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是草根 全靠自己混

2012年08月02日13:21  新闻晚报

  □摄影 任国强 文 李胜南

  曹麒麟:从捣蛋鬼到厨师

  又见到曹麒麟的时候,他正满头大汗地在自家厨房里忙着。他说,“我们这里头顶上已经搭满了,空调外机没地方放,总不能让热气对着人家吹吧,所以,家里就没装空调。 ”从他家门口望过去,整条弄堂顶上,都挑着二楼。

  曹麒麟今年55岁,说起打架的事,眼睛直发亮。他说,那时候捣蛋的人,不是根子里坏,是像梁山好汉一样,讲义气;那时候打群架可不是为了钱,只是想逞个英雄,还有人专门为了打架去学摔跤的。打群架这事,也是“哄闹猛”,那会儿打架,主要是和外区的人打,叫“办事体”,“虹镇老街心连心”就是那时候出了名的。 “那会儿家里没电话,约打架就在门口唱个歌,大家一听,就知道是来约架了。那会儿年轻,只要一叫,男孩子就都出来了,基本上是一呼百应。三角铁、水管子、砖头、皮弹弓,谁都不空手,有时候头上挂着彩回家了,父母拎过来就一顿揍,但下次照样还约着去‘办事体’”。

  曹麒麟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和平公园门口,外面的人跟老街的人打群架。大家一听说打架了,搬着大块石头就上了墙头,准备往下砸。现在想想,还好石头没砸下去,架也没打起来。那时候打群架的人,很多都吃了官司,算来这批人大都过了六十岁了。曹麒麟说,“我参加工作以后,七十年代后期,社会秩序慢慢好了,打群架的人也就基本没了。 ”

  曹麒麟说,自己那时候算捣蛋的。“我们读书时,经常跑到和平公园里去游泳,我们这里水性好的人不少,都是从和平公园的河浜里练出来的。虽说是人工河,但最深的地方也四米多呢。那会儿,和平公园的门票五分钱一张,可我们一个月的零花钱也就五分钱,哪舍得钱买门票啊,就想办法。一开始,公园的墙是竹篱笆的,我们用铁锹挖个洞,从下面钻过去;后来人家怕我们钻,就砌成水泥墙了,我们就翻墙头。以前,公园晚上五点半关门,时间一到,广播就响了;我们离得近,一听见广播响,就准备翻墙去游泳了,有时候还把河上的木船拿来划着玩。有时候捣蛋,从公园里钓鱼,那时候公园里鱼很大的,拿回家怕父母知道骂啊,就商量着,谁家大人上中班,家里没人的,就到谁家去,弄点水、放点酱油放点糖一煮,就吃了。 ”

  曹麒麟第一个工作是在上海柴油机厂翻砂车间。他说,自己那会儿特别瘦,也就一百十几斤,铸铁的箱子都搬不动。后来,做过建材公司,进过房地产企业,不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家企业没几年就倒闭了,自己的劳动关系也转回了街道。那会儿,他就开始学厨艺,为了赚学费,还在山东路九江路开过三个月的残疾车。后来,去七浦路卖过几年服装,到学校食堂里当过厨师。终于熬到55岁,他又自己找了份家化厂食堂的工作。曹麒麟说,“人么,总是要吃饭的,企业转型了,就靠自己混,混成啥样是啥样。我就这么混着,也到了退休年纪了。 ”

  “我的厨艺,是花5000元学来的,那时候考的二级证,就是现在的一级厨师。为了练15分钟内整鸭退骨,我买了16只鸭子,终于练出来了。学厨的时候,每天一上来,面前就摆着一筐土豆,不切完了不能干其他的,30秒钟要斩50个,手上都是血口子。 ”

  除了爱下厨,曹麒麟还喜欢唱沪剧。小时候,对面住着一户邻居,喜欢拉申胡唱沪剧。他听着好听,就跟人家学。晚上,常去虹口的两个工人俱乐部里听沪剧,一个就在飞虹路上。那时候,花五分钱泡杯茶,能在那里听一晚上,自己要上去唱也行,台下听着不错,还会叫好。曹麒麟说,现在沪剧还唱,但也就是在自己家里唱唱了。以前,各区的工人俱乐部、大世界什么的,随便上去唱,也不要钱。

  刘昌仪:习武的八级工

  我们在老街上采访,邻居们说,一定要去采访一下老刘,他人可好了,谁家东西坏了,都会找他帮忙。

  老刘叫刘昌仪,祖籍江苏赣榆,也是苏北地区,十几岁跟着父母来到上海。老人今年75岁,满头银发,气色不错。他家本来住在飞虹路,1953年的大火之后,搬到了天镇路106弄,1971年,因为家里人口多,居住条件太困难,增配到虹镇老街296弄这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

  老人说,自己在上海合金铸造厂做了30多年的电焊工,那时候最高就是八级工了。文革之后,他连续六年被厂里评为先进,奖金十几二十元,就买点毛巾香皂,小组里面每个人发发。说到这,老人拿出他的一枚奖章,上面写着“上海市五好职工”,时间是“1965年”。

  到了54岁,一个朋友知道老刘技术好,一定要他跳槽,他就到了中华企业下属的一家装潢公司,因为家里总要有人赚钱啊,老人笑呵呵地说,“没办法,临退休了还跳了槽”。之后几年,他去过成都,装修过外国领事馆,1994年去莫斯科,装修我国驻俄大使馆,之后还去过爱沙尼亚。老人说,自己跳槽之后,基本都在外头工作。

  老人说,自家房子太小,两个女儿都长大了,四口人挤在十个平方米的家里,实在太不方便了。因为是公房,不好翻,而且,后面是人家的二楼窗户,如果翻了房,肯定会挡了人家。但是住得实在太艰苦了,怎么办呢,住进来四五年后,他们把房子往外放了1米多。后来女儿大了,在顶上加了8个平方米大的阁楼。

  虽然老人自嘲着,住在这里一下雨就漏水,有时候埋在地下的水管还会往外冒水,这一辈子没有住上过好房子,但是真的要动迁了,老人却不太想走。老刘家里,勉强隔成了里外两间,里面的算卧室,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也就不剩什么地方了;外面半间,吃饭、会客、看电视,都在这里。

  老刘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电焊工,但是自己爱钻研,机修什么的技术活,也能拿得起来。老人说,哪家邻居灯不亮了、插座坏了、自来水漏水了,他都会去帮忙看一看。老人谦虚地说,“也不是都有把握修好。 ”老人拉开抽屉,里面是各种各样的小工具。他说,对面一家,电饭煲坏了,找外面人修,人家就拿铜线一绕,算是能烧饭了。可这容易漏电太危险,他看见了,用焊锡帮忙修好了。说到这里,对面的周海堂过来插话了,这位老人家,可真是好人,我们什么东西坏了都会找他。老刘还会修手表,帮人家修手表,从来不收钱,连包烟都不要。老婆常嘲他,“你帮人家的忙,还费着自己家的电。 ”

  老人乐乐呵呵的,十几岁起就开始习武,练少林拳、练刀枪剑戟各种兵刃。老人说,现在是练不动了,年轻的时候,早上在工人俱乐部,晚上在体育场,一天两场,天天如此,一天不落。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国羽女双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中国好声音》幕后:导师座椅造价80万
  • 财经我国千万富豪人数过百万 44%考虑移民
  • 科技微软宣布Win8开发完成:发布RTM版本
  • 博客女双消极比赛符合规则 要喝彩还是嘘声
  • 读书古代五大精锐军队:唯"岳家背嵬军"不败
  • 教育海归造假根在高校为争一流造人才泡沫
  • 育儿半岁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仅30% 微博关注
  • 健康普洱茶能减肥吗 购物小票含双酚A致癌?
  • 女性防晒服被指炒作 时尚圈高薪CEO榜揭晓
  • 尚品寻找最性感的天然泳池 迪拜海底五星酒店
  • 星座12星座凤凰男 测试拼爹时代你拼啥
  • 收藏4万年前人用毒药证据 蒋经国收藏春宫画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