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庚子年,最是仓皇辞庙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03:0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庚子年,最是仓皇辞庙日

即将进攻北京城的八国联军 翻拍图片

  “慈禧回銮·黄龙旗下的过客”系列之

  1

  □记者 朱金中 实习生 姚晨雨 文图

  引子

  PREFACE

  1900年,对于大清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慌乱。

  席卷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直隶)数省的义和团运动尚未平息,八国联军就在大沽口登陆,之后很快长驱直入,进逼北京城,整个直隶处于惶恐之中。

  8月17日清晨,大雨如注。

  直隶怀来县知县吴永扫了一眼刚刚送来的一张横单(类似于今天以政府文件名义开出的清单)。横单是一张粗糙的纸张,没有封面,也没有底章,皱巴巴的,让人难以相信出自延庆州知州秦奎良的笔下。吴永和幕僚仔细辨别了上面印章的真伪,认定这可能是秦奎良仓促之间下的。

  横单的内容很简单,上面写着“皇太后、皇上:满汉全席一桌;奕劻、载泽、载澜等王公贝勒,刚毅等军机大臣各一品锅;随驾官员军兵,不知多少,应多备食物粮草。”

  怀来县本是“京绥孔道”,但近年饱受战火蹂躏,所辖驿站原本物资不多,吴永几经周折,大力张罗,又搞来了不少食物粮草。

  雨越下越大。

  陆续有官员军兵到城外驿站,打前哨。吴永率领县城大小官吏,跪在驿站外,恭迎两宫銮驾。

  上午11时,太监总管李莲英的心腹崔玉桂喊:“谁是知县?上边叫起。”吴永提心吊胆地跟着崔玉桂走进正房。屋内右首椅子上坐着一个老太太,穿着汉人的粗布衣服,梳着汉人的发髻。吴永抬起头来,目瞪口呆:是统治了大清国数十年的慈禧太后!

  慈禧问及吴永姓名等,得知县城已预备下供应后居然放声大哭:“予与皇帝连日历行数百里,竟不见一百姓,官吏更绝迹无睹。我不料大局坏到如此。”

  慈禧的痛哭不是没有原因的,久居深宫的她哪儿受过如此苦难。据慈禧亲口说,途中“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秸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

  自比“乡姥姥”的慈禧已经两日没有吃饭,当得知吴永带来一锅小米绿豆粥后,大喜过望,忙下令呈上来与光绪分享。

  一直坐在左边椅子上的光绪身穿“半旧元色细行湖绉绵袍,宽襟大袖,上无外褂,腰无束带,发长至逾寸,蓬首垢面,憔悴已极”。吴永连忙下跪叩头,光绪如同木偶般不说话,脸上毫无表情。

  太监们很快端上了小米粥,仓促之间,竟然找不到筷子。幸亏吴永随身携带有小刀牙筷,赶紧呈进给慈禧。慈禧将筷子折为两节,与光绪分用。

  退到屋外等候的吴永,“俄闻内中争饮豆粥,唼喋有声,似得之甚甘者”。

  一国之主,狼狈竟然至此。

  慈禧压根不信“刀枪不入”

  吃完了“忆苦思甜饭”的慈禧烟瘾发作,到处找纸吹(用易于引火的纸搓成细纸卷,点着后一吹即燃)。仓促间,吴永从身上找出几张旧纸,到西厢房“自行搓卷”。好不容易才搓好五支,供慈禧享用。

  老佛爷过完烟瘾后,“神态似觉稍闲整”,亲切地找吴永拉起了家常,说:“此行匆促,竟未携带衣服,颇感寒冷,能否设法预备?”吴永回答自己母亲去世前尚遗留几件女装,“恐粗陋不足用”。谁知慈禧一点儿也不嫌弃这是死人的遗物,反而要求越多越好:“能暖体即可。但皇帝衣亦单薄,格格们皆只随身一衣,能为多备几件尤佳。”

  当年垂帘听政、掌控大清国数十年的慈禧如何到了这等悲催的地步?近代史上,中国不要说对英法这样的传统列强屡战屡败,甲午一战,更惨败于蕞尔小邦日本。难道慈禧的脑袋被驴踢了吗?敢于向西方十一国宣战?

  有种说法是义和团“刀枪不入”,能抵抗洋枪洋炮,昏庸的慈禧信以为真,愚昧地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乱力怪神”上。

  其实,慈禧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什么世面没见过?何况“洋务运动”搞了多年,这点常识还是有的。慈禧亲口对吴永讲述了她对刀枪不入的怀疑:“人人都说拳匪是义民,怎样的有纪律、有法术……我瞧着不像个事儿,心下早明白,他们是不中用的,靠不住的。”

  慈禧自己打心底不相信所谓“刀枪不入”,之所以铤而走险要与西方列强宣战,真正的原因,慈禧透了底:“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戊戌变法失败后,西方列强一直对希望通过改革把大清国带进“文明国家”行列的光绪皇帝很有好感。一时间,在西方国家的媒体上,光绪被描绘成改革派,而慈禧是老旧的保守派。现在保守派不仅囚禁了光绪,甚至威胁要废掉光绪,这让西方国家感到不满,几度干涉废立之事,甚至提出要慈禧归政于光绪,这才是慈禧恼羞成怒与西方各国翻脸的真正原因。

  随着甲午战败、李鸿章下野、洋务派逐渐淡出中枢,慈禧可以依靠的大臣就剩下只知“纲常伦教”的刚毅、赵舒翘等人,这些人不仅对近代国际局势一无所知,而且愚昧到对义和团的“威力”非常赞赏,而那些能直接影响慈禧判断的皇亲国戚们,不少人干脆加入了义和团。

  慈禧回忆说:“载澜等一班人,也都学了他们(指义和团民)的装束,短衣窄袖,腰里束上红布,气势汹汹,呼呼跳跳,好像狂醉一般,全改了平日间的样子。载滢有一次居然同我抬杠,险些儿把御案都掀翻过来。”

  在朝廷内外近乎一片狂热的氛围下,“乌合蚁附,群势已成,虽禁遏亦已不及”,慈禧只能选择把国势押上去,赌一把,以打消洋人让自己归政光绪的念头,但不幸的是,她赌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深夜慈禧急忙逃出京城

  1900年5月28日,驻华西方各国公使举行会议,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联合出兵北京。

  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慈禧有所让步,并在6月15日通过军机处下谕旨,令在任两广总督李鸿章及山东巡抚袁世凯迅速入京。

  6月17日,慈禧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西方各国罢兵的条件之一是慈禧必须归政于光绪——对于这一点,史学界目前尚有疑问,很多史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朝廷内倚重义和团的强硬派为了自身利益传递给慈禧的假消息。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当慈禧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慈禧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权力——慈禧的态度立刻做出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匈帝国等十一国同时宣战。

  这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带来的是恶果。

  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8月4日,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沿途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

  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抵达北京城外,经过两天的战斗,于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至8月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

  “刀枪不入”挡不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坐而论道的朝廷重臣也只会“临难一死报君王”,绿营、旗营转瞬之间土崩瓦解,8月15日晚,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各城门后,朝廷重臣、皇亲国戚都忙着各自逃命,深宫中的慈禧还被蒙在鼓里,对外面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慈禧在宫中听到枪弹响,一开始以为是猫叫,“这声音全像猫儿叫,‘喵’。我正疑心哪里有许多的猫儿,那时正在梳妆,又听着‘喵’一声,一个枪弹从窗格子飞进来。那弹子落地跳滚,仔细认着明白,方才骇异。”慈禧大惊失色,赶忙派人找光绪,准备出逃。

  光绪当时还在某个殿里上香,戴着红缨帽子和补服,一听慈禧说洋兵到了,也吓得六神无主。慈禧让光绪“千手百脚地把朝珠、缨帽胡乱抛弃,一面扯卸了外褂,换了长袍”,自己也“改换了下人的装束”。

  这娘俩“踉踉跄跄”出了宫殿,一直跑到紫禁城后门外。

  慈禧和光绪跑出紫禁城,正好拦下一辆骡车,一打听,才知道是载澜雇的车子,慈禧和光绪跳上骡车,忙不迭往城外跑。

  一直到了德胜门,一些太监、宫女、大臣和皇亲国戚们才凑到一起。慈禧就带着这些人出德胜门,往西狂奔。

  由于只顾着逃命,慈禧一行人除了随身穿着,什么也没带,一路上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到了怀来县,才算稍稍喘口气。

  对于怀来知县吴永的接驾,慈禧非常满意,任命其为前路粮台会办,随驾西行。

  吴永随着慈禧一路继续西行,沿途所见,异常悲惨。“途经村落数处,不见一人。道旁民舍,皆为溃兵游匪毁坏,门窗户壁,几无一家完整,甚有被宰鸡豕尚未烹食者,纵横地上,为鸦犬争食。荒凉惨淡,目不忍睹”。

  而造成这一悲惨局面的慈禧,正满意于“咱们今日总算到了地头了”——到怀来后,慈禧基本结束了苦日子,虽然此后沿途的生活并没有宫中那样惬意,但各地官员都尽其所能招待安顿,还算衣食无忧。

  由于八国联军并未放弃追击,慈禧一行一直往西跑。这一路经天镇县入山西境,又从太原至风陵渡过黄河,经潼关入陕西境,10月26日,在经过72天的奔波后,终于到达最后的落脚点:西安。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游学成“疯”: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