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活跃着一群“新一代农民”

2012年07月31日11:0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王志彦 实习生 赵玮成

  在昨天闭幕的浦东新区农博会上,有一批特殊的年轻人活跃在各个展台。他们和父辈一样,拥有对土地的热爱与执著,所不同的是,这些“新一代农民”以科学知识作锄头、创新技术当镰刀,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股清风。他们中不乏高等学府走出的高材生、外资企业的中流砥柱、事业单位的技术能手,是什么促使他们放弃稳定、高收入的工作重新回到农村,挥洒青春的汗水?

  张玲玲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毕业于上海大学工商管理系,曾就职于上海临港新城土地产业公司,其父最早在江苏射阳地区进行盐碱地水稻种植,“父亲非常辛苦,一直说身边没有合适的人能搭把手。”张玲玲坦言对父亲的爱,是支撑她离开待遇优厚的事业单位,回家做“农民”的最初力量。

  然而,想种好这块“盐田”并不容易,要将10%浓度的盐碱地“洗”成2%浓度以下适合水稻生长的良田,不仅需要高新技术,还需要强大的企业管理能力。在她两年的辛勤耕耘下,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举拿下了正大集团1万亩的土地项目。

  同样是女儿家,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王黎娜回归田头却让父亲——上海红刚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王红刚感受到了 “负担”。“我总想把合作社办得更好,这给父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的出现让他不能放松。”也正是这个负担,让合作社的青扁豆产量节节高,更让“红刚”取得了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称号。

  从小就随父亲参加劳作,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的王黎娜难舍这份过往的农耕情结,辞职开始专心帮助父亲打理合作社。1986年出生的王黎娜用现代管理的方法改善扁豆的收购、分拣环节,不仅为合作社减少了成本,更为种植青扁豆的农民带来可观收入。

  与其他“新一代农民”不同,顾澄勇刚从复旦计算机学院毕业,就投身养殖行业。进入上海汇绿蛋品有限公司不久,他便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也为“新一代农民”争了脸面。由他设计的食品追溯系统给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消费者吃了一剂定心丸。该公司生产的每一只鸡蛋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通过食品追溯系统,消费者可第一时间知道鸡蛋的来源、蛋鸡的品种及其生长的全部过程。当年,顾澄勇刚推出这一创新举措,就恰逢禽流感爆发,追溯系统在给消费者提供保障的同时,维持了汇绿公司在特殊时期的鸡蛋销量,打响了汇绿的品牌。年轻人用信息技术武装农业生产,成功化危机为商机。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北大清华回应大幅扩招偏袒属地生源质疑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5只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巨蟒偷恐龙蛋的化石 亿年牡蛎或含大珍珠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