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行唐“韧女孩”包子铺打工筹学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8:59  燕赵晚报 微博

  对于顺利考入大学的骄子们, 这个暑假无疑是疯玩的天堂。而行唐县玉城大街一家包子馆内,同样一个已成为骄子的20岁女孩杨卫静,则在热气腾腾的蒸笼间忙碌地穿梭——她要自己打工挣学费圆大学梦。12岁那年,她的母亲因病去世。没过多久爸爸得了脑梗,爷爷又是偏瘫卧床不起,哥哥考上重点大学读书在外,家中还有70多岁的奶奶。几年来,杨卫静边照顾亲人边挤时间学习,今年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又要自己出来打工挣学费。

  包子馆打工妹原来是个准大学生

  行唐县玉城大街的杨家包子馆经营20年已小有名气。这个暑假,因为一个娇小身影总在店里忙碌,熟客们无不向老板打听“孩子哪家的,真是勤快!”56岁的老板杨统购先是笑呵呵地说:“这孩子了不起,今年考上大学啦!” 随即,善心的杨统购又唉声叹气起来,“只可惜家里没钱,亲人们老的老病的病,这孩子只好自己挣钱凑学费。”

  杨卫静正系着红白相间的碎格围裙在店里忙碌。只见她左手拿起包子皮,右手熟练地放入一勺肉馅,打褶,入笼屉,动作干净利落。时而又跑出店外,给客人装上几笼屉包子,累得满脸都是汗渍,却一会儿也不得闲。

  店铺老板娘嚷嚷着让她歇一会儿,杨卫静淡然一笑:“阿姨,我不累……”老板娘朝着熟客心疼地说:“这孩子太懂事了。”

  一位女熟客瞧到这儿,包子实在吃不下了,“我家亲戚的女儿也考上大学了,为了奖赏孩子亲戚带去旅游了……”

  再次提起杨卫静,老板杨统购满眼含泪:“命苦啊,为挣学费,她在这儿打工一个月了,遗憾的是我这儿是小本生意,再给她多拿钱也是杯水车薪呀!”这一个月时间里,杨卫静几乎都在包子店度过,中间只回过一次家,还是因为考上大学后回家报喜。

  “老板心地好,高考成绩下来后,给我放了假,回家看了看爷爷奶奶和爸爸。”杨卫静一边说着还一边利索地包着包子。她用胳膊擦了把汗,乐观地说,家里人都好才能安心在外挣钱。

  父亲爷爷都多病,奶奶见孙女直掉泪

  听说记者要去家里采访,杨卫静才放下手中的活儿。老板杨统购赶忙装上两袋包子,“给家里人带回去,让他们也尝尝你做的包子!”

  13时许,记者来到杨卫静位于习村的家,走进已经破损不堪的铁门,76岁的奶奶踉跄着出屋相迎,见到孙女满头汗心疼得直抹泪儿。

  得了脑梗多年、瘫在床上的父亲杨拥军挣扎着想要坐起来,杨卫静跑过去扶住爸爸,像哄小孩一样,“我来喂你包子吃!”70多岁的爷爷患有偏瘫,一步分两步地进屋来看孙女。

  屋内墙上黄色的水渍,记录着几天前的那场强降雨。“屋顶漏雨,不过比起以前住的房子已经好多了。”老人说,自家的房子漏雨非常严重,已经无法居住。现在这个院子是村里好心人暂时借给他们住的,没什么可以用来表示感谢,他只有每天拔草,把人家的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提起家贫无钱给孩子交学费,一家人满眼含泪。“我们没用,苦了孩子们了!”

  高三就开始勤工俭学,高考考了553分

  “妈妈还在世时,我们曾经很幸福。”杨卫静说,她家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务农维持家用,爷爷奶奶料理家务,大她三岁的哥哥对她也很疼爱。可就在2004年,母亲因突发疾病去世,父亲杨拥军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

  抱着再苦也要供俩孩子上学的信念,杨拥军除了干地里的农活又接连打了好几份工。2005年,沉重的压力和过度劳累让这个正值壮年的汉子突发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就连说话也成了问题。

  不久,年近八旬的爷爷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再加上之前的偏瘫病什么活儿都做不了。一连串打击和高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普通农民家庭遭遇重创,一贫如洗。

  杨卫静的奶奶告诉记者,儿媳去世时,孙女正在行唐县上小学六年级,孙子正在读初三,为了让面临升学的兄妹俩安心读书,家里人一直没告诉他们母亲的真实病情。

  “孩子们挺争气,老师和同学们也一直帮衬着,现在都考上了大学,我们特别高兴,但凑不齐她的学费,又让我们觉得亏了孩子。”她说,孙子在石河子大学读三年级,杨拥军失去劳动能力后,孙子一直没向家里要过钱,他利用课余时间打了好几份零工,保证了学费和生活费。杨卫静特别钦佩地说,在哥哥的带动下,她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和哥哥一样自立自强的人。

  高三那年,奶奶生病了,为了照顾好家庭,她选择了辍学。在家照顾家人期间,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奶奶康复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又回到了心爱的校园,坚持勤工俭学。在今年高考中以553分的成绩被沈阳医科大学录取。高考第二天,她又出现在行唐县的打工人群中。

  高考次日就出来打工

  多年前,杨卫静就开始省吃省穿,连过年也舍不得买上一件新衣服,一日三餐也是能省就省。她说,吃穿再好都不如学习好,学习好了考上大学才有出路,家里人才能放心。她不能让奶奶和爸爸失望。

  读高中时,学校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后,为她免去了学费,老师们也给她拿来家里的旧衣服,这些都让她觉得特别温暖。“我的班主任盖力敏和数学老师顾名珍对我都特别好,经常从家里拿来衣服给我穿。”

  顾名珍把杨卫静当做自己的亲女儿对待,不仅耐心地给她补习功课,还经常开导她。几年来,她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一直在鼓励她自强自立。吴凯丽是她的高中同学,也是她最好的朋友,三年来的高兴和失落,她们一起分享,相互鼓励。“高中三年,几乎都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走过。我努力学习,才对得住他们。”

  家庭的贫困打不倒这个乐观坚强的女孩,高中三年,杨卫静一直在学校食堂打工,用双手和汗水为自己换来了一日三餐。周末有时间,她就会骑上自行车,回家帮助奶奶照顾父亲和爷爷,为奶奶分担一些体力活。

  “现在奶奶快80岁了,还要照顾父亲和爷爷,特别辛苦,我愧疚自己不能帮帮她。”提到家人,杨卫静的泪水夺眶而出,但是为了不让家人失望,她说更要努力干活儿挣钱。

  2008年,杨卫静的班主任联系了行唐县宣传部的崔栓祥,得知这个孩子遭遇不幸后仍然乐观面对,坚持读书,她被深深感动了。“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把她家列入帮扶对象,帮她的家庭申请了低保。”

  6月8日,她带着爸爸去医院检查了身体后,就蹬上自行车来到行唐县找活儿干。由于打工时间太短,她被很多公司拒之门外。直到杨家包子馆老板被她的经历感动,收留了她。

  杨统购还给她买了几身新衣服和空调被子,并免费提供吃住。他说,本来说好让她来包子铺刷碗,每个月工资700元,但杨卫静来包子铺后,什么活儿都抢着干,不仅碗刷得干净,包子也包得好。

  杨卫静:

  我要做个好医生,给爸爸和爷爷治病

  记者:是什么在支撑你坚持做勤工俭学?

  杨卫静:对家人的爱和责任,我已经不小了,应该为他们分忧!

  记者:家里几乎一贫如洗,为什么非得读大学?

  杨卫静:上大学是家人的期待,也是帮助过我的好心人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以后我要接他们去城里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

  记者:为什么选择学医?

  杨卫静(眼中含泪):做个好医生,给爸爸和爷爷治病,也为了让更多孩子拥有健康的亲人。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于洋/王晓理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国务院督查各地楼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
  • 科技微软宣布Win8开发完成:发布RTM版本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防晒服被指炒作 时尚圈高薪CEO榜揭晓
  • 尚品寻找最性感的天然泳池 迪拜海底五星酒店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