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洋奶粉毛利最高达85%一面频现质量问题一面不断涨价中国妈妈们为何痴心难改不换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5:00  兰州晨报

  近日,在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境奶粉的检查中,发现了8批次婴幼儿奶粉不合格。其中,德国产的泓乐幼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以及泓乐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由于标签不合格被销毁,总量达9.63吨。同时,新西兰产的3批次可益多幼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粉以及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同样由于标签不合格而被检验检疫部门销毁。虽然如此,不少洋奶粉却“逆势而上”,进行一年来的第四次涨价,销量不减反升……

  洋奶粉身陷质量门

  最近一段时间,洋奶粉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其质量究竟如何也饱受质疑。前不久的香兰素风波尚未消散,此次洋奶粉又身陷质量门遭到销毁。这次销毁的泓乐奶粉一直都以“高品质的婴儿食品”而自居,自称有“超过80年的专业经验”;而可益多则一贯标榜自己“新西兰本土奶粉”的身份,没成想刚登录中国就因不合格而被销毁。

  因此,有业内资深人士称,洋奶粉一直以来都是以高品质自居,因此在价格上也会比国产奶粉高出很多。例如,这次被销毁的可益多,在中国的售价比在新西兰高出一倍。

  一方面是质量频频遭到质疑,另一方面,不少洋奶粉却“逆势而上”,近期,众多洋奶粉品牌纷纷宣布加价。记者近日从达能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多美滋处获悉,该公司将“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名为“优阶”系列的新婴幼儿配方奶粉,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定价更高的新产品推出后老产品就会从中国市场“告退”,目前该品牌奶粉在网络销售渠道价格已显示约有逾一成的提价。这意味着,自去年以来在国内乳业风波不断的环境下,国内主流的“洋奶粉”已接力完成了约10%的涨价。

  3年涨幅约50%

  全球经济下行,奶粉往哪里消化?答案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近日,多家“洋奶粉”东家陆续发布二季报和上半年业绩,显示欧洲危机以及世界经济疲软,已经导致企业需要下调全年增幅预期,不过唯独中国奶粉市场一枝独秀:不但增长领跑,而且透过提价还能增加营收。

  资料显示,从2011年至今,美素、雅培和惠氏已经先后换包装或直接提价,涨幅都在10%左右,今年3—4月间美赞臣也进行了10%以上的涨价。近三年来,包括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雅培、雀巢五大品牌累计涨幅约50%。国内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洋奶粉毛利高达60%—85%,净利润达18%—30%,“近几年来,洋奶粉平均每年涨幅超过16%。”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奶粉的毛利在30%—40%之间,净利不到10%。

  可以说,与洋奶粉质量问题屡被曝光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部分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热情。那么,消费者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对洋奶粉痴心不改呢?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国产奶粉质量问题的频出。两相对比,洋奶粉自然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首选。另一方面,不少消费者盲目地将产品品质与其价格及产地挂钩,相信价高质优,有时候越涨越买,使得市场定价越高的产品,反而往往销售状况越好。因此,如果要改变洋奶粉霸道的现状,根源还是在于国产奶粉品牌自身要强大,要从制度上强化、落实,逐步化解国产奶粉信任危机,否则消费者只能投入洋奶粉的怀抱。

  据《中国企业报》

  ■分析

  洋奶粉凭啥一年四涨?

  近期,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价,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来第四次涨价。洋奶粉屡屡提价,涨价理由不外乎四种:成本论、配方说、关税论以及更换包装说。果真如此吗?记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据国际市场显示,今年以来洋奶粉奶源价格连续下行。国际大包奶粉原料价格,从2011年七八月的3.9万元/吨开始回落,2012年一季度基本稳定在3.05万元-3.1万元/吨。

  据上海海关数据显示,关区6月份进口奶粉平均价格为每吨6236美元,下跌9.3%,继5月份后连续第2个月呈同比下跌态势。

  此外据业内人士介绍,洋奶粉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这些相对奶粉本身而言其实微不足道。以微调配方为名加价,不靠谱。

  也有企业以奶粉进口关税问题为涨价托辞。但实质上今年年初关税回调,并不存在新负担。

  在洋奶粉涨价的四大理由中,仅剩下了“更换包装说”。记者查看新旧包装,除了盒子颜色深浅有所不同,产品外包装区别并不大,而其配方的表述仅有几处发生了细微改变。销售人员表示,尽管换了新包装,配方并没有改变,奶粉口感也完全相同。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指出,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其实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控。目前国内八成的高端奶粉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奶粉近年来份额相对萎缩。

   据《法制晚报》

  ■今日速览

  第二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嘉峪关开幕

  本报讯(特派记者范海瑞)8月1日上午9时,中国·河西走廊第二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在嘉峪关市雄关广场隆重开幕,10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嘉宾齐聚千里河西走廊,考察投资,献计献策。据悉,葡萄美酒节将于8月1日至30日在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敦煌等市同时举办,

  本届河西走廊葡萄美酒节主题为:相约河西走廊,醉美葡萄酒乡。相比去年的首届美酒节,本届葡萄美酒节规模和档次有了明显的提升,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酒业协会等国家部委和全国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莅临本次葡萄美酒节的国家级葡萄酒专家、评酒师及嘉宾有50余人,国内大中型葡萄酒生产销售企业负责人数百人。

  河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8.25万亩

  我省河西走廊东起武威,西至敦煌,南有连绵的祁连雪山,北有腾格里大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土质适宜、气候独特,阳光充足,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病虫害少等特点,具有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生产有机葡萄酒的最佳场所。

  记者从8月1日下午在嘉峪关市举行的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推介及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已形成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四大产区,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8.25万亩,约占全国酿酒葡萄总面积的18.5%,已成为酿酒葡萄种植大省。生产加工能力逐步扩大,基本形成了葡萄种植、采摘、压榨、酿造、储存、灌装的完整生产链,产能接近14万吨。莫高、紫轩、祁连、国风、甘肃威龙等公司生产的部分品牌葡萄酒已销往美国、澳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本报记者 范海瑞

  2015年全国葡萄酒销售额将达600亿元

  7月31日,2012年第二期全国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培训会在嘉峪关市举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在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等各类酒类商品当中,葡萄酒的产量增幅最快,到2015年,全国的葡萄酒产量将达到220万千升,销售额将达到600亿元,这为我省河西走廊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据中国酒业协会专家顾问肖德润介绍,2011年,全国的酿酒行业总产量为7103.16万千升(含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99亿元。

  本报记者 范海瑞

分享到:

 
  • 新闻政治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
  • 体育奥运-于洋/王晓理等羽球选手被取消资格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民航局:有新建机场就不会取消机场建设费
  • 科技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