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治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技术不是唯一选择

治不孕不育试管婴儿技术不是唯一选择

现象直击

  近年来,很多大龄女星被曝因各种原因不孕而被迫选择“试管婴儿”,并有部分成功当上妈。于是,很多“求子”路上艰难跋涉、久治不孕的女性,也把“试管婴儿”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但是,全球试管婴儿目前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

  专家观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不孕不育自主知识产权——“接绪疗法”拜师传承人侯蓉萍主任指出:试管婴儿有其成功率的限制和特定的风险性,且医疗花费很高,对于不孕不育夫妻来说,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目前,很多不孕不育夫妻盲目地去做试管婴儿,一次不成功做二次,花掉大量时间和金钱,还是没结果。不少患者后来是接受成都中医药大学不孕不育研究成果“接绪疗法”,大多数患者自然怀孕了,少数患者有的再去做试管,怀孕成功率也提高了。权威不孕不育专家指出,试管婴儿技术不是治疗不孕不育的终极途径,“接绪疗法”从中医角度对女性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堵塞、内分泌失调、盆腔炎症等整体治疗调理,能显著提高受孕率。

  成功率—

  “试管婴儿”技术失败比例高

  “试管婴儿”技术是让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再把它送回女方的子宫里(胚卵移植术),让其在子宫腔里发育成熟,与正常受孕妇女一样,怀孕到足月,正常分娩婴儿。

  然而,从“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到现在,全球试管婴儿目前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不孕不育专家透露,“试管婴儿”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各项技术的成熟,包括细胞培养液的完善,也包括医务人员的经验。同时,也受女性年龄,女性子宫和卵巢功能,有无重大疾病等等的影响。比如女性年龄,这是一个最大影响因素。25岁到35岁的女性“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要略高于30%~40%的平均水平,但到了35岁以后成功率逐渐下降,到40岁最多只能达到20%左右,原因是年龄大了以后,卵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风险性——

  “试管婴儿”死胎和流产几率高

  权威不孕不育专家谈到“试管婴儿”技术时强调,做试管婴儿的第一步便是对女性进行穿刺取卵。在穿刺取卵的时候可能会疼痛、出血、损伤脏器,或大出血,也有可能引起感染。

  做试管婴儿除了成功率不高的问题外,还有诸如试管婴儿的双胎率高达百分之十几,双胎的孩子因为重量大,发育不一定很好,而且母体负担过重,导致早产。

  如果35岁以上的女性做试管婴儿,为了提高成功率可移植三个胚胎。有时放三胎以后,还需人为减成两胎,而在减胎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同时,“试管婴儿”的死胎和流产率明显高于自然怀孕。因此,不孕不育专家告诫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不孕不育夫妻选择“试管婴儿”技术。

  治不孕——

  自然怀孕才是不孕夫妻首选

  如何才能解决不孕不育夫妻久治不孕这个难题?不孕不育“接绪疗法”侯蓉萍主任介绍说,早在200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不孕不育研究成果“接绪疗法”正式诞生,经过5年临床开展,目前治愈患者超过10000人,获得了社会和患者的高度认可。“接绪疗法”是一种非手术综合疗法,具有输卵管评价、全身或盆腔局部输卵管粘连相关状态评价、输卵管非手术综合治疗等优势。对于久治不孕的患者,“接绪疗法”进行综合调理治疗,改善盆腔、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怀孕率。此外,由于“试管婴儿”技术对女性身体、生理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在采取“试管婴儿”前,通过“接绪疗法”调理,可明显改善女性的子宫、卵巢和内分泌等功能,为“试管婴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显著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采写李苗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北大清华回应大幅扩招偏袒属地生源质疑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5只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巨蟒偷恐龙蛋的化石 亿年牡蛎或含大珍珠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