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聘者背约,“搭台方”有责

  □然玉

  郭先生年初参加某卫视的电视职场招聘节目,经多轮选拔后获得小米公司一份年薪20万元的工作,双方就此达成建立劳动关系的一致。但当郭先生报到时,被以没合适职位为由拒绝。目前,郭先生已提起诉讼,向小米公司索赔5万余元。(8月1日《北京晨报》)

  传播学先哲有言,“电视创造了新世界,而真实世界是另一模样”。由此出发,“拟态环境”的概念随后诞生,鼓吹“屏幕上的一切,皆是人设的、虚幻的、易碎的假象……”若套用此类不成熟的理论,解释郭先生的遭遇,俨然再合适不过:太过轻信“职场节目”的表象,在真实与排演之间迷失,惊觉梦醒、由喜而悲,太过寻常。

  至于郭先生的愤怒,《步步为赢》本可免责。因为,它不过充当了“中介”的角色,为人力资源的供求双方牵线。该过程中,节目组不曾为任何一方的信誉担保,也不曾因抽取佣金产生利益介入。问题是,作为社会“公器”,诚信是传媒的起码素质。放任不守信的雇主进场,是否有悖于电视人的道义担当?理想状态中,事先的严格筛选,事后的进程跟踪,才是负责任媒体的做派。

  遗憾的是,如今的业界生态,坚守操守、追求真实,往往意味着“制作成本”不可控,而这显然是所有“服务类节目”的软肋。以“投入—产出”的功利视角权衡得失,以收视率而非美誉度作为自我评价的指标,将话题性而不是服务性当成卖点……一系列的错乱之后,《非你莫属》捧出张绍刚,《步步为赢》伤透郭先生。

  缺少真诚的节目制作方,和同样不真诚的参与者合流,导致某些“服务类节目”陷入污名化境地。事实上,诸如《步步为赢》上的很多招聘者,从不以“招到好员工”为首要目的,提高本企业曝光度、知名度,才是心底最现实的算盘。原本,即便出于维护自身信誉的“小心思”,相关企业也会履行节目上的招聘承诺。然而,“小米”与郭先生的恩怨表明,某些上节目招聘的公司,目力所及,只有“上节目”而全无“招聘”。

  加诸于郭先生的“悲剧”,当然是种“恶”。不仅“背信弃义”令人反感,那种兜售“伪希望”,消费求职者上进心的节目价值,更值得受众警惕。作为一个招聘节目,不见契约精神、重诺意识,难道是要把观众的信任消磨干净?或许,古老的、关于电视的“预言”,在现世正加速应验,这当然无关该媒介形态本身的属性,而只源自那些愈发不靠谱的“从业者”。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于洋/王晓理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国务院督查各地楼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
  • 科技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