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道部涉贪“夫妻档”被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13:39  新闻晚报

  □综合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铁道部有关部门昨日证实,铁道部运输局车辆部副主任刘瑞扬及其妻铁道部文联副秘书长陈谊菡因涉嫌严重违纪,已被铁道部纪委立案调查。

  刘瑞扬原在铁道部车辆部门工作,2007年被提拔为北京铁路局副局长兼北京铁路客运专线动车检修基地筹备组组长,2011年10月被平调铁道部任现职。

  今年7月中旬,铁道部运输局车辆部副主任刘瑞扬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其妻子、铁道部文联副秘书长陈谊涵也在同一天被带走。

  曾遭匿名举报

  刘瑞扬1984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车辆系,历任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货车处副处长、装备部验收处处长、北京铁路局副局长等职,今年4月上调回铁道部,任运输局车辆部副主任。

  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在刘瑞扬曾任职的部门,确有关于他违规操作或腐败的传闻。

  湖北省一位投资人士向记者透露,刘瑞扬在2004~2007年任运输局装备部货车处副处长、装备部验收处处长期间,曾与湖北一家涉及铁路自动化业务的公司的高层私交甚好,二人当时被同行称为“铁哥们”。在刘瑞扬的帮助下,该公司顺利拿到铁道部许多项目。

  在担任北京铁路局副局长期间,刘瑞扬的“名声”似乎也不太好。据媒体报道,刘瑞扬在任北京铁路局副局长期间主要负责北京动车段建设。熟悉当时情况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北京动车段在整个规划中地位重要,采购量很大,而刘瑞扬正好手握采购实权。该人士还称,对于刘瑞扬在采购方面的违规操作,当时很多人对其敢怒不敢言。2008年时,曾有人向中纪委举报其利用手中的职权在北京动车段工程运营设备采购中有腐败行为。此事曾在内部引起不小震动,但后无下文。

  运输局易滋生腐败

  在张曙光和苏顺虎之后,刘瑞扬已是铁道部运输局落马的第三名官员。据记者了解,铁道部运输局是铁道部的下属司局之一。 2000年,铁道部将原来的车辆局、电务局、工务局、机务局和运输局五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统称运输局。合并后的运输局由装备部、基础部、客运专线技术部、土地管理部组成。其中装备部负责和铁路设备有关的绝大部分业务。 “7·23”事故后,铁道部运输局进行拆分,新设立的机务部、车辆部、供电部实际上由原运输局的“装备部”拆分而来。

  一名曾在运输局任职的知情人士称,运输局实权在握,整个铁道部大半核心权力都集中在运输局,因而容易滋生腐败。

  “压项目,把项目给自己的外包公司,再吃回扣。基本上运输局腐败官员都是这样一个套路。利益巨大又权力集中,所以不但容易出贪官,一出还都是巨贪。 ”知情人士称。

  调查 刘瑞扬夫妻违纪案

  经铁道部有关部门昨天证实,铁道部运输局车辆部副主任刘瑞扬及其妻子、铁道部文联副秘书长陈宜菡因涉嫌严重违纪,已被铁道部纪委立案调查。

  这是铁道部运输局又一次被查出官员腐败案件。继原局长张曙光、原副局长苏顺虎因腐败被调查之后,今年7月中旬,铁道部运输局车辆部副主任刘瑞扬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其妻子、铁道部文联副秘书长陈宜涵也在同一天被带走。

  报道称,调查部门在刘瑞扬住处搜出现金千万和至少9件北京市房产证。该事件导火索是相关部门在调查之前铁道部天价宣传片事件时,发现陈宜涵涉嫌不明款项数额巨大,不符合其所处职位,遂将目标转移到其夫刘瑞扬身上。

  熟悉刘瑞扬的人士进一步向记者透露,刘瑞扬之前所任职务均为 “肥差”,关于其腐败的传言内部早已有之。 2008年,曾有人匿名向中纪委检举其在担任北京铁路局副局长期间利用手中权力在北京动车段工程运营设备的采购中牟取私利。该人士还称刘瑞扬平时胆大,得罪了不少人。

  对于刘瑞扬夫妇同日 “案发”,一位接近铁道部高层的人士对记者称铁道部多年来姻亲和近亲关系相当严重,对夫妻二人共同涉案并不意外。

  又讯前段时间,审计署公布铁道部宣传片制作费用高达1850万元,该片片头署名著名导演张艺谋,引发关注。

  张艺谋表示自己通过该片得到的酬劳是税后250万元,且已依法纳税。如果国家对此事有进一步处置,他愿意配合调查,接受监督。

  专家 人事“近亲繁殖”增加反腐难度

  “夫妇同日双双被带走,这实在让人意外。但对于常年‘近亲繁殖’的铁道部来说这又不意外。 ”上述接近铁道部高层的人士如此评论刘瑞扬夫妇事件。由于铁路系统的封闭性,常年来,“任人唯亲”这一弊端饱受诟病。业内人士称,在铁路系统,若某个“家族”有一人身居要职,则“全家”皆受益。

  最先落马的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任职期间,大量提拔亲戚任职铁路系统。其弟刘志祥数年内从一个普通的铁道工人做到了火车司机、人事干部、纪委书记、副站长,直至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汉口火车站站长。

  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铁路系统人事制度上的“近亲繁殖”不仅容易产生官官相护,令监管和问责制度失效,而且许多在责任事故中受处分的官员在事件平息后,又以别的职务上任。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个人第二金 国羽输球引争议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中小网商生存调查:淘宝兼职看起来很美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男子为防毒奶粉养羊供女儿喝鲜奶
  • 健康由绿茶送检谈男科就诊 奥运会禁中药吗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 郭黄成襄阳名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