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零拷时代的最后一滴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13:21  新闻晚报

  □文 倪佳 摄影 龚星

  溧阳路1384号,老字号立新油酱店最近着实火了一把。据说这家店拥有目前上海仅存的一台零拷油机器,而且,因为供油渠道被切断,零拷油机器不得不关闭,上海即将告别零拷时代。

  因为零拷油,俞阿姨出名了

  入夏后一个惬意慵懒的午后,立新油酱店内,俞阿姨一人看店。从农场回来后,俞阿姨进入粮食局工作,后来分到立新油酱店当起了售货员,一干就是十多年。如今她也算是小半个名人,零拷油机器要关闭的消息见报后,立新油酱店出了名,电视台的报纸的记者,扛着摄像机的拿着采访本的,接二连三地来,俞阿姨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接受一次采访。

  其实,这个消息并不准确,时至今日,你仍然能在立新油酱店拷到豆油。退出历史舞台的并不是零拷油,而是位于店铺顶层的“油坦克”。 “油坦克”其实是个储油箱,从外面看是个木质的小阁楼,里面是个铁皮箱,一个进油管道和一个出油管道从墙面一路拉下连到拷油机,形成一个简易的输油网。从前油脂厂的送油车开到店门口,接根管子到进油管道,油便被源源不断地送上阁楼的 “油坦克”,它的胃口可不小,吃饱能储1吨油。后来油脂厂规定,不再送散装油了,立新油酱店原本以为,拷油机这回得彻底告别历史舞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油脂厂继续送油来了,只不过这回不是接根管子输油,而是送来了塑料大桶装油,一桶120斤左右,目前,拷油机仍在正常运作,和从前的区别是,从管道进油改为人工进油。

  不过,摆了这么个乌龙,倒是因祸得福,立新油酱店的这个目前全市仅存的零拷油机器一下子出了名,但遗憾的是,零拷油的生意,并没有因为报道而好起来。

  立新油酱店小小的店面中,传说中的零拷油机器藏在右边并不起眼的角落里,更像是个铁制的柜子,上面两根水龙头状的出油管,其中的一根已经拆下靠在了墙边。从拷油机上方的价目表可以看到,豆油500克6.9元,而“精制油”下方,价格已被一张红双喜的烟壳纸遮住。

  “买精制油还是去超市,油桶一拎,付钱买回家,用完了油桶一扔,方便。”精制油卖不动,这根出油管卸下已近两个月了。卖不动的其实不止精制油,目前仅存的零拷豆油销路其实也不好。 “就今天来说,已经下午3点了,就拷了两个小桶。 ”俞阿姨说,现在一天能拷四五个5升的桶,就算是生意好的,差起来,一天一桶也没有。 “零拷豆油的生意,多数靠老客户 ‘帮衬’,主要是附近的居民,或是拆迁搬走的老邻居,这些老客户难得来一次,一次就带上三四个5升的桶,拷一次,用完了,很久再来一次,他们拷豆油主要是用于煎炸,用豆油虽然油烟大,但是炸出来的食物色面金黄,卖相交关好。电视新闻播出后,来的人多了,但是生意并不好,多数人来问问看看,又走了。 ”

  生意好的时候一整天叮呤当啷响不停

  俞阿姨在立新油酱店做了十几年,见证了零拷油乃至油酱店的生意由盛至衰的过程。

  如今的立新油酱店市口并不好,铺面在溧阳路靠近四川北路的中间段,十多年前的油酱店并不在这里,而是约在四川北路和山阴路的转角口上,俞阿姨指了指目所能及的右前方,地块动迁后,如今那里已建成东泰休闲广场。

  那时的生意那叫一个好,油酱店开在路口,占尽地利,周边都是居民区,尽享人和。

  要说生意好到什么程度,俞阿姨能想到最贴切的形容是:一整天叮呤当啷响不停。

  最早的时期,粮油是凭票计划供应的,一家人家一个月就这么点量,人口多的吃不饱饭,只能和邻居们商量用肉票布票换点粮票。油也多数是不够用的,家常的饭菜里少见油沫,真是掐着一滴一滴的用,聪明的主妇们买点肥肉,熬点猪油凑合着用。

  因为油的金贵,拷油变成了一项需要精确到神圣的工作。零拷油的机器左右两侧各有十个钉状物,像是出油的活塞,按下其中的一个钉,出油管中便能涌出一斤油,真是一滴不多一滴不少。

  再后来,粮油不用凭票了,但那时还不像现在超市遍地开花,也没有花生油豆油玉米油橄榄油那么多品种的讲究,大家还是习惯到油酱店拷油烧菜。来拷油的,带的都是黄黄粘粘的玻璃瓶,考究点的有个扁平的透明塑料盖,粗糙点的,敞着口带着一路的油香飘回家。

  十几年前拷油的时代,来的多数是孩子,家里的大人煤炉生起来,铁锅往炉子上一架,菜炒到一半,油没了,心急火燎地叫着自家的孩子:阿度(大)、阿泥(二),油么勒,特姆妈起拷点油。

  那个时代,不止油是零拷的,酱油、醋、酒都是零拷的,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孩子们挎着个大人买菜用的竹篮子,里面两三个瓶,一个拷油,一个拷酱油,一个拷醋,条件好的,拷点老酒回去给大人咪咪。正是这样,一篮子玻璃瓶叮呤当啷晃悠晃悠地来,油酱店的伙计们,一个瓶一个瓶地拷,拷完了放回篮子里,孩子们再叮呤当啷晃悠晃悠地回家,这一天,油酱店里叮呤当啷响个没停。

  这样的光景随着地块动迁再不复见。油酱店挪了窝,一部分居民顾客搬进了遥远的新家,一个集购物饮食消费于一体的休闲广场开门迎客,吉买盛、世纪联华在附近炸响了开张的鞭炮……

  使用不便,零拷机器更像个累赘

  零拷油的机器摆在眼前十多年,俞阿姨从来没觉得它是个宝,相反,这台年岁已高的老机器,更像是个累赘。不要说客观上拷油的人越来越少,俞阿姨从主观上也不希望人多。因为它使用起来太烦。这台用了几十年的老坦克,20个用于计量的铆钉按键早已成摆设,以前按下键,正正好好出油一斤,现在只能靠手动,手拽着轮盘摇一圈,基本能控制在一斤的范围内,但是也不准,得再放到电子秤上称一称,按实际的分量计费。相比一旁柜台上5升一桶的精制油付钱就能拎走,这个工作量对俞阿姨来说有点大,而且她是真的忙不过来。

  其实,立新油酱店零拷出售的,不只是豆油,这里目前还在零拷售卖花生酱、米醋和高粱酒。以前这里还能拷酱油,不过生意越来越差,酱油放得时间长了容易坏,便干脆不卖了。据说这些零拷的生意要比豆油好。这里的花生酱味道很浓,入夏冷面生意渐火,花生酱的销量也略有增加,而且,这里附近不少老人都是这家花生酱的超级拥趸,老人的牙不好,吃不了超市里卖的颗粒花生酱,不少老人一拷就是一大瓶,每天过饭吃,因此,生意常年不错。高粱的生意也不错,不少顾客拷点回去炒炒酒香豆苗,浸浸杨梅酒,这一级大曲不仅便宜而且质量很不错。醋倒是卖得不好,很显然,袋装醋更方便又卫生。

  一爿小小的立新油酱店,至今还保留着上海人七八十年代最原始的生活状态。这里有着三五米长的压面机,每天用上海面粉自制面条馄饨皮出售;这里有大大小小三五个塑料桶,里面装着零拷出售的花生酱、米醋和高粱酒;这里的白砂糖用保鲜袋两斤一包分装出售;当然这里最大的宝贝就是上海仅存的零拷油机。

  不过,现在上海还有多少人钟情这种零拷的购物方式?这个问题,俞阿姨也想不出答案,但她说,只要油脂厂一天还供货,那么立新油酱店的这个零拷油机器,就还继续工作一天。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国羽女双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中国好声音》幕后:导师座椅造价80万
  • 财经我国千万富豪人数过百万 44%考虑移民
  • 科技微软宣布Win8开发完成:发布RTM版本
  • 博客女双消极比赛符合规则 要喝彩还是嘘声
  • 读书古代五大精锐军队:唯"岳家背嵬军"不败
  • 教育海归造假根在高校为争一流造人才泡沫
  • 育儿半岁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仅30% 微博关注
  • 健康普洱茶能减肥吗 购物小票含双酚A致癌?
  • 女性防晒服被指炒作 时尚圈高薪CEO榜揭晓
  • 尚品寻找最性感的天然泳池 迪拜海底五星酒店
  • 星座12星座凤凰男 测试拼爹时代你拼啥
  • 收藏4万年前人用毒药证据 蒋经国收藏春宫画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