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运动员痛苦家史的病态审美

2012年07月31日17:25  国际在线 微博

  当李雪英夺得伦敦奥运会举重58公斤级的金牌时,他的父亲李相民就在现场观众席上默默地注视着她,眼里泛着泪花。65岁的李相民赛后含泪说,他现在就想马上见到两年未见的女儿。(7月31日新华社)

  每个奥运英雄都有一段难以吞咽的哀伤叙事,仅就已经夺冠的运动员就能看到不少,比如吴敏霞的母亲患上乳腺肿瘤长达8年,其外公外婆去世,但家人对她守口如瓶;再比如,李雪英尽管很想念父亲,但两年见不到父亲;郭文珺在孩子出生61天、还没断奶时,就决定拿起枪备战伦敦奥运。此外,上届奥运会前,女举运动员曹磊的母亲不幸去世,但消息被封锁,教练在她夺冠后才告诉她这一噩耗……

  每每有类似新闻被挖掘出来,泪点低的人不免感动,陪着运动员伤心落泪,感叹运动员太不容易了。但稍微一咂摸,就觉得不对劲也不是滋味。奖牌固然重要,但亲情同样重要,不宜将两者对立,参加奥运会是为国争光,是让家人过得更好,如果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无法见上、都外公外婆去世都未能送终,即便夺金又能如何?“子欲养而亲不在”,如此懊丧何以排遣?

  多年来,不少人习惯于通过撕裂亲情来展现运动员或典型的敬业。比如,有的劳模坚守岗位,父亲快要病死了也不去看一眼,孩子发烧高到41度也不去照顾,妻子出了车祸也无暇陪伴,至于三顾家门而不入的事例更多。真的有那么忙、那么不可或缺吗?时间再紧也应该挤出一点给父母送终吧。不顾家人、摈弃亲情的劳模固然值得尊重,但总觉得不够人性化,一个既能敬业又能爱家的劳模,不是更有血有肉,让人觉得亲切可敬吗?具体到运动员,训练再紧张也总可以抽出一点时间陪一陪快要辞世的外公外婆。金牌再重要,对金牌再渴望,家人或教练也不应该擅自替运动员做主,剥夺他们孝顺外公外婆的权利。

  再说,见见父母、陪陪老人,未必就会影响到训练,更不一定影响到夺牌。正如学者许纪霖所称,“我就不明白,见一见父母就影响训练了吗?国外的很多运动员平时还要读书工作,训练都是业余时间呢。”确实如此,比如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的印度人宾德拉,只是一名业余射击爱好者,其本职工作是一家公司的CEO。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不少外国运动员都有一份正式工作,体育只是业余爱好,他们生活丰富多彩,兼顾家人和朋友,也没见影响摘金夺银。

  还有一个佳话值得一提,英国著名流行男歌手罗比·威廉姆斯,原本将在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演出中演唱自己的多首畅销单曲。然而,由于其妻子的预产期与闭幕式演出几乎重合,罗比·威廉姆斯于是退出本届奥运闭幕式的演出。消息传来,人们并未责怪他“自私”、没有大局意识,反而为他的人性之举而致敬。

  刻意放大运动员的痛苦家史,是一种病态审美;把运动员忙于训练,连家人都不见、连亲情都不顾,当做敬业和爱国来大加歌颂,这是一种误导,也是扭曲的情感观。至于故意隐瞒运动员亲人的死讯,怕噩耗惊扰了运动员的备战,貌似是替运动员负责,实际上是戕害亲情,是最大的无情。期待有一天,我们的运动员能够洒脱一点、人性化一点,而这需要病态审美被矫正,更需要淡化金牌的指挥棒效应。运动员既真心热爱体育,更顾惜亲情、享受亲情,才是真正对奥运精神的人文诠释。(王石川)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赛场外萌萝莉(图) 西门庆小妾被打屁股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