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袋装可乐这个大玩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11:05  南都周刊 微博
袋装可乐这个大玩笑

  记者_ 王宏宇

  几天前,一则像模像样的广告开始在网上流传。在可口可乐标志性的背景音乐声中,一个富有磁性的男性嗓音诉说着,在萨尔瓦多和南美洲的很多地方,人们因为不想付瓶子的押金,而选择把可乐倒进塑料袋里带走。

  视频还说,可口可乐公司注意到这个又环保又省地方的创意,已决定推出袋装可乐。而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沿袭可口可乐的传统,于是—画面切换,袋子被做成可乐瓶子的形状,并印上大大的白色logo,人们可以用一只手拎走一打可乐,还可以一边用吸管喝可乐,一边在街上趴趴走。

  必须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蛊惑性的点子,不过即便抛开防腐与保鲜的问题不谈,这段影片还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技术问题没有解释清楚。例如,正如《牛奶可乐经济学》所说,可乐采用圆形包装是因为碳酸饮料有一定压力,塑料袋包装真的可以在运输和零售中保持完好吗?再比如,当你喝不完一整袋可乐,要把这个没有底的袋子放在哪,才可以不让可乐洒出来?

  在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这是一则假视频之前,英国的《每日邮报》, Gizmodo这样的专业媒体,以及社交网络上的数十万观看者都笃信,可口可乐将利用它在材料包装方面的新科技,改变自1894年可口可乐问世以来一直秉承的曲线瓶装外观。

  事实上,可口可乐的包装思路并非一成不变。这家公司在去年10月刚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全面停用PVC收缩薄膜标签的企业,还在部分产品线上启用了瓶盖更短、瓶壁更薄的环保轻量瓶。此外,在英国等部分市场,可口可乐还试图开始用碳足迹更低的“植物瓶”(Plant Bottle)来取代原本的聚酯塑料瓶(PET)。

  在油价上涨和碳排放标准更严苛的今天,这一举措并非没有收益。据可口可乐的数据,采用“植物瓶”大概可以减少8%-10%的碳排放。受油价影响,PET材料的价格已经比2009年上涨了大约1/3,这对年消耗PET数以十万吨计的可口可乐来说,也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植物瓶的普及远非一蹴而就这么简单。尽管不再像几年前一样认为“一个一次性使用的瓶子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可行性选择”,但可口可乐为“植物瓶”普及设置的最近年限是2020年。它的成本、手感和高温稳定性仍不如传统塑料瓶,这导致可口可乐的植物瓶中,仍有70%以上的材料并非来自植物。

  百事可乐此前倒是推出过原料100%来自柑橘、土豆和燕麦的“纯植物瓶”,并宣称将在2012年批量上市,但迄今为止,仍未有迹象显示,该公司的产品大量采用了这种包装。英国分析集团Canadean早些时候就认为,“植物瓶”在全球市场中达到5%-10%份额,可能需要再过5年。

  “植物瓶”尚且如此,希望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可以买到塑料袋装可乐的想法,显然就更不合时宜了。不过,也有观点反问,我们既然可以在东南亚和其他发展中地区销售不那么健康或环保的袋装牛奶、袋装酱油,甚至袋装啤酒、袋装豆浆,为什么不能同样入乡随俗,在这些地方也销售袋装的碳酸饮料呢?

  在可口可乐北美公司的公开官方回复中,对这一点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虽然可口可乐总是寻找新的、更好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我们不对潜在的新思路作出评价,除非执行层作出决定。”

  正如那段假影片中所显示的,可口可乐在中南美更加“入乡随俗”,是有数字依据的—在巴西每人每年要喝掉199支可口可乐产品,在中国这个数字是28支,在印度则是12支。这一现状至少看起来并非那么容易改变。如果这家公司希望像它所描绘的那样,在2020年实现销售额翻倍,恐怕的确需要一些更加非常规的想法,但袋装可乐至少现在还不现实。

  >>完整内容、精美版式、便捷获取。立即下载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国羽女双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中国好声音》幕后:导师座椅造价80万
  • 财经我国千万富豪人数过百万 44%考虑移民
  • 科技微软宣布Win8开发完成:发布RTM版本
  • 博客女双消极比赛符合规则 要喝彩还是嘘声
  • 读书古代五大精锐军队:唯"岳家背嵬军"不败
  • 教育海归造假根在高校为争一流造人才泡沫
  • 育儿半岁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仅30% 微博关注
  • 健康普洱茶能减肥吗 购物小票含双酚A致癌?
  • 女性防晒服被指炒作 时尚圈高薪CEO榜揭晓
  • 尚品寻找最性感的天然泳池 迪拜海底五星酒店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4万年前人用毒药证据 蒋经国收藏春宫画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