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览堂”珍籍首次南京合璧

2012年10月19日01:59  扬子晚报

  “玄览堂”珍籍首次南京合璧

  上图:钓鱼岛文献《使琉球录》。

  右图:书中“闲章”暗号。

  三地《玄览堂丛书》合璧。

  继《富春山居图》台北合璧展后,昨日,海峡两岸玄览堂珍籍合璧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幕。70年前,为避免国家重要文献流落异域,郑振铎等爱国学者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在不到两年时间,搜购旧籍不下十余万册,其中有4800多部48000多册的善本古籍。郑振铎等人选择了具有史料价值的部分珍籍,以《玄览堂》书名陆续影印出版。此次合璧展中,有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重要文献《使琉球录》,还有关于现代足球起源,南宋人所著的《蹴踘谱》。展览为期两天。

  【爱国学者】

  郑振铎危难中搜书十余万册

  扬子晚报记者在南图负一楼学术报告厅看到,数十个玻璃展柜围绕大厅四周,一件件珍籍,在聚光灯下显得格外抢眼。南图国学研究所徐忆农所长介绍,为了实现这次不同寻常的“合璧”,北京、南京、台北三地的文献专家学者,前后经过了多年努力,可谓是继《富春山居图》台北合璧展后又一中华文化盛事。此次,国家图书馆参展原典古籍有11种,南京图书馆有20种,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为参加此次合璧展,特意将所藏《玄览堂丛书》23种原典花费20万新台币仿真制成复制书。

  在展品背后的背板上,参观者可以看到,主办方策划此次展览的用心之处。展览背板图文并茂,分为国立中央图书馆概况、抗战时秘密搜购沦陷区古籍始末、《玄览堂丛书》及其原典三个部分。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对这段文化壮举颇有研究,他说,《玄览堂丛书》是中华民族一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历史的见证者。“从1940年至1941年,郑振铎、张元济、张寿镛等爱国学者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并由中央图书馆首任馆长蒋复璁居中联络,在不到两年时间,利用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交的部分建筑经费,舍身忘我搜购沦陷区书肆私家旧籍不下十余万册,其中有4800多部48000多册的善本古籍。这次冒险曲折的行动,是我国现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搜藏图书之举。”

  【书中暗号】

  三枚图章 王世襄要回古籍

  为了让更多的海内外有识之士欣赏到这批古籍,郑振铎他们选择了80多种古籍,从重庆运往香港展出,当时曾轰动海内外。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计划去美国展出的这批古籍,部分落入日军之手,逾百箱古籍被被日寇劫持,运往东京,直到胜利后才得回归故土。“你们看,当年就是凭借书上盖的三枚印章暗号,王世襄亲临日本帝国图书馆,把这批古籍讨了回来。”记者顺着徐忆农所长所指的展柜看到,在清末王氏刻本《东华续录一百卷》一侧书页上方,盖有一方“希古右文,不薄今人爱古人”闲章,而另一本清道光六年刻本《定湖笔谈二卷》,下方则盖有“国立中央图书馆”和“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保存文献”两枚印章。

  后来,郑振铎等学者忧惧所购古籍在战乱转运中遭受损失,便选择甚具史料价值珍籍,编为《玄览堂丛书》陆续影印出版。

  ●玄览堂取自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隐喻图书为政府所有。而郑振铎本人则称自己为“玄览居士”。后来,“玄览堂”也就成了珍藏这批古籍的藏书室之名。南京图书馆徐小跃馆长说,“玄览”一词源自《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他说:“所谓‘涤除玄览’,就是让我们清除杂念,从而使心灵明清,文如镜,并以此静观万物。”

  【文献为证】

  明朝陈侃就曾记载过钓鱼岛

  《玄览堂丛书》分初、续、三集,共收录珍贵古籍63种附8种。内容以史学为主,包括边疆史志、典章制度、杂史传记等,亦兼收子部与集部书,如兵书、算书、谱录、杂技、别集、曲谱之类。其中有不少孤本、稿本、罕见本、禁毁书及四库未收书。

  记者在展厅中看见一本古籍特别用红线做了标记,这是为何?徐忆农所长告诉记者,这是《玄览堂丛书》续集所录《倭志》,原典为明钞本,现藏在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此书录有明陈侃《使琉球录》内容,是较早记载钓鱼屿(即钓鱼岛)属于中国的文献之一。

  1534年,陈侃记载了他出使航程:“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矣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文中所说的钓鱼屿、黄毛屿、赤屿就是现在的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文中还记述了中国对琉球管辖由来。

  明朝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属于我国的版图。1372年,中国人杨载发现了钓鱼岛列岛,1403年,《顺风相送》航海图曾提及“钓鱼屿”。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清朝乾隆时,林子平绘《三国通览图说琉球国部分图》,图中列有钓鱼岛,并说明钓鱼岛不属琉球。

  【相互赠书】

  与原藏书合璧为完整之书

  此外,南图珍藏的《玄览堂丛书》三集所录清抄本《蹴踘谱》,不仅是《玄览堂丛书》最后一本,而且还是彩色印刷,显得格外突出。过去一直以为此书著者是明朝人,但体育史专家考证推断此书为南宋人所著,产生时代最早。被顾廷龙先生誉为“此亦罕觏之本也”。国际足联官员公认,中国古代的蹴踘,就是现代足球的起源。顾先生是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1946年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先生请他撰写了《玄览堂丛书提要》。此次展览将提要与原典配合展示,以体现更深层次“合璧”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郑振铎等学者在秘密搜购古籍的过程中,书信往来频繁。郑振铎致张寿镛信札270封被装订五大册,封面题为《木音》,现藏国家图书馆。而当年郑振铎等先生寄往重庆的《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和致蒋复璁信札,现藏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在此次展览中,部分书信原件也首次联合向公众展示。

  此次专程来南京参加展览开幕式的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曾淑贤主任表示,要将参展复制书赠送给南图永久收藏。同时,南图获知台北同源馆尚未入藏1948年出版的《玄览堂丛书》三集,因此特赠送一整套,以便与台湾原藏初、续集合璧为完整之书。

  扬子晚报记者蔡 震 文/摄

  (原标题:“玄览堂”珍籍首次南京合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四川泸州群体事件:当地称司机因不适身亡
  • 体育NBA季前赛-林书豪复出7分12助攻火箭胜
  • 娱乐对话谢霆锋:离婚无关艳照 张柏芝善良
  • 财经3季度GDP同比增7.4% 增幅创14季度新低
  • 科技诺基亚第三财季净亏损12.7亿美元
  • 博客李娜童年的委屈 详解日本式过马路(图)
  • 读书抗日老兵回忆:如何处理日军女战俘
  • 教育清华学霸姐妹花走红 不愿成公众人物(图)
  • 育儿1名婴儿有3位父母 96岁老汉再生子(图)