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纽约时报发行收入首超广告 向新媒体转移成盈利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19:30  中国广播网 微博

  中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美国的纽约时报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纸发行的收入第一次超过了广告收入。这条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媒体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因为广告一直以来都是媒体的主要营收来源,而纽约时报却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超越。美国媒体分析师说:“这是第一家订阅收入大于广告收入的大型报纸,真是又有趣又罕见!”

  今年第二季度,纽约时报的广告收入继续衰退,下降6.6%,只有 2.2 亿美元。而报纸的订户营业收入上涨 8.3%,增加到2.33 亿美元。虽然只比广告收入多了一点点,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纽约时报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广告主变成了订户。这意味着,媒体有可能摆脱一直以来的、对广告的依赖。

  纽约时报的发行收入能够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网上订阅用户数量的持续成长。此前,纽约时报也曾试图稳定广告业务的营收,但是收效不大。反倒是数码订阅服务,非常受用户的欢迎。

  据了解,《纽约时报》从2011年3年开始设置付费门槛,到现在已经有15个月了,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付费用户又增长了12%,超过了50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说,新媒体的冲击导致传统媒体广告下降,使他们加速推进网络付费阅读。

  展江:正是因为广告的萎缩才推进了报网融合的进程。美国的报纸都是私人的商业报纸,主要收入不是靠发行,而是靠广告。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到底是靠订阅,购买电子阅读版还是哪个,还有待观察。所以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发达国家,纸媒的衰落主要是因为吸引广告的能力下降了。

  在广告营收不断消失的同时,纽约时报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纽约时报网络数字版有6,700 万读者,只要向其中1%的最忠实的读者每个月收取 15 元美金的费用,就能够弥补广告的损失。而只要有超过 2% 的人付费,纽约时报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全依赖读者的报纸。

  有评论认为,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因为这样的新闻媒体,不再需要为了广告主,刻意去讨好“大众”,用一堆洒狗血的标题,刊登全面娱乐化的新闻内容。这样的新闻媒体,也不必为了赚钱求生存,就向客户低头,刊登置入性的洗脑广告文章。更重要的,为了让那些愿意付费的 2% 读者留下来,他们必须更努力的去挖掘更有深度、更有观点的新闻,让这 2% 的人觉得每个月的 15 元美金,都花得很值得。

  今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纽约时报》的出版商小亚瑟曾透露,由于网上订阅打破了地域的投送,网上付费订户已经超过了纸媒的订户。为了让更多的人付费订阅,《纽约时报》将每月免费阅读20篇文章下调到了10篇。与此同时,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取消印刷版,全面转向线上。

  在美国媒体大举进军网络的同时,中国的媒体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多元化发展,《周末画报》在苹果app商店中下载量非常高,它不单单是一个网络版的杂志,而是融视频、音频以及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产品。它的母公司现代传播集团新媒体事业群总经理虞萍说,以前大家都在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有冲击,但现在看,媒体还是内容为王,新载体给了媒体很多可能性。

  虞萍:所谓的新媒体其实就是一个新的载体,如彩印技术刚出来的时候也是一个载体,现在网站出来了,网络技术是它的载体。现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iPhone、iPad、安卓系统,这些也是新的载体,新的载体赋予了媒体很多新的可能性,如音频、视频的技术的应用,链接,直拨电话,跟用户更多互动,包括手势的互动、重力感应等等,这些都赋予了媒体更丰富的表现里,更好的表达。所以,我们从来都不认为媒体有新旧之分,媒体就是媒体,它的内核就是内容、观点、洞见。

  虞萍曾经去美国与《纽约时报》的人聊过,她感觉《纽约时报》付费门槛的设置,也和美国用户的消费习惯有关。

  虞萍:第一,确实美国的用户有为虚拟产品、网络产品付费的习惯。第二,纸质媒体向移动媒体转移的趋势在美国更明显。暂时来看,中国报纸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从杂志来看,它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凶猛。

  由于中国绝大部分用户还没有付费阅读习惯,《周末画报》的在线版全部免费,为了保证销量,《周末画报》在线版与它纸质媒体的内容重合度只有30%。虞萍坦言,中国目前付费的媒体效果还不好,更多的情况是内容免费,然后再上一些广告。

  虞萍:有限的几家有付费的,如新世纪、第一财经,它的读者量受到了非常大的约束,变得很少,它就不能够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媒体,只能成为平面版的翻版。而且它一个月几千个到一万个人的收费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它作为一个独立媒体的投入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新媒体,暂时看到的模式还是免费阅读和广告。

  美国的媒体专家说,报业能摆脱广告的制约确实是一件大事。一直以来,报业都想稳定广告收入,但是都没能成功。《纽约时报》在线新闻收费的成功,超过所有人的预期。但这条新路究竟能走多远?未来,只能靠读者订阅来盈利。但是能依靠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清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也提醒说,也不是所有媒体都适合做付费模式:

  展江:精英化的媒体就是面对企业界人士、中高端人士,精英化品质比较高的媒体,报刊比较适合这种。特别大众化的媒体并不适合这么做,大众化媒体往往瞄准的是一些传统的图纸,各方面处于中低端。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叶诗文个人第二金 国羽输球引争议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