗。陈师傅说:“开公交车,夏天最遭罪,外面到了30度,车里就能达到40度。虽然每个车上都有风扇,但是司机们也都不敢常开,怕吹成关节炎。”

  记者了解到,虽然天气热,公交司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喝水,因为如厕也是个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今年33岁的公交司机王毛毛。她告诉记者:“因为驾驶座旁边就是发动机,所以司机位置的温度特别高,出汗多就会口渴,不喝水肯定会中暑,但是又不敢敞开喝,一趟线下来最快也得1个多小时,怕上厕所。那种又热又渴的感觉真不好受,每天晚上看到天气预报第二天温度高就会发愁。”王毛毛穿着打扮很时尚,但她告诉记者,她都不敢化妆,因为出汗太多,上车不到20分钟,妆就会花了。

  (小标题4)【误区】调查显示:以为茶叶白糖就是高温津贴

  根据新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各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然而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新规虽然出台并施行,但一些接受高温“烤”验的劳动者对此却毫不知情,高温津贴依然是镜中月、水中花。

  在金桥开发区一建筑工地,当记者问工人们是否知道高温津贴时,干了10多年瓦工的魏建国师傅笑着说:“干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高温津贴。要赶工期,天热也一样得加班加点。”旁边的工友也都摇头表示不知道。记者又与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王海取得联系,王海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市区送快件。王海说:“我干快递两年多了,很多时候都是趁中午人家家里有人去送,天热也是照送不误,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高温津贴,公司顶多会发一些茶叶、药品。”

  采访中,许多快递员、公交司机、环卫工人都表示不知道高温津贴,她们认为茶叶、白糖、防暑药等就是高温津贴。

  (小标题5)【矛盾】随机采访:怕被炒不敢讨要

  高温津贴由52年前的“指导性意见”变成现在的“强制性规定”,但是许多人担心这一利好规定能不能落到实处。“你就职的企业不给发高温津贴,你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向企业讨要吗?”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就这一问题随机询问了20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他们中,只有4位表示会视补贴标准的金额向企业讨要,其他16位均表示不会向企业讨要。在建筑工地当瓦工的王华告诉记者:“我今年40多岁了,年龄大,又没有什么文化,能找到这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敢伸手向老板讨要高温津贴?”随后,记者了解到,在首府建筑工地工作的工人,夏天和冬天工资基本不变。

  (小标题6)【法规】新办法保护劳动者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新办法呈现4个亮点。

  亮点一:高温条件下对劳动禁忌标定了清晰界线。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亮点二:扩大了保护范围。52年前的“暂行办法”仅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而新办法则将范围扩大到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亮点三:用人单位必须在发放工资时将高温津贴单独列项明示。新办法规定,将劳动者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亮点四:明确监管部门职能。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包括在发现违法行为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拒不改正的,工会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小标题7)【措施】自治区总工会:监督高温防暑执行情况

  6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并确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连日来,记者先后联系了相关部门,咨询该办法在我区的具体执行情况,但得到的答复均为,没有接到相关文件或通知。7月20日,记者见到了自治区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任于爱,据任部长介绍,每年工会都会按照惯例通知各个部门单位做好员工的高温防暑工作,并监督这些部门的具体执行情况。“此次修订的暂行办法更加全面、可操作性更强,不过我区的高温天气不是太严重,很多时候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所以矛盾不是太突出。”任部长说。

  任部长还表示:“只要我区相关部门制定了新的执行标准,我们工会组织有权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如果时机成熟,工会组织还可以代表劳动者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者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如果出现因单位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暑降温工作,而导致员工权益受到损害,员工可以找单位工会反映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还可以向上一级工会反映,以维护自身权益。

  (小标题8)【希望】内蒙古高温补贴标准预计明年出炉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我区的高温津贴标准是多少,将按什么方式发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高处长,他告诉记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关于《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文件刚刚下发,该部门正在详细了解文件具体规定。“我国南方一些高温天气较多的城市已经率先制定出高温津贴标准,并且开始执行。但是,由于我区高温天气不多,而且制定高温津贴涉及部门较多,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还将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与气象等相关部门协商研究制定高温津贴标准,预计得明年才能制定出来。”高处长对记者说。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中国男篮不敌西班牙 举重双败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游学成“疯”: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