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游而不学”乱象监管有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11:01  现代快报

  现代快报:熊院长,作为教育专家,您对当下席卷中国的假期出国“游学热”怎么看?

  熊丙奇: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利用暑期时间,让有条件家庭的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长长见识,开阔眼界,学习人家外国的文化,总比关在家里,或者进补习班补课,要好得多。这种游学结合的方式,在发达国家也是常见的,他们有的专门到第三世界了解、考察,或者做交换生学习。这是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多种选择。不管是什么机构、中介组织这样的游学活动,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现代快报:但是据新华社记者调查,有些游学中介机构利用游学的名义,高价组团,牟取暴利,“游而不学”现象凸显。您认为这种乱象的根源在哪里?

  熊丙奇:这现象确实令人担忧。游学游学,应以学为主,以游为辅,这样费用就不应该太高。之所以高价,当然组织者是打着游学的旗号,主要搞旅游。夏令营游学成了这些机构骗取家长的一个噱头,他们通过旅游的安排,收取高额费用,就是为了攫取暴利。这种游学分离,构成了一种欺诈,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根据组织者的不同,学校组织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监管,尊重家长意愿,公示收费情况;留学中介、培训机构等市场化组织的,工商部门必须监督,核定价格。只有严格规范这类游学活动,才能杜绝游学暴利。

  现代快报:据了解,这类游学活动,背后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影子。您觉得政府部门能够介入这样的游学活动吗?

  熊丙奇:政府部门肯定是不能参与的!当然学校肯定是乐意把教育部门拉进来,利用行政影响力去取得家长的信任。教育服务不是说政府部门直接去组织游学。政府部门如果介入这类活动,甚至有利益瓜葛,那监管就形同虚实,肯定对乱象的产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当然,我也要提醒一点,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在游学问题上要变得成熟、理性,不能盲目攀比,有条件的可以出去,条件不具备的没必要争这个“面子”。遇到游而不学的情况,不要轻易上当,家长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怕学校报复。否则,一定会纵容这类“猫腻”越来越多。

  现代快报记者 西风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北大清华回应大幅扩招偏袒属地生源质疑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5只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啥星座是你克星
  • 收藏巨蟒偷恐龙蛋的化石 亿年牡蛎或含大珍珠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