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瓦解举国体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2:20  重庆时报

  10多年前甚至四五年前,谁若说声“我不关注奥运”,很可能会被视为不爱国的异类。可今天,不仅不会被“讨伐”,还会引发某种共鸣。可见,“举国关注”渐成历史,奥运逐渐回归体育竞技。

  很多人公开声称不关注奥运,首先可能是在公众价值观和关注趣味日益多元的社会中,人们难免会厌恶这种被某一类信息刷屏和包围的同质新闻轰炸。很多人都说,奥运不该成为新闻的全部,有太多远比奥运重要的公共事务更需要记者去关注和报道。比如,预算法修改、北京暴雨反思……

  更重要的是,奥运在中国人的视野中正经历一场去政治化、去光环化的过程。很多年前,作为一个弱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急于通过奥运金牌来滋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奥运会被当作一次提振国民信心、凝聚国民精神的机会。于是,奥运冠军被神化,奥运金牌被政绩化。

  这种氛围下,关注奥运的大多不过是在体育运动中寻求某种集体认同。这种热情在北京奥运时达到顶点,也成为一个拐点。当主办了“无与伦比”的奥运,登上金牌榜首位、见过大世面后,奥运与金牌便被迅速祛魅了。权力和民众渐渐明白,大国崛起,是无法靠这些金属来赢得世界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有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一直深受舆论诟病,但在过去,它契合着那种发展情境和集体心理。这种举国体制在赢金牌上确实很有效率,也滋养了国民一度渴求的国族荣耀感。但时至今日,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需要大变革了。而瓦解这种举国体制,就应该从打破奥运的“举国关注”开始。当奥运仅仅只是体育新闻,体育回归了体育本身,人们不再需要“金牌证明”的时候,没有了“举国关注”的舆论支撑和心理依赖,举国体制就失去了“举国”的理由。(原刊于8月1日《 中国青年报 》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于洋/王晓理等羽球选手被取消资格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