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行语折射大学生心理困惑 专家:应创造公平社会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14:22  中国广播网 微博

  【导读】“消极流行语”风靡大学校园,“拼爹”“走后门”“郁闷”等词语流行一时。7月31日,经济之声评论:流行语折射大学生心理困惑,抗压能力有待提高。

  “屌丝”“高富帅、白富美”“郁闷”“拼爹”……如今,很多消极的流行语开始在大学校园里弥漫,一些大学生甚至将其中的很多流行语当成口头禅。

  在大学生中传播广泛的这些流行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业方面、就业方面和社会现象方面。从中也能看出反映的是大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

  比如说学业和就业方面。有大学生就说,毕业季压力大。一方面白天要和同学一起在各大招聘会间穿梭;另一方面,晚上还要赶着写毕业论文,“一天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毕业论文常常要写到半夜,第二天还得早起接着跑招聘会。那段日子简直太‘苦’了!”

  此外,“拼爹”“走后门”“找人”“送礼”等流行语也已经深入大学生群体。一位大学毕业生就说,毕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某某同学家里给“找人”进了某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听说谁家长给某领导“送礼”了。而他自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听到这种情况,真是“羡慕嫉妒恨”。

  而在社会现象方面,表达出身卑微又矮又穷又挫又没有男女朋友的“屌丝”以及表达具有高背景、高身材、雄厚资金、对一些女性具有吸引力、恋爱容易成功的“高富帅”,以及对所处环境表示不满的“什么世道”等流行语,也在大学校园内广泛传播。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众多社会不公以及其他的社会问题,大学生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消极流行语”风靡大学校园,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心中的困惑和无奈的自嘲,而这就需要想办法让大学生能够积极有效来应对压力和面对现实。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评论这个话题。

  “屌丝”、“高富帅、白富美”、“什么世道”等流行语不但在网络上传播很广,而且在大学校园里也很有市场。其实,这些“流行语”都带有消极、嘲讽等含义在里面,有些甚至很不雅,但很多大学生很喜欢,还把这些话作为口头禅,还有些“消极流行语”本身就是大学生群体创造的。为什么大学生会喜欢这些“消极的流行语”?是好玩,是叛逆,还是对现实的不满?

  于长江:古人说不平则鸣,人肯定是感觉到矛盾或焦虑等才会发表见解,如果一切都好他就直接享受了,不一定会生成一些说法。我觉得,这些流行语都是消极的,其实恰恰反映了人们一般的规律,是消极才会产生这个。这并不是表明这些大学生本身消极,而是他们用这种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他们别的情绪用别的方式表达,不一定要用这个。

  不平则鸣,鸣出来的不是要努力奋斗超过“富二代”,或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而是鸣出了这一种非常消极的流行语,是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不足,还是大学生过于理想化,鸣出了这种消极的声音?

  于长江:其实不尽然,我恰恰认为这是一种平衡。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所有大学生本身都是奋斗出来的人,他们在同龄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而且是中国残酷的考试制度的胜出者,这些大学生本身就是非常积极的。所以他们说这些话恰恰是一种平衡,他们实际都很努力,用这种语言来缓解一下,实际做也是在拼命努力,说些努力的话没有必要,这是语言和行动和实际心理状态的一种平衡。

  这种消极流行语可以舒缓内心的压力。也有专家建议,在高校当中应该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如“失败学”,而不是很多大学当中开的教你如何成功的学科,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于长江:我们不能想象开的课程是万能的。大学生用这些方式缓解已经达到了效果,真正开一门课未必比这个更好。实际上,用这种所谓的课程,用灌输的方式去平衡,去缓解大家的心理,可能还不如用自发的方式。与其去开课还不如给他们制造更好的条件,以及相对更温和和更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表达。这样说不定效果更好。

  消极流行语的产生有一定现实的社会意义,如大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发现“拼爹”真的拼不过别的同学;面对“高富帅”、“白富美”这样的称呼,草根大学生感觉自己确实不如人家。在这些客观差距存在的情况下,除了更温和的环境,于长江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让社会变得更公平。

  于长江: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让社会变得更公平,更符合人们的一些期待,这是一个长远的话题。这些现象,为什么大学生反映强烈,因为他们比较敏感,中国的大学生是年轻人的特殊群体,由于高考制度等种种原因,他们不那么势利,保持了跟他们年龄不符的纯真,所以他们才会对他们觉得不公平的现象作出很敏感的反映。我觉得保留他们这一部分纯真实际上是一个好事,也可以转化成他们将来对社会优化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唯一的就是,不断与大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使他们感觉到这些东西是有人可交流、探讨的,为一些私下里的流行语找到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使大家把消极的表达变成一种对社会的关怀和优化社会的思考,这样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评论员简介:

流行语折射大学生心理困惑专家:应创造公平社会环境

  于长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副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领域:

  城市化、区域发展、社区与社会建设、民族问题、艺术社会学等

  1984年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学习,1988年毕业留校,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导下从事城乡发展和民族问题研究,先后任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副教授,期间攻读博士学位(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合作培养)。

  2004年在深圳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任常驻教授,2006年主持创建人文学院,任院长助理、副院长。

  1997-1998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北美民族与种族关系研究中心交流学者、华盛顿州立大学比较文化(Comparative Cultures)系合作培养博士候选人;2002-2003年德国图宾根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访问学者;2005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客座教授,讲授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当代中国社会)课程。

  曾访问考察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新加坡、土耳其、越南、尼泊尔、南非、墨西哥、马尔代夫、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