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里的精彩 咫尺天涯

城里的精彩咫尺天涯

玩跳格子。

城里的精彩咫尺天涯

两个小伙伴蹲在角落里一起玩手机游戏,这是他们最喜爱的消耗时间的方式。

城里的精彩咫尺天涯

在简陋的城中村,“小候鸟”们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父母也没时间照顾他们,只好与伙伴们一起玩耍。

城里的精彩咫尺天涯

这位“小候鸟”与小伙伴吵起来了。

  进城“小候鸟”遭遇二次留守困境

  每年暑假,佛山都会飞来一群“小候鸟”,他们是利用假期进城看望打工父母的孩子。在这里,他们能和日夜思念的父母团聚;在这里,他们却未必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假期。漫长的暑假与窘迫的经济叠加,使得他们一进城,暑期生活便面临着二次留守。

  同一片蓝天白云下,佛山200多万外来人口的子女,大部分分散在五区的各个城中村。狭窄的街巷中,他们自由穿行,来回嬉戏,街角的石块就是他们玩“跳格子”的玩具,出租屋里的电视机是陪伴他们度过一天的“伙伴”,无人看管的鱼塘是他们畅泳的乐园……

  这样的童年或许还是愉快的,但融入佛山却依然障碍重重:他们不会粤语不愿意开口交流、成群结队在地铁口玩被驱赶、想参加社区活动却无处可去……在他们看来,爸爸妈妈似乎有永远干不完的活,而佛山的精彩,近在咫尺,也远在天边……

  文/记者潘慕英、廖银洁、李贤 实习生甘健怡

  图/记者何波

  他们来了佛山 却走不出城中村……

  面孔1

  熊海军,12岁。

  三水广场离家不远 却从未去过

  在三水区最繁华的三水广场一侧,有一排低矮不起眼的房子,它就是三水区外来工聚集的张边小区。“一、二……”12岁的熊海军正和小伙伴们在空地上玩跳格子。12岁的熊海军来自贵州,今年上四年级,暑假才来到三水,他个头不高,但是非常活泼,是一群孩子中的“孩子王”,不时带领孩子们玩些小游戏。熊海军说,父母白天都在外面打工,自己只能和小区里的孩子们一起玩,但是他们极少走出这个社区。

  为什么不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熊海军指着另外两个小女孩说道:“她们就有到三水广场逛过,我没有。”尽管三水广场离家不到一公里远,熊海军却没有去过。“我知道那里面有书店、有游乐场,但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带我去过。”而来了三水这么久,熊海军也没有交到本地小朋友,“他们都讲广东话,我不会讲。”熊海军捏着手里的石块低声对记者说。

  面孔2

  “黑佬”,12岁。

  随处“捣蛋”只为解闷

  “黑佬”今年12岁,老家在四川,这个暑假开始便来到禅城跟打工的父母一起居住。在教子村,他很快结识了年龄8到10岁的4名小伙伴,平日里一起玩耍。由于他年龄最长,个头高身体壮实,且皮肤黝黑,小伙伴都呼他作“黑佬”,他也成了号召并带领大家行动的“大哥”。

  前日中午2时许,烈日炎炎,在禅城季华园地铁站背后大片荒地,“黑佬”领着4个捣蛋鬼,光着脚丫翻越过一堵高达2米的围墙,尽管地上到处是碎玻璃碴,他们仍然欢快地蹦着跳着,在荒地中间的一处水洼地上抓起了小蝌蚪,装在的塑料盒子里,玩得不亦乐乎。随后,他们一个个接连翻墙而下。

  尽管太阳毒辣辣,他们仍没有回家的意思,而是跑到他们消暑的“老地方”——地铁站风井(抽排地铁内空气)。记者看到,他们站上冷气直往外冒的风井后,脱下的衣服被风吹起,同时还表演起了“碗粘手”的“魔术”。不久地铁工作人员上来“赶人”,他们随即作鸟兽散,随后又去河边看鱼,捡起石块砸水中的乌龟。

  调皮的他们说父母都上班去了,他们上午写完作业下午便是自由活动时间,只要在下午5时前回到家即可。“中午待在家里太无聊了,又热,所以跟小伙伴一起出来玩。”“黑佬”说,“只要有玩伴一起玩,不会那么闷就好了。”他们挠着头皮说。

  面孔3

  小琪,10岁。

  帮叔叔看店

  一到七八月份,禅城区不少城中村内就充斥着各种方言对话。10岁的小琪,就是进城过暑假的外来工子女中的一员,但她的暑期生活基本就是帮叔叔看店。堂姐卖东西,她则一笔一画地将金额写在纸板上,在这里,她学会了抬货品、收银、打扫卫生等。

  小琪扎着头发笑起来露出虎牙,“我每年暑假都会过来佛山,我已经把暑期作业做完了。”她笑嘻嘻地说。

  面孔4

  黎兴鸿,15岁。

  与电视为伴

  在张边小区张乐街的一栋房子里,15岁的黎兴鸿躺在床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出租屋狭窄昏暗。黎兴鸿来自贵州遵义,这是他第二次来三水。黎兴鸿每天几乎都待在电视机前,偶尔也会做做暑假作业,但是从不出门。

  “外面没有我认识的人,也不熟悉地方。”这个15岁的大男孩并不像一般大男孩那么阳光,他显得有些内向。“还是老家的风景好。”黎兴鸿说。

  家长:

  牵挂孩子的安全却很无奈

  禅城区石湾镇的深村,也是外来工子女集聚的地方,据来自四川广安的周先生估计,目前起码有200多个外来务工的孩子。他的一双儿女,分别是10岁的哥哥小航,以及8岁的妹妹小清,兄妹俩7月初才到佛山过暑假。

  周先生从事的建筑工作时间不固定,但每次外出工作都会担心孩子的安全。“比起把他们困在家里,让他们出来玩更好一点,起码在外面有伙伴相互照看。”遗憾的是,在父母都要工作的大多数时间里,孩子们充其量也只能在村里跟伙伴们追逐玩耍或者看电视,除此之外,他们就没有其他可以玩乐的方式了。“我也去社区居委会了解过,我在这里待了10年了,都没有见过社区有举办针对小孩子的活动。至于那些暑假兴趣班,一来太贵,二来小孩不会说也不会听粤语,可能学不到东西。”

  市民:

  有人反感“小候鸟”素质低

  三水一书店的一角,12岁的钟婷婷正埋头看书,她现在清远读小学五年级,每年一放暑假她就会来三水和父母相聚,一有空就来书店看书。但是书店的工作人员却不大喜欢包括钟婷婷等在内的这群“不速之客”。“他们每次来看了书之后都乱放,要不就在书店里追逐打闹,每天都留下很多垃圾。欢迎孩子来看书,但是要文明一点。”三水区一书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抱怨道。

  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小习惯农村环境的“小候鸟”进城后显得格格不入,他们习以为常的许多事情被视为不文明的现象。

  飞鸿话斋

  关爱行动应扩大覆盖面

  从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小候鸟”从各地“迁徙”至佛山,只是想着和父母享受久违的天伦之乐。但他们却发现,忙碌的父母无暇照顾自己,陌生的城市难以融入。

  佛山市政协委员罗斌华就此指出,“小候鸟”的“二次留守”问题,不能仅仅靠家庭来解决,更多的应该依靠社会的力量。如通过团委、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一些团体到“小候鸟”集中的城中村、工厂园区开展活动,把近期佛山举办的外来工子女夏令营等活动扩大覆盖面,组织更多的统一学习、参观、游览。在罗斌华看来,亲情、社情应该融为一体,才能解决小孩子的暑假问题。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200混摘个人奥运第二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柴静:BBC的底线 国旗妹伦敦走红(图)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