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留下的这句名言,记录了人类外太空探索的伟大成就。
据美国媒体25日报道,这位登月第一人已静静地逝去,享年82岁。
阿姆斯特朗走了。然而,他的名言永载史册,他的月球脚印千古存留。
82岁病逝
美国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家人25日证实,这名踏上月球的第一人因心脏手术并发症去世,享年82岁。
美国多家媒体当天报道阿姆斯特朗逝世消息。
他的家人晚些时候发布声明,证实阿姆斯特朗逝世,称赞他先后以“海军飞行员、试飞员和宇航员身份骄傲地服务国家”,是“美国英雄”。
声明没有说明阿姆斯特朗死亡时间和地点。
路透社报道,阿姆斯特朗先前诊断有冠状动脉梗塞状况,本月7日、即他82岁生日后两天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阿姆斯特朗家人的声明说:“我们为失去一个好人而哀悼,同时为他不平凡的人生而赞叹。希望全世界青年人能够视他为榜样,努力实现他们的梦想,愿意探索并超越极限,忘我地投入一项比自身更加重要的事业。”
16岁获飞机驾照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俄亥俄州小城沃帕科内塔,6岁时第一次坐飞机,从此开始醉心于航空,学习制作飞机模型,自制风洞试验设备。
他15岁参加飞行课程,16岁生日当天获得飞机驾驶执照,那时,他还没有拿到汽车驾照。大学阶段,他选择就读印第安纳州珀杜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只是,学业没有结束,19岁的阿姆斯特朗便应招入伍,成为海军飞行员并参加朝鲜战争。
战争结束后,阿姆斯特朗重新回到校园,完成本科学业并获得南加州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55年,阿姆斯特朗开始试飞员生涯,测试200多种机型,包括滑翔机和喷气式飞机。
7年后,阿姆斯特朗入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二期宇航员培训班,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接受训练。
1969年7月20日,全球数以亿计观众经黑白电视机屏幕,见证阿姆斯特朗身穿白色宇航服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类足迹,完成人类登月梦想。
登了月球毁了家庭
返回地球后,随之而来的是种种摆脱不了的名誉和光环。可是,阿姆斯特朗对自己的成名并没有心理准备,认为成名是个负担,渐渐无法应付和承受。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们对待他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了。
渐渐地,阿姆斯特朗变得越来越孤僻。他两岁的女儿早年死于脑瘤,最初似乎并未影响阿姆斯特朗太多,可渐渐地,后遗症显露出来,这位父亲会看着女儿过去的照片发呆。
不久之后,阿姆斯特朗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接着,为了彻底从公众目光中隐退,阿姆斯特朗在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担任教授至1979年。阿姆斯特朗在后来甚至还在一个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了自己的半隐居生活。他感慨地说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将我当做一名宇航员看待?”
曾经有人建议阿姆斯特朗多出去走走,到各地散散心,可这个倔强的美国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由于工作需要,阿姆斯特朗很忙而且需要经常出差,为此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两个儿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他很少参与。从月球返回之后,他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珍妮特渐渐厌倦了这样的日子。1989年年底,珍妮特在餐桌上留了一张纸条给他,提出离婚的要求。
1994年,阿姆斯特朗与共同生活了38年的妻子珍妮特正式离婚。阿姆斯特朗回忆当时的场景,唏嘘不已:“我想挽留她,可在当时那样的情景中,我能说什么呢?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几年前,阿姆斯特朗再婚了。垂暮之年的他更愿意“生活在现在”,还经常驾驶滑翔机过把飞行瘾。
(北京晚报)
伟大惊险的登月之旅
“阿波罗计划”的出世
阿姆斯特朗被人铭记,与“阿波罗计划”分不开。该计划在美国探月史上居首要地位。1961年5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要在此后1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
为了登月,美国航天局以1965年和1966年的两次“双子座计划”作为铺垫,为登月提供了至少3方面的关键经验:长时间太空飞行、太空行走和飞船对接。在此期间的一些无人探测项目也为登月做了准备。
不幸与幸运的交织
1962年,曾当过飞行员和试飞员的阿姆斯特朗入选美国航空航天局第二期宇航员培训班,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接受训练。一次训练中,阿姆斯特朗所用登月训练机出现故障,在大约30米高度失灵。阿姆斯特朗果断启动弹射座椅,逃过一劫。
美国的登月计划也出师不利。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发射台起火,3名试飞宇航员不幸遇难,其中包括阿姆斯特朗的邻居。主要问题是太空舱里的氧气为百分之百,从而令火势迅速蔓延。于是,美国航天局不停地用模拟方法训练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人员。而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人员也遭遇了许多挫折。
航天局不得不重新设计飞船,提高安全系数,整个计划也因此耽搁。直至“阿波罗10”号飞船在环月球轨道上成功飞行,才确定登月准备工作就绪。
阿姆斯特朗很幸运。在他之前,已有美国宇航员环月球飞行,但他们没有着陆。1968年,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8”号飞船替补指令长,他见证指令长弗兰克·博尔曼和其他两名宇航员环绕月球100圈,为他担任“阿波罗11”号指令长成功登月铺平道路。命运似乎渐渐地把阿姆斯特朗当做了“宠儿”。
险象环生的着陆
在“阿波罗11”号发射前的模拟训练时,登月舱发出的警报表明计算机负荷过重。休斯敦任务控制中心放弃了“登月”。但地面控制人员后来得知,这只是“显示”信号,如果他们认真研究一下,计算机实际上运转正常。
在实际执行任务期间,当登月舱接近月球时,实验期间计算机发出的那种信号又出现了。这一次,控制人员判断,一切应该是顺利的。幸亏他们没有放弃登月行动。两小时后,人类行走在一个完完全全陌生的天体上。
首次登陆位置是经过数年的认真测量和勘查后确定的。但阿姆斯特朗在距离月球表面几百米的位置有了惊人发现:月球重力出人意料的变化致使导航系统失灵,从而引导登月舱向着一个布满巨石的区域降落。阿姆斯特朗立刻利用人工操作寻找到了更佳着陆点。
数亿观众的“盛宴”
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16时17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在全世界大约5亿至10亿电视观众的注视下,阿姆斯特朗率先于22时56分踏上月球荒凉、沉寂的土地,说出了从此以后在无数场合被引用的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逗留月球表面将近2个小时13分钟,采集了24·4公斤岩石和尘土标本,拍摄了地貌环境照片。与此同时,迈克尔·柯林斯正驾驶着指令舱,在月球上空飞行。登月舱再次升空、与指令舱对接之后,3位宇航员开始了返航飞行,于7月24日落到太平洋中。
首次登月后,美国又实施了6次在技术方面更复杂的探月活动,其中除“阿波罗13”号飞船未能按计划登月外,其他几次都获得成功,使踏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达到12人。
太空探索大事记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完成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绕地球飞行108分钟;
1961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小艾伦·谢泼德成为第一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乘坐“自由7号水星”宇宙飞船绕地球轨道飞行15分钟22秒。
1963年6月16日至19日,苏联航天员瓦伦丁娜·捷列什科娃成为第一名进入太空的女性,绕地球飞行48圈;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接受地面模拟测试时,指挥舱失火,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和罗格·查菲丧生。
1967年4月24日,苏联“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球时坠毁,航天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丧生。
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上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出舱在月球行走;
1971年6月29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时舱内气压骤降,航天员格奥尔基·多布罗沃利斯基、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维克托·帕萨耶夫丧生;
1973年5月14日,美国发射第一个地球轨道太空站“天空实验室1”号;
1981年4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成为第一架进入地球轨道后返回地球并在机场着陆的航天飞机;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
1988年11月15日,苏联发射第一架无人驾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飞行3小时20分钟;
1995年6月29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首次对接;
1999年5月2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时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完成最后一次任务,美国航天飞机编队退役,航天飞机项目终结。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为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