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景区里的别墅 何时才能消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02:40  山西新闻网

  在风景秀美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有着严格的规划限制和保护规定。然而就在这个砍一棵树都必须审批的地方,竟有开发商兴建起有产权的别墅来,陆续获得庐山管理局相关部门发放的预售许可证,公然对个人销售。(据7月30日《中国青年报》)浙江金华市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内,正在违规兴建一个金华迄今占地最大的纯别墅项目,项目总规划用地约为360亩。(据7月30日《现代金报》)

  在风景名胜区建别墅,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但这些年来,风景区的“别墅经济”却一直都没有消停过——诸多房地产商争相在名山景区大兴土木,建别墅群。比如香山、泰山、白云山、洱海等许多风景名胜之地,都在或已经沦为富人的后花园,就连故宫建福宫都曾经一度摇身变成富豪会所。

  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具有天然的公共属性。公共资源被商业开发成利益卖点,沦为资本力量专享的高级消费品,远不是制度威严被践踏和公共利益被侵占那么简单。令人痛心的地方在于,资源的被掠夺性开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就算是马上对景区在建别墅进行叫停,已经产生的生态系统伤害也很难恢复原貌,其人文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的无形戕害更是不可逆转。这种损失,将是景区的不可承受之重。

  明显违规的商业开发,却总是屡禁不止,其根本因素并不复杂:资本通过财富转移,发挥出巨大的“魔力”,被公共资源的管理者所青睐。资本的欲望与逐利的公权一拍即合,资本的渗透力量固然惊人,公权伦理的功利和冲动更令人触目惊心。景区建别墅,大抵也是一场公地悲剧——隐喻着公权在公地上的过度放牧。

  景区成了任权力和资本打扮的小姑娘。或者说是一团橡皮泥,在公共资源管理者和资本力量的合谋下随意揉捏。如此种种,除了监管不力的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实质性的有效的公共监督。

  事实上,以庐山的“产权别墅”为例来说,“在砍一棵树都必须审批的庐山”,为什么能够顺利立项?这种项目有没有经过文物部门、文化部门以及人大的审批审议和公共讨论?怎么能说开发就开发?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在涉及公共景区开发的权力决策上不能引入公共监督,景区里的别墅只能是摁下葫芦瓢起来。

  □陈一舟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发改委建议铁道部资产变现筹资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游学成“疯”: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体坛最红情侣档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