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沈阳北中街遗址确定为努尔哈赤罕王宫和豫亲王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09:19  华商晨报

沈阳北中街遗址确定为努尔哈赤罕王宫和豫亲王府

沈阳北中街遗址确定为努尔哈赤罕王宫和豫亲王府

沈阳北中街遗址确定为努尔哈赤罕王宫和豫亲王府

沈阳北中街遗址确定为努尔哈赤罕王宫和豫亲王府

  由中街恒隆广场东侧小路向南,过兴隆东侧小路,到达沈阳故宫,这条线路目前是很多逛街族纳凉、吃串儿的地方。

  而在387年前,这几百米的道儿,却是努尔哈赤每日从住所到办公地点的必经之路。

  昨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经过专家论证,位于北中街路北地块的清代早期遗址为努尔哈赤的住所罕王宫。在罕王宫南侧偏西不远还发现了豫亲王府遗址。

  努尔哈赤寝宫

  挖出绿釉板瓦高规格建材

  证明罕王宫的历史存在

  罕王宫位于这个工地的北部,发掘范围呈长方形布局,高低不齐的砖墙清晰可见,由两个院落组成,这是努尔哈赤的寝宫。

  出于考古的考虑,遗址被挖掘成方形的、沟渠形的。据介绍,从5月30日正式考古发掘到昨日,发掘面积近4000平方米,通过考古发现确认了罕王宫的历史存在。

  “这几块砖石就是大门的位置”,顺着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二队队长赵晓刚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6个门础石,大门南朝向,“推测大门是垂花门结构,大门长3.37米、宽1米,残高0.4米”。

  进了大门是一个大院落,就是所说的“一进院”,院子并未发现同期建筑。

  站在院里可以看到当时的围墙,南侧的围墙宽1米,北围墙宽1.4米,东西围墙已被破坏无存,围墙的砖缝发白。“围墙是白灰口的,并非现在的水泥,这也是那个时期建筑的特点。”赵晓刚解释说。

  “二进院”其实是一个高台,努尔哈赤的寝宫就建在高台之上。至于是“几室几厅”完全没有踪迹可循,但可以看到部分台阶、夯土构成的“回”形建筑基础。

  根据《盛京城阙图》所绘图应为3间正殿,还有东西配殿。

  考古人员从罕王宫里挖掘出一些绿釉板瓦、筒瓦和圆形莲花纹瓦当,“这样高规格的建筑材料只有王宫和寺庙才有资格使用,也进一步证明了罕王宫的历史存在。”

  从寝宫步行到故宫

  “上班”只需十分钟

  罕王宫仅是努尔哈赤的寝宫,要上朝问政还需到现在的沈阳故宫位置。

  “这也正是此次考古的意义所在。”赵晓刚说,“中国传统的汉族的宫和殿是在一起的,而满族早期的宫和殿是分离的,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罕王宫就属于宫、殿分离。有着浓郁的满族风情的建筑形式,也说明沈阳是一座满族城,是区别于中国任何其他都城的。”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告诉记者:“努尔哈赤一般是步行或者骑马去‘上班’,步行也就十分钟,骑马也就几分钟,挺近的。”

  努尔哈赤由辽阳移都到沈阳是在387年前的1625年,1626年去世,在罕王宫里居住了一年。

  据介绍,努尔哈赤“上班”走行通天街到故宫位置,也就是从现在的恒隆广场东侧小路向南,穿过步行街,从兴隆东侧小路一直向南就到了故宫。

  寝宫离“九门”不到十米

  出巡、逃走都方便

  在罕王宫后墙的位置,有一些灰色的土渣儿,“可以看出当时罕王宫的后墙是土坯的,说明当时老罕王的经济状况不太好,而且建筑得有些着急。”赵晓刚介绍,“罕王宫的后墙距离九门也就五六米远,努尔哈赤出巡、逃走都非常方便。”

  据了解,“九门”位于原白塔小学对面的胡同里,也叫安定门、镇边门。

  “后来的一些资料上说他迁都沈阳,并在这里建寝宫是便于进攻中原,且沈阳资源丰富等,而实际上是他在辽阳待不住了,那里的汉人太多,危险性大。”赵晓刚分析,这是努尔哈赤的战略退宿,离九门这么近,便于逃走。敌人从南面打过来,他就可以从北门逃回新宾老家了。

  后人将王府卖给商人

  豫亲王府成铜器作坊

  就在罕王宫南侧紧临的位置,挖掘的现场看起来格局较为明显。这里是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的豫亲王府。

  王府遗址由东、北、西三道青砖围墙半包围着,北墙长55.45米,东、西两墙基本平行,并与北墙呈近90度夹角,发掘长度分别为36米和38米。由于东、西围墙南端超出了工程用地范围未发掘完全,围墙的南墙和大门未能发掘,推测大体位置应在现在的北中街路下方。

  “红色的砖墙是后来日本建的小楼,只有一道墙是原来的了。”赵晓刚说,据记载,王府东西有7间厢房。

  至于大家见到的几十个圆形模样的砖砌的灶台,赵晓刚解释说,“这并非生活用的灶台,而是烧铜器用的。”据介绍,多铎的后人把王府卖给了商人,商人后来把这里作为了工业作坊。

  王府的大门同样向南,大体位置在北中街上,但已经被毁掉了。走进大门,是一个凹下去的槽,“这里原来是一块石雕影壁墙,非常漂亮,出土后放在故宫了。”赵晓刚说。

  记者看到,王府院落碎石铺路,两侧还有小的甬道。影壁墙后面有一个枯萎的老树根,直径大约半米,残高半米。据介绍,这棵树是清代的。

  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枚满文“天命通宝”大钱、一个小铁杯、龙头形状的滴水等。

  将建遗址广场

  会借鉴“玻璃走廊”

  目前这个遗址被一家颇具文化理念的企业所开发,因此对遗址的保护也非常配合。

  据介绍,罕王宫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将按照古罗马“新卫城博物馆”保护展示的理念进行,计划用遗址广场的形式予以体现,并成为整体建筑的组成部分。保护下来的遗址将与沈阳故宫同辉,充分展示出清盛京城早期“宫”、“殿”分离的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皇家建筑风貌。

  记者查询到,新卫城博物馆最引人注目就是其独特的玻璃走廊,人们可以在此欣赏到300米外的卫城古迹。

  而中街附近发现的遗址还不止这些,去年,位于中街步行街与正阳街路口稍微靠南一点的位置,与本次遗址很近的位置,发现了沈阳中街鼓楼遗址。

  记者此前采访时得知,沈阳故宫周边还有至少30处遗址,在这些文化遗址中,不仅有王府、县衙、将军府,也有书院、外国使馆、庙宇。

  本组稿件由本报主任记者 陈婵婵 采写

  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之府

  豫亲王府门口处的一棵树木根部已呈炭化

  清代早期建筑群罕王宫和豫亲王府遗址

  罕王宫遗址发掘出的“瓦当”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蔡敏强 摄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200混摘个人奥运第二金
  • 娱乐《暮色4:破晓下》曝贝拉吸血鬼形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ChinaJoy另一面:Showgirl不简单(图)
  • 博客柴静:BBC的底线 国旗妹伦敦走红(图)
  • 读书晒工资:毛主席一天生活消费多少钱
  • 教育衔接班暑假升温:盛行背后是教育恐慌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由绿茶送检谈男科就诊 奥运会禁中药吗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型男夏日海滩装备攻略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 郭黄成襄阳名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