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榕众多小区 维修金“被缩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06:19  海峡都市报
榕众多小区维修金“被缩水”

维修基金如果缺失,将使小区公共设施的维修难以为继(资料图)

   N本报记者 杨永敏 实习生 温碧媛

   关注理由:小区公共设施损坏,让福州铜盘路五凤新区业委会主任林先生想起了自己小区的维修基金。但查询发现,未启用的维修基金竟大幅缩水。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1997年—2003年开发的小区维修基金欠缴、缩水现象颇为严重。据日前福州市房管局报备给福州建委的催缴单显示,有300多家房企涉及维修基金欠缴。

   维修基金欠缴的主要原因是,对于1997年—2003年维修基金缴交对象,建设部和当时福州的法规界定有冲突,导致互相扯皮推诿、拖欠维修基金。而后福州发文明确在政策过渡期的维修基金由开发商缴交,近几年,福州市已多次发文催缴维修基金,但仍面临多重困难。

   一小区维修基金“被缩水”数十万

   “按相关规定,维修基金是总投资额的2%。这样一算,我们小区总投资额为4000多万元,维修基金就该是八九十万元。”五凤新区业委会主任林先生说,目前该小区账户里的维修基金只有30多万元,少了五六十万元。

   据了解,该楼盘2002年预售,2003年10月竣工。按当时福州的相关规定,维修基金应由开发商缴交。为此,林先生找到了小区开发企业鼓楼区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但多次交涉无果。

   该谁来缴交法规界定有矛盾

   鼓楼区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产业处林姓工作人员说,五凤新区维修基金确实“缩水”,公司也很无奈,目前正在商量解决中。

   据介绍,国家1998年建设部颁布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规定:购房者应按照购房款2%~3%的比例缴交维修基金。而根据旧的《福州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规定:维修基金应当由开发商负责缴交。一个规定由购房者缴交,一个则由开发商缴交。

   “两个规定互相矛盾,为此业主和开发商都不想承担维修基金的费用。”林先生说,由于没有缴纳维修基金,无法办理产权证,因此当时很多开发企业选择缴纳部分维修基金,于是就有了像五凤新区这样的小区维修基金缩水的现象。

   300多家开发商欠缴维修基金

   一业内人士说,由于法规的冲突,当时售卖的大部分商品房小区都存在维修基金欠缴问题,还出现了开发商“打白条”的情况。

   记者从福州市城建委了解到,日前房管局提供的维修基金欠缴单显示,有300多家开发企业存在维修基金欠缴问题,涉及的众多小区基本都是因政策冲突引发欠缴。

   据了解,2003年的《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维修基金缴纳主体方面的规定,与建设部的办法保持一致,规定由业主缴交。而随后出台的《福州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是在《物业管理条例》基础上制定的,也规定缴纳主体为业主。

   “2003年有关规定出台后,维修基金明确由业主来交,业主在办理房产证手续的时候就要缴纳维修基金,因此不存在维修基金欠缴的问题。”一业界人士说,目前小区维修基金欠缴的问题基本都发生在1997年—2003年的政策过渡期。

   催讨欠缴款困难重重

   1997年—2003年的商品房,使用期有十几年了,不少小区的设备出现了各种问题,于是,不少小区遇到了维修基金问题,因维修基金欠缴而引发的纠纷和投诉不少。

   为此,前几年,福州市就出台了有关规定,1997年1月1日后至2003年8月31日前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住宅物业,开发建设单位按其建设总投资额的2%拨付专项维修基金;若开发建设单位在销售房屋时已在房屋销售合同里约定由业主缴纳专项维修基金的,业主应按房屋销售合同的约定缴纳专项维修基金,不足建设总投资额2%的部分,由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定金额补足。2003年9月1日后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住宅物业,业主应按购房款2%的比例缴纳专项维修基金。

   上述规定已经明确了各方的权责,但是维修基金的追缴问题依然比较难。“维修基金为建设总投资额的2%,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开发商不愿意缴交,而在法律上,由于文件规定有冲突,因此也很难约束开发商。”一位业界人士表示,一些开发企业已经注销了,维修基金更是无从追讨。

   部门说法

   市城建委:拒不缴交的开发商停办审批手续

   7月6日,福州市城建委发布《关于及时缴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通知》,提到为加快推进专项维修资金的清欠工作,开发单位如无正当理由拒不缴交专项款的,城建委将对其进行网上通报,并将其列入不诚信经营企业名单,暂停其在城建委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直至款项结清为止。

   根据其公布的名单,记者看到,共有102家企业被列入名单,其中不乏知名开发商,涉及205个小区。

   福州城建委的有关人士介绍,房管局提供的欠缴企业有300多家,但很多企业已注销了,因此,此次公布的名单是有资质的地产公司,或是企业法人有其他房地产企业的,转而向这些开发企业追讨。对于这些开发企业仍在运营的小区,其维修基金的追讨,虽然仍有难度,但是至少看到了希望。

   但是,那些开发企业已经注销的小区,维修基金如何追讨?向谁追讨?对此,一些业界人士无奈地说,恐怕只能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得依靠其他途径来解决了。 <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200混摘个人奥运第二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庐山发改委擅改批文为山上建豪宅开绿灯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柴静:BBC的底线 国旗妹伦敦走红(图)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