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村一治安员,让矛盾化解在乡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2:59  燕赵都市报

一村一治安员,让矛盾化解在乡村

一村一治安员,让矛盾化解在乡村

  本报记者曾建中 文/图

  基层警力不足,基层治安处于“荒废”局面,矛盾纠纷由小转大,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诸如此类,如何化解?邯郸市对此“出招”。2011年12月11日,该市通过层层选拔来的5678名治安管理员(以下简称“治安员”),分驻各村和各社区,实现一村(社区)一治安员。治安员充当起了矛盾纠纷的“专业调解员”,村民办事的“跑腿员”,稳控基层治安,实现基层有效的社会管理。有专家建议,治安员制度或可作为一种机制或系统运行下去,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年轻大学生回乡当了治安员

  从2012年12月11日起,早上8点半左右,在邯郸市鸡泽县曹庄乡大言寨村,都能看到一位穿着上面标有“治安”字样的类似警服的年轻小伙子,骑着警用电动车在村子里巡逻。“路大爷,您的身份证办下来了。”“于婶,您的新农合办成功了。”……小伙子时不时地对着路边的村民说上两句话。

  在骑着警用电动车绕行村庄一圈后,小伙子回到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点,位于村庄东南边的曹庄乡大言寨村警务室。进到警务室,他打开记事本,将村民的“问题”整理好,而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其分类输入专门的警务系统,以待解决。

  这位小伙子名叫杨占奇,今年27岁,曹庄乡南赵寨人,是曹庄乡大言寨村警务室的治安管理员。在成为治安员之前,大专毕业后他曾在北京的一个药厂工作,后来选择辞工回到家乡,参加应聘,经选拔后成为治安员。

  杨占奇每天的工作简单而繁重。早上他先去曹庄乡派出所报到,了解所里有无新的工作安排,同时将已办好的各种证件或材料带回村里。回到村里后,先绕着村庄巡逻一遍,诸如村里的超市、商店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是重点区域。而在发放证件或材料的同时,了解有无新的纠纷或矛盾,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办公”。

  “如果遇到大的纠纷矛盾,要马上打电话给上级,能(我)自己解决的就先解决。”杨占奇说,在下午他会像早上那样继续在村里巡逻一圈,确定没事后回到警务室,“有空就学习下法律等业务知识。

  5678名治安员分驻各村及社区

  杨占奇是鸡泽县169名治安员的一员,而在邯郸全市,像他一样的治安员有5678名;他们在2011年12月21日正式上岗履职,覆盖全市5328个行政村、350个社区。这就是邯郸市实施的“一村(社区)一警务室一治安管理员”的管理制度,意在将社会管理的触角真正延伸至基层。

  溯及此制度的来源,与邯郸市的发展有关。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位置特殊,交通便利。而在近年来,伴随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活跃,各类矛盾碰头叠加,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社会维稳任务也日显艰巨。

  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邯郸市的警力“捉襟见肘”。据介绍,目前,全国和河北省的警力分别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二和万分之八点八,而邯郸市现有警力7459名,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七点七四,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此外,基层治保组织弱化,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以至于基层信息掌握不灵、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调解、治安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群众工作“断层”、“断档”等问题日渐突出,“小问题积累成了大问题,小矛盾成了大矛盾。”当地一名警官如是说。

  邯郸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该市每个乡镇派出所警员多的三四人,少的只有一人,而辖区的户籍人员却达数万。遇到治安事件高发时,“接警都吃力,一个民警当两个人,甚至三个人使,也不顶事,有时真希望自己是‘三头六臂’啊!”某乡派出所所长戏谑而无奈地说。

  邯郸市公安局局长李桂洪曾对此有过形象的比喻:“一个茶壶配四五个茶杯正好,现在有十几个茶杯,多了。”要倒满茶杯,茶壶的问题就需要解决。

  而治安员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

  在经过反复调研后,“每个村(社区)设一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设一名治安管理员,利用‘辅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大胆构想由此而生。

  对这一构想,邯郸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最终出台的方案是:当地组织、公安、人社、财政等部门联手,从部队退役士兵、毕业大学生中公开招聘治安员。为更好地落实方案,邯郸市政府一次性投入1.7亿元启动资金,提供财政支持。

  最终,5678名治安员脱颖而出,其学历都在大专及以上,年龄在20岁至35岁之间,驻“村”扎“社区”。李桂洪曾说,有了这么多的治安员,邯郸市全市的警力几乎增加了一倍,警力不足的状况得以缓解,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也有了做好的可能。

  “有事就找治安员,方便”

  “村里来了治安员,这下有事就可以找他了,挺方便的。”鸡泽县曹庄乡大言寨村村民于梅说。

  在安排村治安员入村时,有个原则,那就是本村的治安员不入驻本村,为的是避嫌。而治安员作为新生事物,要真正在各村里“生根发芽”直至“成荫”,并不那么容易。

  “我是来为你解决问题的,你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杨占奇一遍遍向村民宣传解释。在他的警务室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留有他的手机号,并写着“有事打电话,随叫随到”。

  在融入的过程中,治安员甚至有过被村民“轰出来”的时候,而最终依靠“柔性”的沟通和帮其解决实际问题才获得认可,这一经历不只杨占奇有,治安员张晓林、郭利波同样有过。

  帮助村民办理各种证件,是治安员重要的“活儿”,诸如张家大爷的身份证,郭家大妈的低保证明等等。邯郸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治安员为群众帮办实事17万件,其中帮办证件9.5万张。

  此外,治安员亦充当家庭成员间、村民间的矛盾纠纷的“一线”调解员。曹庄乡大言寨村村支书路海录说,村民间的矛盾多是因为宅基地、耕地或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一些事情引起的,“通常就是一个人多占了另一个人的一点点地方,就闹起矛盾了。”

  路海录说,他们村有2649人,在曹庄乡里排名第四,村干部有8人,但各司其职,村里的一些纠纷和矛盾还是顾不过来,而杨占奇的到来,真是帮了他的大忙。“治安员化解矛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路海录说,治安员的优势在于一是他作为外乡人,化解矛盾时立场更中立,“村民更认同”,二是他可以为化解一个矛盾付出长期的努力。目前为止,杨占奇已经化解了10多起矛盾。

  鸡泽县公安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的治安员共排查矛盾纠纷2103起,化解矛盾纠纷2445起。而据了解,邯郸市目前通过治安员共排查治安隐患2.2万余处,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3461起、刑事案件2120起,协助破获案件3600余起,“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发案16341起,同比下降24.9%。”邯郸市公安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专业调解员”稳控矛盾

  “稳控”,是很多民警和治安员常挂在嘴上的两个字。

  各个治安员在入驻各村工作后,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走访每家每户,记录下其家庭人口、财产状况,诸如每个人的详细信息,家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全都拍照留证,而后输入一个专门的警务系统,以备后查。在此系统里,只要点开每家每户的照片,其间信息一览无遗。

  吴官营乡派出所让所辖的治安员做了一项工作,绘制每村的地图,而后制作成电子地图。在该电子地图上,对诸如有犯罪前科的重点“监控”人员,进行红色标注,予以区分。

  邯郸市公安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治安员共反馈社情民意8.5万条,采集基础数据800万条。

  吴官营乡3万8千多人,加上所长只有3名民警。而曹庄乡3万多人,也只有3名民警。“接出警、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一直处于疲惫应付状态,基层工作基本荒废了。”曹庄乡派出所闫所长说。

  闫所长透露,在没有治安员之前,可防的案件预防不了,由于缺乏必要的调解,民事案件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比如宅基地纠纷。”而治安员的设置,恰恰起到了应有的调解作用,“有一个专门的人去管,去调解,给很多处于纠纷中的人一个解决的渠道。”

  对矛盾进行排查、调解,同时通过巡逻、法律知识宣传来防止一些矛盾,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防止流动人口作案,对有犯罪前科的人进行监控,防止二次犯罪。”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邯郸市治安员共排查化解矛盾隐患苗头1.8万余起,化解越级访苗头520起,协助稳控信访案件308起。

  将纠纷、矛盾、犯罪行为等“稳”住并“控”住,治安员的作用或许可由此显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邯郸市公安局如此总结治安员带来的成效。

  治安员制度可成为机制来完善

  “治安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茂说,目前农村中的社会问题较多,治安状况一度比城市还乱,由于农村改革等原因,原有的治保会政策被取消,而治安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治安的恶化。

  李茂分析说,地方黑恶势力逐渐向农村渗透,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交通方便的农村,更是明显。同时,农村本身的防范意识比较弱,报警率低,在某种程度上变相纵容了犯罪。此外,农村基层警力薄弱,配备不足也是农村治安恶化的原因。

  对于治安员不入本村,异村办公,李茂予以了肯定:“避嫌,好。”

  李茂认为,治安员制度如果真正做实了,确实是个好政策,“有比没有好,反哺农村,为农民服务,可以尝试当做警务系统的基层点,但需要扎扎实实地做。”

  “工资待遇、保险,转事业编制,都是要鼓励治安员好好干。”李茂说,为了更好地提升治安员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尝试为治安员提供一些明确的就业政策,完善激励机制,“让他们有个盼头。”

  同时,李茂还建议,对治安员加强考核,可以建立一些投诉平台,让农民投票,“干得好,干得坏,真正受到监督。”

  据悉,河北省相关部门有意将邯郸作为治安员制度的试点,如果确实可行,拟在全省范围的农村中广泛推行。

  对此,李茂认为,推行治安员制度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尝试在全省推广,但这一制度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考核和检验。最终能否推广,还需要“从财政成本、农民满意度、治安改善状况三方面来考量。”

  李茂说,推广时要把握好节奏和分寸,“有条不紊,不要做硬性规定,比如不规定(推广)时间,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给当地一个适应的时间。”

  “对于推广,省里(部门)要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可以尝试(将治安员制度)作为一项机制或系统来完善,协调人事、财政或教育部门,给予治安员一定的就业政策,”李茂建议,基层方面要分析本辖区的情况,一步步做好后勤保障,建立和完善财务和考核的规章制度。

  “老百姓是(治安员)制度的最终受益者,要对他们进行宣传和引导,让他们知道有治安员,这样才能互动。”李茂说。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于洋/王晓理等羽球选手被取消资格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