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媒:中日建政治互信 摆脱"安全困境"符根本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10:27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8月1日电 香港《大公报》8月1日刊文说,今年是中日邦交“不惑”之年,中日矛盾围绕钓鱼岛有激化倾向,要解决两国关系中的安全困境,必须结合中日关系现实,抓住关键问题,要有大局观念,形成默契或建立机制,预防矛盾的激化,要建立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历史与现实表明,中日两国合则双赢,斗则俱伤。摆脱“安全困境”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2012年版《防卫白皮书》出台了,和去年一样,继续炒作“中国威胁”。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日本眼里的“中国威胁”却越来越大,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如何摆脱“安全困境”值得关注。

  今年的白皮书近20页的篇幅专门提及中国,从政治、军事、国防以及外交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分析”,不乏“中国军费24年增加30倍”、“军事力量广泛且急速现代化”这样充满紧迫感的语句,意在得出中国舰艇“常态”进出太平洋会让国际社会不安的结论。

  毋庸置疑,安全是国家对外交往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在国际政治中,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民不具有相同的效忠对象,对正义和合法性的问题常有不同的认识。国家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法律和道义并不那么具有约束力。当国家间缺少沟通、互不信任时,一个国家追求安全的独立行为可能导致第二个国家的不安,它可能也会增强自己的实力,以防备第一个国家,这样双方都会觉得不安全,从而出现“安全困境”。中日之间目前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中日两国同为东亚乃至世界重要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真诚的友谊,也有过残酷的战争。上世纪70年代初,冷战体系出现调整,中美联合反对苏联霸权,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与中国邦交逐渐正常化。1972年,中日关系被定位为“持久的和平关系”。中日领导人在长年民间友好交流的基础上,发挥了卓越的政治领导才能,互谅互让,求同存异,日方也对历史问题有一定的反省。

  但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随着冷战格局结束,中国崛起,日美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出现不一致。日本一方面努力在谋求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历史等问题上的态度日趋僵化和顽固。今年是中日邦交“不惑”之年,中日矛盾围绕钓鱼岛有激化倾向,日本“命名钓鱼岛”、“购岛”、“召回”驻华大使,中国为了维护主权,也随之加大“保岛”力度。

  要解决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必须结合中日关系现实,除了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历史认识分歧问题、领土资源争端问题、台湾问题等,还要有大局观念,形成默契或建立机制,预防矛盾的激化,降低其敏感度,要建立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

  历史与现实表明,中日两国合则双赢,斗则俱伤。摆脱“安全困境”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200混摘个人奥运第二金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中小网商生存调查:淘宝兼职看起来很美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引不满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由绿茶送检谈男科就诊 奥运会禁中药吗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型男夏日海滩装备攻略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 郭黄成襄阳名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