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芜中的一种进步

2012年08月02日13:21  新闻晚报

  新华社记者 单磊

  来到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人是否都有类似的感觉?当你打开一扇门走进去的时候,你会不会为后面的人伸手扶一下即将关闭的门?过马路时,你会不会看绿灯亮了再行?在公共场合上完厕所后,你会不会顺手冲一下马桶?

  到了英国,我们都在试图尽量让自己更 “文明”些。是因为中国人到了国外,都会比较注重国人的形象,不愿意遭人白眼;另一方面,也是英国这种发达国家各种规矩很多,执行得也严,不小心被警告或者被罚太冤枉。这不像在国内,一些事 “通融”一下就过去了,这里的人很较真,违反规定很麻烦。

  英国规矩不但多,而且是很多国际上流行的规矩的始作俑者。因此,英国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规矩,也很喜欢用自己的规矩来要求别人。同时,他们也不太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规矩说三道四,有时甚至不太把别人的规矩当回事,即便这些规矩可能已经是世界通用的。

  所以在奥运会赛场上会看到韩国和朝鲜国旗挂错的情况,也会出现一个场馆并列国旗横挂,另一个场馆就上下挂。国际媒体对英国人的这些做法表达了抗议和不满,但他们也就是个道歉,没觉得他们把这当回事。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规矩管别人,却不愿意别人用规矩管自己。篮球赛场至今也没听说要搞“高需求赛事”的申请,他们的办法就是人多了不让进。管你记者有没有采访的权利,还是你奥组委有什么办法,到了伦敦就用他们的办法。

  而且他们还时不时地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在别人头上。叶诗文破了世界纪录, BBC的主持人就暗示嘉宾,叶诗文是不是吃药了,更有甚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就问叶诗文是否吃药。这种纯粹的人身攻击性质的事,英国记者做了也不以为忤。

  这种行为说的好听是自信,不好听就是自负,自大。英国人不太在乎别人说什么,开幕式不如北京奥运会,那就不如吧,他们照样把火炬点了熄,熄了点。

  对于英国式的规矩,韩国人选择的是近乎泼皮无赖的方式反抗。朴泰桓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犯规了,韩国人就申诉;申雅兰倒在女子重剑半决赛,她霸占剑台哭一小时。中国人不会选择韩国人这种方式,我们的传统不允许我们到外国人面前丢人。我们选择的是忍耐。

  这个忍耐不是无限度的,我们在等待机会。这届奥运会上,最高兴的是看到国人不再 “唯金牌论”,我们开始关注人性,关注失败者。英国人把奥运会就当个大Party,就是来玩的。回头发现现在中国人也在理性看待奥运会了,不再把奥运会用个光环罩着了,我们也能理性地思考奥运会的真正意义了。四年前我们觉得夺了金牌就是好的,两年前我们开始质疑金牌真那么重要吗,现在我们在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今天热炒的羽毛球选手于洋和王晓理是否应该因消极比赛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问题,就凸显了国人意识上的进步。换在以前,有多少人会认为合理利用规则是错的?而现在,即便我们不能给此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至少说明我们在思考体育和奥运深层次的涵义。这种辩论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冲突的缩影,是中国社会在精神领域中的探索的体育版本。真理不辩不明,在这种探讨中,每个参与者都在提升对世界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国民素质在悄然提升。无论你是 “喷人”还是 “被喷”,你都会感觉到周边世界在觉悟。

  伦敦奥运会至今太多的纷芜,大有压倒金牌成绩的味道。有多少人关心中国队现在是几金几银,又有多少人参与到了体育精神的大讨论中?你更希望看到中国队再次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呢,还是希望看到国人从此有更理性的奥运价值观呢?乱只是现象,真实的是我们在进步。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国羽女双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中国好声音》幕后:导师座椅造价80万
  • 财经我国千万富豪人数过百万 44%考虑移民
  • 科技微软宣布Win8开发完成:发布RTM版本
  • 博客女双消极比赛符合规则 要喝彩还是嘘声
  • 读书古代五大精锐军队:唯"岳家背嵬军"不败
  • 教育海归造假根在高校为争一流造人才泡沫
  • 育儿半岁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仅30% 微博关注
  • 健康普洱茶能减肥吗 购物小票含双酚A致癌?
  • 女性防晒服被指炒作 时尚圈高薪CEO榜揭晓
  • 尚品寻找最性感的天然泳池 迪拜海底五星酒店
  • 星座12星座凤凰男 测试拼爹时代你拼啥
  • 收藏4万年前人用毒药证据 蒋经国收藏春宫画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