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宣传部长周恩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03:49  北京日报

  圆脸,大眼,虎背熊腰。说是个武装部长,严丝合缝,可偏偏是个宣传部长,怎么看,怎么不像。

  不像宣传部长的周恩义,颇有些传说。

  一次,路上看见几个小青年围殴一个孩子,孩子满脸是血,他们还是打,路人无一敢言。周恩义一步冲进去,把孩子护在身后。打人的冲着周恩义挥拳而来,周恩义大手一抓,胳膊一别,一脚踹去,那小子趴在了地下。其余的人,面面相觑,落荒而逃。

  别人有难,自己要是躲了,一辈子都睡不着觉——周恩义就这脾气,年纪大了还是改不了。

  创建文明城市,周恩义发现繁荣社区堆了二层楼高的垃圾。他当夜叫来环卫工人和铲车、运输车,带着宣传部的同志,抄起铁锹,打着手电,挥汗如雨干了一个通宵,搬走了垃圾山,搬来了社区居民放鞭炮的喝彩。

  有人说,这也不是宣传部该管的事儿啊!周恩义说:“给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就是最好的宣传。”

  今年63岁的周恩义,退休前是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干了几十年宣传思想工作,爱管“闲事”出了名。

  1994年冬天,听说裴家村村民大米卖不出去,周恩义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顶着寒风跑到邮局,连发9封电报,向过去当兵时的老战友求援。不到一个星期,24万斤大米一销而空,每斤比盘锦市场价还高出两分钱。这年,村民过年串门子念叨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周恩义”。

  周恩义一提这事就“嘿嘿”乐,头一低,眉眼都挤到了一块儿,像个得了表扬暗自开心的孩子。他可不觉得这是“闲事”:“搞宣传不能空对空。群众认可你办的事,才认可你这个人;认可你这个人,才听你说的话。”

  讲党课,光说大道理没人爱听。用周恩义的话说:“手里没有米,叫鸡都不来。”

  他讲课,从来不用稿,净是大实话,从党的方针政策讲到田间地头,抽象的政治理论让他讲得通俗易懂。党员听得入迷,群众也来听。有的妇女抱着孩子来听。人太多,屋里坐不下,院外接个大喇叭听。这个村听过了,追到下个村再听一遍。今年听完了,来年村民又问:周部长啥时候开讲啊?

  他还常说:“要让党员带头富,宣传部有责任帮着选好路。”

  城市快速发展,兴海街道赵家村成了“城中村”,村民拿了征地补偿,却不知道怎么花。赌钱的,吃喝玩乐的,喝大了打架闹事的,一团糟。周恩义主动给这个村当“参谋长”,出了三招儿:发展路边经济带,引领农民包商网,转移剩余劳动力。今天听来没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却是语出惊人。在他的帮助下,赵家村成为盘锦市第一个亿元村。

  得了这么大实惠,村民们当然想对恩人“表示一下”。可是,周恩义连他们一顿饭都不吃。一次次地请,一次次请不来,村民们相传:“这真是个‘只帮忙不添乱,光干活不吃饭’的好干部!”

  福德汇是一家私营餐饮企业,周恩义帮他们建立了现代企业文化和思想管理体系,企业迅速发展。总经理辛亚萍说:“他就像帮我们扣衣服扣子,第一个扣子扣正了,下边的扣子就扣齐了。”她知道周恩义从不收礼,就给周恩义老伴买了件衣服。谁知,这件衣服送了7年,至今还没送出去。

  周恩义是“大好人”,却不是“老好人”。他向来有话直说,从不掖着藏着,哪怕是对顶头上司。

  有一回,小范围会议上研究一份任职名单。周恩义当场就对领导说:“你这不对,没有走民主程序。”领导说:“怕泄密。”周恩义说:“泄密还是你不对,那是因为你没有教育好干部。”领导向他道歉,顺便悄声说:“给我留点面子吧,当着这么多人。”周恩义又“嘿嘿”乐了。

  周恩义爱笑,也爱哭,他可不是个“淡定”人。

  兴海街道原武装部长丁凤岐得了肝癌,在民兵训练场上,用手使劲摁着肚子,满脸是汗,疼劲过去点儿,继续教民兵射击、投弹。亲眼看到这一幕,周恩义说:“这样的干部不宣传,宣传谁?”他提笔就写推荐材料。

  写到情浓处,他写不下去了,放声痛哭,泪水把稿纸打得一片模糊。他抹抹眼睛,边哭边写,一口气写了4份报告。

  1994年,他发现振兴街道老大娘任桂芝不一般。一次,任桂芝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村姑娘。回了家,任桂芝四处打听,找到一份边学缝纫边上班的工作,赶紧给姑娘写信。姑娘还当是骗子: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大好人,平白无故给人找工作?后来得知这是真事,姑娘全家感激万分。姑娘在任桂芝家吃住两年,任桂芝一分钱都没收。这样的事不只一件,先后有6个人在任桂芝家住过,最长的住了四五年。

  要是人人都能有任桂芝一样的善心,我们的社会该多美啊!周恩义开始组织宣传这位老太太。任桂芝名气越来越大,善事也越做越多,带动了社区一大群老年人。

  周恩义与任桂芝相识16年,直到老人82岁去世。葬礼上,周恩义哭得比谁都伤心。同时他知道,任老太太可以含笑九泉了,她的名字已经留在了千万人心间。

  周恩义说:“我这个人,就适合在老百姓堆里,离开老百姓心里就没底。”

  老百姓也爱他。他退休时,几位社区大婶织了两双大红毛线袜,非要他当场穿上。脚往袜子里一伸,周恩义就掉泪了。他说:“我这辈子没白干哪。”

  周恩义的部下也爱他。平时他对职工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更严。单位签到簿就放在他办公室里。他有个“一把手格言”:“第一个到位,第一个受累,第一个遭罪,最后一个撤退。”部下没一个不服气的。

  他公道,单位的钱全部摆开花,每一分钱用在了哪里,全单位人都知道。他不接受别人宴请,却常常自己掏腰包请别人。单位里不管谁的老人从外地来了,他只要听说,必定请吃饭。见哪个年轻职工没好衣服,“走”,拉着就去商场,自己掏钱给他们买衣服。

  总想着帮人的周恩义,其实最需要帮助。

  当年在部队一次训练中,他的左膝盖受伤致残,至今每半个月要去医院抽一次积液,一年到头一天24小时的疼。

  他老伴1998年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他独自照顾老伴,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每天下班回家,先要摸摸老伴的头,把她抱起来:“来,走两步。”

  在他家一张桌子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他手写的老伴作息时间表:半夜11点起床、1点起床,早上3点起床、5点起床。他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四五次,帮老伴去卫生间,十几年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就是这样的生活,周恩义却过得有滋有味。

  他家里养着20来种花,龙血铁、火鹤、红蜡烛、虎皮剑兰、巴西木……花如其人,没有一个纤细柔弱的品种,个个都是根粗叶厚、色彩浓烈。

  如今退休了,他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可是,原来装在他心里的人,一个也忘不了。

  这些年,他帮扶了不少贫困户,其中有个老大姐叫张术兰,周恩义帮了五六年。今年春节,他领着儿孙又去了,手里拎着酱油、大米、钱。

  张术兰说:“你不是退休了吗?”

  周恩义说:“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将来我走不动了,让我儿子、孙子来。”

  最近,周恩义有点慌。他这个抓了一辈子典型的宣传部长,到退休竟被人把自己“抓”出来了,他很不适应。末了,他自己给自己做工作,“我要从周恩义跳出周恩义,典型归典型,我还做我的周恩义。”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李柯勇 于力

  (据新华社沈阳7月30日电)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游学成“疯”: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