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故事: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在印尼感受农民淳朴的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14:1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社日惹8月1日电 题: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在印尼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年逾花甲的余洋女士作为隆平杂交水稻专家派来印尼之前,原在中国从事农业机械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中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并于今年初到印尼日惹特区帮助当地农民种植中国高产杂交水稻。

  在日惹特区BANTUL县的PANDAK村,刚从稻田里收工,双腿沾满泥巴、汗流浃背的余洋在田头的树荫下,给记者讲述起她在不通晓印尼语的情况下,如何用手用笔比划帮助农民种植水稻的故事。

  “我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人员走进印尼这个四季都有收获的国家”,余洋兴奋地说:“印尼的国土面积大,土地肥沃。有勤劳的印尼人民,缺少粮食,大量进口粮食,是没有道理的事情,通过科学创新提高技术是必经之路。”

  余洋介绍说,“中国-印尼杂交水稻技术合作项目”是2010年开始实施的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由中国商务部提供援款,隆平高科负责实施。项目内容包括培训、合作科研、实验示范等工作。自2010年起,隆平高科项目专家组正式进驻印尼。经过一年的实施,杂交水稻技术已在印尼日惹特区、北苏门答腊、楠榜省、南苏拉威西、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东爪哇、万丹省、中爪哇、西爪哇等地试验成功,获得当地农业官员与百姓的认可与好评

  她指出,杂交水稻是中国首创的农业高科技育种技术,仅在中国的成功推广,就为人类每年多养活7000万人口,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印尼是传统水稻栽培大国,年水稻生产面积1300万公顷(约两亿亩),而至今平均单产仍徘徊在每亩350至400公斤的水平上,远低于中国平均600至700公斤的水平。如果能使用合适的杂交水稻品种,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潜力巨大。

  她此次到印尼日惹,与当地农民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学习讲课,将中国隆平杂交水稻的耕作技术手把手地教传给农民,遇到语言障碍的时候,就利用肢体语言和漫画语言进行沟通,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余洋说。

  在余洋看来,作为一名中国人,不管是商家的身份,还是农民的身份,都代表中国人的形象,用谦卑的态度和真诚热情的心态,将中国文化和技术传播给印尼人民的同时,学习印尼人民的文化精神,感受印尼和谐、谦逊、礼让的民族文化。

  余洋说:“每天早晨,我伴随他们穆斯林祷告的歌声,走在狭小的田埂小路上,有时杂草会割破我的皮肤,不小心还会掉进泥水的田间,每次回到家都是满身的泥巴。”

  有一天早上,她照样去查小苗,可是一到田间,余洋竟然落下两行热泪,她被眼前情景惊呆了,原来她经常摔跤的小道旁边的杂草被村里的农民悄悄除干净了,小道也拓宽了,她对此深为感动。

  余洋说: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印尼农民们最淳朴、最真诚的爱。

  余洋说,对中国水稻的新技术,当地农民学习也很刻苦很认真,在培训课堂上,他们时常举手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培训,他们掌握了如何管理水稻、如何科学施肥和预防病虫害等技术。

  而隆平印尼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每一名技术员都和她一样深入农村,开展田间教学,开展种植比赛,通过产量高低,让农民对比水稻种子的优劣。

  对中国水稻技术员的到来,印尼日惹特区苏丹王室也非常关心,经常邀请她到王室做客,交流种植水稻经验。余洋说,在苏丹公主和当地华人吴其祥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名为“中华之家”的友谊俱乐部即将在日惹特区挂牌成立,这个“中华之家”主要展览两国古老文化交流历史。

  她所在的村里目前已设立农业科技教育阅读室、土壤测土配方科学种田实验室,不断邀请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来讲课,开展水稻种植比赛活动,获胜的农民免费到北京等地,和中国的农民交流学习。(完)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个人第二金 国羽输球引争议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 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由绿茶送检谈男科就诊 奥运有奖答题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12星座8月好运榜 12星座婚姻雷区
  • 收藏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 阔气男设局骗名酒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