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景彪痛哭对不起大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04:19  京华时报
吴景彪痛哭对不起大家

吴景彪(左)与温熙哲。

吴景彪痛哭对不起大家

最后一举功亏一篑,吴景彪情绪崩溃。本版图片/东方IC

吴景彪痛哭对不起大家

微博

吴景彪痛哭对不起大家

短评

  北京时间昨晨,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结束,原本十拿九稳的中国选手吴景彪最后一次试举失败,仅获一枚银牌,冠军被B组的朝鲜选手温熙哲夺得,他也是奥运举重史上首个B组冠军。赛后,吴景彪的腰弯成了90度,他在混合采访区面对媒体深深鞠躬:“我对不起大家!”

  错失金牌蹲地痛哭

  2008年至今,中国队在男举56公斤级一直无敌。出征伦敦前,两届世锦赛冠军吴景彪信心十足:“我的任务就是捍卫中国男举小级别的荣誉!”

  吴景彪的头号劲敌是阿塞拜疆的赫里斯托夫(季军),舆论普遍忽略了朝鲜选手温熙哲。由于报名成绩低,温熙哲参加的是下午的B组比赛,他以抓举125公斤、挺举168公斤完赛,293公斤的总成绩超过了吴景彪去年世锦赛夺冠时的292公斤。

  晚上出场的吴景彪在最后一举前的总成绩为289公斤,但因他体重比温熙哲重0.15公斤,逼得他最后一举必须加5公斤才能胜出。最后一举,吴景彪要了161公斤。伴着教练的吼声,吴景彪摇摇晃晃地举起杠铃,却没能撑住,杠铃重重砸在地上,吴景彪则崩溃倒地。

  在颁奖仪式上,吴景彪连敬了5个军礼。走出内场后,吴景彪蹲在地上痛哭流涕:“关键还是自己有破绽。我有愧于祖国,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大家!”

  朝鲜黑马战术制胜

  早早结束B组比赛后,温熙哲一直坐等吴景彪晚上的表现。

  赛后温熙哲透露了教练的战术:“我的目标是金牌,进B组比赛就是让A组对手看到我的成绩,给他们施压。”

  吴景彪赛前已经得知温熙哲的成绩,他也针对这个“影子对手”改变了战术,但事发仓促加上压力较大,最后还是失败了。

  23岁的吴景彪含泪说:“去年我跟温熙哲在巴黎世锦赛比过,但没想到他进步这么快。当然,我还是得从自身去找问题,这次比赛说明我还不够强大。”

  再等四年我还年轻

  中国队一位官员现场观战后连连摇头:“吴景彪是300公斤的水平,他这次还是太紧张,太想拿这块金牌了。”

  此前在国内选拔赛中,吴景彪是以总成绩300公斤击败北京奥

  运会冠军龙清泉取得奥运资格

  的。拿到奥运资格时,吴景彪曾仰天而泣:“为了挺起夺冠的那把,我甚至可以付出生命。”

  看着吴景彪哭得伤心,周围的记者都安慰他:“吴景彪,别灰心,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听到这样的话,吴景彪眉头紧皱,伸出4根手指痛心地说:“4年啊,还要再等4年……”

  发布会上,吴景彪再次鞠躬:“感谢媒体、志愿者、工作人员,谢谢你们。”迎接他的是全场掌声。有记者问:“朝鲜选手夺冠成绩比你高这么多,服气吗?”吴景彪掷地有声地说:“肯定不服气。我还年轻,还有跟他较量的机会。”

  本报伦敦专电特派记者孙永军

  连线家乡

  吴家父母平静

  据新华社电吴景彪的父母在福建南平市炉下镇朱山头村的自家小楼里看了直播。父亲吴火金平静地说:“他尽力了,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我想跟他说的是,‘儿子,你太辛苦了’。”吴景彪的母亲陈冬英说:“儿子努力了,表现得很棒。”

  吴景彪:这样的结果有愧于大家,但已成现实我必须面对,虽然说是银牌,但我还是得感谢大家对中国举重队的关注、对我的关心。今后的道路还很长,或许还得跌倒,或许还会成功,我今天选择面对它,因为我还有往后的生活与事业,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我还是坚信“人在做,天在看”,这一页翻过去,谢谢大家。

  @网友回复

  大龙猫咧Fanny:这不是失败,是很棒的成绩,加油!期待你会更好。

  皇家刘小瑞:不用愧疚,你没有愧对任何人!尽力就好!我们都支持你!

  上海甜菜:你真没什么需要道歉的!人不是机器!展现好自己就行了!

  臻的呀:干吗要道歉?全国人民要感谢你才是!

  苏慕语:谁没有失利的时候?没拿冠军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在乎的是你挥洒的汗水、努力的拼搏,而不是最后的名次和奖牌。为英雄加油,你是最棒的!

  Duo多Shao少:这种金牌至上、缺少人性的理念,在这届奥运后会慢慢变淡的,我们更关心的是我们的运动员是否在享受比赛。

  金牌不是唯一标准

  吴景彪的微博已有5万多条转发和评论。很多人认为他没必要自责,银牌同样棒。网友的很多评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吴景彪的“有愧于大家”并非随口而说,这样的理解和表述与中国竞技体育的背景和氛围有很大关系。各项目管理中心能否在奥运会上完成任务跟该项目能从总局获得的经费、资源息息相关,更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教练、项目管理者甚至地方体育局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员能没压力吗?失掉金牌能平心静气吗?辜负了领导的期望,能不自责吗?

  竞技体育充满变数,下必夺令、分配夺金任务的做法有违奥林匹克精神。谁都知道“尽力就好”,但知易行难。割除“金牌至上”的毒瘤,首先应从体育管理部门做起、从媒体做起、从公众做起。金牌诚可贵,但成绩并非衡量运动员表现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一

  点上,越来越多的人

  正在达成共识。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 新闻铁道部花1850万拍宣传片700余万成回扣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潘长江女儿潘阳嫁高帅富 为爱复员转业
  • 财经炼油被称无利可言 最赚钱炼厂半年亏4亿
  • 科技特大色情网站案调查:学生成主要传播者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粟裕一生憾事:海军司令陶勇被冤死鞭尸
  • 教育游学成“疯”: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育儿多数父母不认为打孩子系家暴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7招扫除身体痘痘 奥运限量单品推荐
  • 尚品今夏最受欢迎腕表 辣评奥运名流服饰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千万年阴沉木的传说 白毛女烟标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