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虐兔炼胆量”混淆了勇敢与暴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00:34  红网

  一位网友在小区里溜达时,看见一个小孩用手掐、用拳头打小兔子,很是残忍。之后得知原来是孩子母亲觉得儿子胆子太小,就想到用这种虐待兔子方法来锻炼其的胆量。(7月30日《楚天都市报》)

  除此之外,记者进行调查,发现有让孩子“虐待”金鱼练胆量的,去游乐场看“妖魔鬼怪”、“与狼同笼”等令人咂舌的练胆量法,甚至还有让孩子站在摩托车踏板上,自己驾车“东摇西晃”四处穿梭来“锻炼”孩子的。

  无可非议的是,我国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而据统计,70%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胆怯症:害怕陌生人,遇事感到恐惧,在公共场合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

  笔者认为,这与独生子女家庭的“温室”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独生子女一般享受着家庭给予的最大呵护,家长们过分保护孩子,以及由于过分担忧,经常释放一些外面世界危险的讯号。孩子长时间接受这种环境的心理暗示,很容易产生一种对于家庭的依赖心理。家长责怪孩子胆子小,殊不知这“果”的“因”还要追溯到自己的身上。

  然而,家长们却不试图改变一下教育的环境,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却通过一系列的匪夷所思的方式试图投机取巧。想通过虐待一下小兔子,小金鱼,“与狼同笼”等方法一步到位地培养孩子的胆量,这不仅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更是一种把孩子往畸形发展的道路上推的表现。

  或许家长的本意是好的:孩子必须从小培养胆量,不然以后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但是我们来看看这个教育方式的后果:据记者调查,上述孩子的胆量最后真的变大了,但是却喜欢与别的小朋友打架斗殴。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或者说过犹不及。家长们千方百计想培养孩子的胆量,却一下子演化成暴力。

  笔者认为,家长们的误区在于把胆量与暴力混为一谈,而其本意应该是想让孩子变得勇敢。勇敢与暴力都与胆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看似一步之遥却相距十万八千里。勇敢是一种良好的品质,需要从小慢慢培养,而暴力是一种走极端的心理的变态。家长们,不要企图用成人的思维想当然地去改变孩子,毕竟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不从源头上找问题,恐怕会让您的孩子畸形发展。

  别用这样的“胆量”来炼您的孩子,不然,孩子的未来恐怕要因为您的“好心”而早早葬送。

  [稿源:红网]

  [作者:吴学文]

  [编辑:王俞]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李雪英女举破纪录夺中国第8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游学成“疯”: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