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03:29  光明日报

  腊月二十九早晨,家住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乡陈屯村的张素兰老人,一边忙着家务,一边不时地向窗外张望。

  每年的这天,周恩义都会准时出现在她家门前,为她送来年货。

  “老大姐,我们来看你了!”

  张素兰寻声望去,周恩义带着儿子、儿媳和7岁的小孙子,抬着大米、豆油、黄花鱼,拿着干果和对联,欢天喜地地走了进来。

  张素兰赶紧迎了出去,“老周啊,你都退休了,就别来了。”周恩义爽朗地大笑,说:“老大姐,等有一天我走不动了,我还有儿子、儿媳和孙子,他们都会照顾您的。”

  76岁的张素兰老人猛地转过身去,泪水夺眶而出……

  周恩义说:“啥叫思想政治工作啊?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

  老百姓要致富,宣传部得帮着选好路

  “老百姓要致富,宣传部得帮着选好路。可这条路该咋选呢?”这问题在周恩义脑子里盘桓了好多天。他走遍了全区15个自然村,坐炕头、蹲地头、进稻田、钻大棚。

  终于,一份完整的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出笼了。在这份培训计划里,既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又有蔬菜大棚、食用菌培植技术;既有稻田养蟹及河蟹病虫害防治,又有养猪、养鸡、饲养奶牛技术。

  除了自己作专题报告和辅导外,他还亲自上门,邀请高级农艺师王京平、河蟹养殖专家曹景方等现身说法,传授致富技术。

  盘锦是全国著名的河蟹之乡,不少农民养蟹,东借西凑的钱,买来蟹苗,养了一年,到秋天一捞,没几只,这螃蟹怎么不翼而飞了?周恩义请来专家讲课,村民们茅塞顿开,“原来蟹苗都让蛤蟆吃了!”从此,村民们在蟹池四周围上了塑料布,蛤蟆们也只能“望苗兴叹”了。

  农民外出打工没出路,那就在家门口修条“致富路”。深入调查研究后,周恩义提出了“围绕农民增收,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近10年来,兴隆台区先后做出了建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园、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取得了五年经济翻两番、全省城区综合经济考核第六、城市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连续6年全省第一的佳绩。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空对空,不好做。周恩义认为,只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做工作,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群众有困难,党员要靠前

  1994年冬天,周恩义到裴家村做小康村调研,没料到小康村遇到了糟心事儿。“快过年了,全村的大米还都没卖出去,老百姓搁啥过年呢?”村党支部书记裴昌学愁眉不展。

  周恩义在部队当团政委时,跟驻地政府关系很好。如今,农民兄弟遇到困难,他决心动用自己的“老关系”。

  他骑着那辆破自行车,顶着寒风跑了4趟邮局,发了9封电报,就为卖大米。

  一个星期后,一列车队开进了裴家村。“干吗来了?”村民迎上去问,对方回答:“买大米!”“谁告诉你们我们卖大米?”“我们的老首长。”“老首长是谁?”“周恩义。”

  村民们恍然大悟。结果,24万斤大米不仅全都卖了出去,而且每斤还比市场价高出2分钱。

  周恩义还组织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借鉴先进地区农民进城转型的经验,提出利用紧靠开发区、守着几条新建道路的条件,建设路边经济带、引领农民承包商业网点、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综合思路。很快村里办起了18家企业、300多个商业网点,几百万征地补偿款死钱变成了活钱。短短两年,赵家村成为全市第一个亿元村,捧回了小康村和文明村两块牌匾。

  “群众有困难,党员要靠前。”赵家村有个女孩叫张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周恩义在村里蹲点时知道了这个事,立刻带着她到沈阳的大医院。张娟的病情和身体条件都极为复杂,手术风险大,她的父母一时不知所措。周恩义一边安慰张娟的父母,一边向专家询问情况。经过多位专家的努力,张娟的手术十分成功。

  民心是杆秤,称出轻和重

  “周恩义为人实在,给大家办实事。”时间久了,周恩义“名声”在外,来找他办事的人很多,还有人请他帮着找个贫苦户。

  提出这个要求的人叫朱景武,曾是周恩义帮扶的贫苦户。“患了胃癌,刚做过大手术,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挤在一间别人家的破仓库里。”周恩义掏出3000块钱,又动员乡里和村里补助,为朱景武盖上了新房。

  之后,朱景武和爱人开了个建材超市,周恩义又把自己积攒的3000块钱给朱家做了底垫。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意火红的两口子总想向周恩义表示一下,可周恩义总也不给他们机会。朱景武想出了一个“报恩”的办法,他来到周恩义办公室,请他帮助选个贫困户。他要像周恩义帮助他一样,去帮助别人。

  村民王文德因病去世,媳妇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窘迫,朱景武和爱人商量,送去了200斤复合肥,2008年汶川地震,夫妻俩还捐了500元。

  周恩义说,“老百姓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老百姓心里就有多重。”

  2007年3月,周恩义到文化社区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几位老大姐看到他走路非常吃力。原来,周恩义在部队执行特殊任务时,左腿受过重伤,虽经治疗,还是落下了残疾。几个人商量:老周的腿怕寒,咱们给他织双毛袜子吧。当两双红色的毛袜送到周恩义手上时,他的眼睛湿润了,连声说:“这礼物太重了,太重了……”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特约记者 刘 勇

分享到:

 
  • 新闻武警部队司令等6人晋升上将
  • 体育奥运-体操男团中国夺冠摘奥运第9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柴静:BBC的底线 国旗妹伦敦走红(图)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