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口现代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01:39  重庆时报

  敬一山(北京 媒体从业者)

  近日,江苏南京江宁区人口计生局发布《人口现代化:江宁案例研究》报告。针对江宁区百姓生活质量下降的情状,有专家指出:社会生活中的教育、医疗、文娱等已成为江宁人口生活质量构成中的“短板”,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7月31日《扬子晚报》)

  这样的“专家结论”,不知因何而来。如果是指外地人的涌入,“抢占”了本地人的相关资源,所以降低了本地人的生活质量。那这样的视角显然很有问题。众所周知的是,在当前的户籍壁垒之下,城市里的外地人往往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即便是少数能享受的,也是付出了非常高昂的代价。这些多付出的成本,理论上是有助于改善公共服务的。

  何况,城市里的外地人要想立足,往往在工作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多脏活儿、累活儿都是外地人包揽,这些难道不是在提升所谓本地人的生活质量吗?忽视外地人对城市的诸多贡献,单看到他们消耗的那点可怜的公共资源,视角未免太过狭隘。

  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议题,但在研究这问题的时候,不该将本地人和外地人对立起来。本地人所感受到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下降,原因绝对不是外地人的瓜分,而是这些公共资源本身就很匮乏。教育、医疗这些问题,即便没有外地人,城市里的所谓本地人也未必就能有多满意。

  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城市,应该共荣共生地寻求“人的现代化”,监督政府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现代化”,而不是在外来人口上大做文章。对于外来人口,专家还建议利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来改变外来人口结构。说穿了,就是很多城市正在干的事情——驱赶“低素质人员”,追求“高端人才”。而究其根本,这不过是种城市人口素质的“形象工程”。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柴静:BBC的底线 国旗妹伦敦走红(图)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