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灾害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2012年08月01日07:19  解放日报

  新华社记者 赵超 朱国亮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在与各种灾害与危机的较量中,饱经苦难,砥砺前行。

  抗击非典,成为推动应急体系完善的契机,中国的应急体系逐步走向科学与成熟——

  面对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由于在初发阶段应急准备不充分,信息渠道不畅通,暴露出了我国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方面机制的缺陷。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紧急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冷静,科学应对,最终取得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胜利。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2005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发布;2007年11月,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2009年5月,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开始实施;到2011年5月,我国共制定国家级应急预案144件。

  应急体系的完善,说到底是顶层设计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让党和政府在应对灾害与危机时更加从容,更显自信——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这场巨灾面前,中国的应急机制接受了考验,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应急体系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地震、民政等部门在地震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中央领导在地震发生后两小时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紧急行动起来;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不断抵达灾区。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急体系的不断完善,必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加防灾减灾意识——

  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大江大河治理工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减灾工程;建立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卫生防疫等应急处置能力正不断提升。从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推广普及避灾自救知识和技能。

  (据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200混摘个人奥运第二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柴静:BBC的底线 国旗妹伦敦走红(图)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空调开得久PM2.5浓度高 人体器官潜能
  • 女性大赛前禁欲科学吗 杨丞琳装嫩土掉渣
  • 尚品龙虾:最好吃的硬壳海鲜 辣评奥运名流装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梦露跳钢管舞旧照曝光 张之洞也曾涉雅贿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